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呼兰河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萧红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是萧红长篇小说的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萧红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传世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廼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目录
《呼兰河传》无目录
序言
一段凄惨的歌谣
今年4月,第三次到香港
,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
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
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
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
和抑郁——我决定了这么走
,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
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
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
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
意再温习一遍。
在广州先住了一个月,
生活相当忙乱;因为忙乱,
倒也压住了怀旧之感;然而
,想要温习一遍然后忘却的
意念却也始终不曾抛开,我
打算到九龙太子道看一看我
第一次寓居香港的房子,看
一看我的女孩子那时喜欢约
女伴们去游玩的蝴蝶谷,找
一找我的男孩子那时专心致
意收集来的一些美国出版的
连环画,也想看一看香港坚
尼地道我第二次寓居香港时
的房子,“一二·八”香港战
争爆发后我们避难的那家“
跳舞学校”(在轩尼诗道)
,而特别想看一看的,是萧
红的坟墓——在浅水湾。
我把这些愿望放在心里
,略有空闲,这些心愿就来
困扰我了,然而我始终提不
起这份勇气,还这些未了的
心愿,直到离开香港,九龙
是没有去,浅水湾也没有去
;我实在常常违反本心似的
规避着,常常自己找些借口
来拖延,虽然我没有说过我
有这样的打算,也没有催促
我快还这些心愿。
二十多年来,我也颇经
历了一些人生的甜酸苦辣,
如果有使我愤怒也不是,悲
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压在
心上、因而愿意忘却,但又
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
早的死和寂寞的死。为了追
求真理而牺牲了童年的欢乐
,为了要把自己造成一个对
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甘愿
苦苦地学习,可是正当学习
完成的时候却忽然死了,像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这比在战
斗中倒下,给人以不知如何
的感慨,似乎不是单纯的悲
痛或惋惜所能形容的。这种
太早的死曾经成为我的感情
上的一种沉重负担,我愿意
忘却,但又不能且不忍轻易
忘却,因此我这次第三回到
了香港想去再看一看蝴蝶谷
这意念,也是无聊的;可资
怀念的地方岂止这一处,即
使去了,未必就能在那边埋
葬了悲哀。
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
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
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
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工作
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
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
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
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
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
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
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
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
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
容的。而这样的寂寞的死,
也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
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而
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因
此我想去浅水湾看看而终于
违反本心地屡次规避掉了。
萧红的坟墓寂寞地孤立
在香港的浅水湾。
在游泳的季节,年年的
浅水湾该不少红男绿女罢,
然而躺在那里的萧红是寂寞
的。
在1940年12月——那正
是萧红逝世的前年,那是她
的健康还不怎样成问题的时
候,她写成了她的最后著作
——小说《呼兰河传》,然
而即使在那时,萧红的心境
已经是寂寞的了。
而且从《呼兰河传》,
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
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
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
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
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
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
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
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
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
,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
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
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
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
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
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
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
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
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
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
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
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
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
还会一会儿工夫会变出来一
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
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
也许又有人觉得《呼兰
河传》好像是自传,却又不
完全像自传。但是我却觉得
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
更好,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
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
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
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
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
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
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
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
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
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
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
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
不能不使你炫惑。
也许你要说《呼兰河传
》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性的
,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
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
,而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也
不是单纯的。她不留情地鞭
挞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
:她给我们看,这些屈服于
传统的人多么愚蠢而顽固—
—有的甚至于残忍,然而他
们的本质是良善的,他们不
欺诈,不虚伪,他们
导语
新版根据1947年版新文学善本精心勘校,呈现原汁原味的萧红文字。
《呼兰河传》是“文学洛神”萧红的代表作,是萧红毕生才华凝练。
《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新增数张萧红及友人珍贵照片。
她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鲁迅、矛盾欣赏的女作家。
精彩页
第一章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得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儿,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捡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上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惊受怕,战战兢兢,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哪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的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含着算了吧!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所以,那牙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
后来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概是生活没法维持,她兼做了收生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作东二道街,一条叫作西二道街。这两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