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众哲学(修订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艾思奇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简洁晓畅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娓娓道来,对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等,逐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明。 作者简介 艾思奇(1910.3-1966.3),哲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马列学院、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其代表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其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国内学者编写的哲学教科书。 目录 编者序(李公朴) 关于《哲学讲话》 著者第10版序 关于新订重改本 修订再版说明 第一章 绪论 一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 果树林里找桃树——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 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 三 两军对战——哲学的两大类别 四 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 五 三分象人,七分象鬼——二无论、机械唯物论 六 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辩证唯物论 第三章 辩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 七 用照相作比喻——反映论 八 卓别麟和希特勒的分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矛盾 九 原来是一家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一〇 由胡桃说起——认识和实践 一一 昌朋友还是豺狼——真理论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 天晓得——-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 无风不起浪——事物的普遍的有机联系的规律 三 不是变戏法——事物自己运动发展规律 四 追论雷峰塔的倒塌——质与量互相转变的规律 五 岳飞是怎样死的——对立统一的规律 六 没有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 一八 七十二变 一九 “谈虎色变” 二〇 规规矩矩 二一 “在劫者难逃” 二二 “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 我怎样写成的《大众哲学》的 序言 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 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 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 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 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 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 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 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 ,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 学的人所造成的。 通俗化的《哲学讲话》 的出版,是《读书生活》最 初的收获。 这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 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 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 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 。这种写法,在目前出版界 中还是仅有的贡献。 大众文学和大众科学的 呼声,我们已经听得很久了 ,这是反映着客观的需要。 中国方块文字的困难,以及 文化水准的低下,使一般人 都切望着通俗著作的出现。 然而,要紧的是著作者是否 肯努力来做这种工作。作者 们做惯了高深的学术论文, 临到这时,不免多少有点踌 躇。“通俗化是不是可能呢 ?”大家都在怀疑,有的人 甚至于认为通俗化无论如何 做不到,要通俗,就会流于 庸俗。 《哲学讲话》的作者不 顾一切的怀疑,努力写成了 这本书。这是初试,当然我 们不能说它已经做到了理想 的大众读物。但普通哲学著 作的艰深玄妙的色彩,至少 已经在这本书里扫除干净了 。这里的哲学,已经算是一 般人可以懂得的哲学,而不 是专门家书斋里的私有物了 。 “通俗会流于庸俗”的怀 疑,在这里也得到了一个反 证。把正确的理论通俗化, 只要理论不歪曲、不错误, 是决没有庸俗的危险的。“ 庸俗”两字的意思,本来是 指流俗的、浅薄的、错误的 见解,并不是说用语浅显, 就会庸俗起来。这本书就是 明证。它的用语和表现方法 ,在那喜欢自炫高深的学者 们看来,也许真是不屑一顾 ,但要使大众能够接受,却 不能不如此。从前的人也看 重“出浅入深”的写法,这本 书的写法,还不是“出浅入 深”的一种么?不过它的形 式更近于大众的日常生活罢 了。 尤其值得特别一提的是 这本书的内容,全是站在目 前新哲学的观点上写成的。 新哲学本来是大众的哲学, 然而过去却没有一本专为大 众而写的新哲学著作。这书 给新哲学做了一个完整的大 纲,从世界观、认识论到方 法论,都有浅明的解说。自 然,因为要节省生活忙的读 者的精力时间,篇幅不能过 多过长,大部分是正面的叙 述,对于新哲学的反对方面 的批评,比较少一点,并不 是读了这本书,就可以一切 都完全了解。但正因为如此 ,才使这本书成为很好的入 门书。读者由这里把握到新 哲学正面的全貌,确立起正 确的观点,然后才好做更进 一步的高深的研究。 作者对于新哲学中的许 多问题,有时解释得比一切 其他的著作更明确。虽然是 通俗化的著作,但也有许多 深化的地方。尤其是在认识 论方面的解释,如哲学何以 有党派性的问题,如“变革 的实践”何以能成为真理标 准的问题,我们看了高深的 著作,有时还觉得不很明了 ,在这本书里,却很简明、 很深刻的解释出来了。 作者对于新哲学的理论 系统,也不是完全照抄外国 著作的。在许多地方,他显 然很用了些心力,使理论的 前后有更自然的连贯。例如 通常的著作都把目的性和因 果性连在一起叙述,本书却 使它归入可能性和现实性的 一节,作为全书的最后的结 束。这一方面因为可能性和 现实性是和人类的活动、人 类的目的实现有直接关系, 这样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 另一方面,把人类的目的活 动列在最后一节,可以使全 部哲学的理论直接转入“变 革世界”的实践问题上去。 新哲学的“重要问题就在于 改变世界”,所以这里的叙 述秩序是最适当的。 因此,这一本通俗的哲 学著作,我敢说是可以普遍 地作我们全国大众读者们的 指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和 改变世界。 李公朴 1935.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