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文学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张德明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作者发行多年的教材《世界文学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自90年代以来,多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在欧美以外,逐渐改变了世界文学以欧美为中心的版图,鉴于此,很多高校和普通读者逐渐把眼光从欧美扩充至南美、中东、非洲、远东等整个世界,高校中的相关课程设计也在逐渐调整,但一直没有一个满意的教材可供选择。与目前市场上的同类教材都是多人合编不同,本书是一人所著,个中观点和行文较统一生动。本次修订,作者会在重点欧美以外,还注重以诺奖得主为点,考察不同地域的文学圈,从而呈现层次分明的世界文学景观。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古代文学 第一章 古巴比伦文学 一 神话与仪式 二 《吉尔伽美什》:追寻永生 第二章 古埃及文学 一 死亡与复活 二 《亡灵书》:反抗死亡 第三章 古希伯来文学 一 圣书与民族英雄 二 赞美诗、哀歌与情歌 三 信仰与理性 第四章 古印度文学 一 泛神论与颂神诗 二 两大史诗:瑜伽与“达摩” 三 个人抒情诗与诗剧 第五章 古希腊文学 一 神话与命运观 二 荷马史诗:战争与冒险 三 抒情诗 四 悲剧与喜剧 五 新喜剧与田园诗 第六章 古罗马文学 一 哲理诗人与爱情诗人 二 文人史诗与神话故事诗 第二编 中古文学 第一章 中古欧洲文学 一 英雄、骑士、圣徒与市民 二 爱与信仰的力量 第二章 中古阿拉伯文学 一 悬诗与对驳诗 二 《一千零一夜》:故事与讲述 第三章 中古波斯文学 一 抒情诗与叙事诗 二 教诲性故事诗 三 苏菲派诗人 第四章 中古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文学 一 “万首和歌之集” 二 “物语”与“幽情” 三 能剧与俳句 第三编 近代文学 第一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一 意大利:抒情的自我与放纵的性 二 法国:狂欢、渎神与理性的自我 三 西班牙:骑士道德与人文主义 四 英国:宫廷诗歌与市民戏剧 第二章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 一 巴洛克文学:夸饰与玄学 二 英国:清教徒革命与文学 三 法国:绝对君权与古典主义 第三章 启蒙运动时期 一 法国:启蒙与百科全书 二 英国:近代小说的兴起 三 德国:从狂飙突进到魏玛古典主义 第四章 浪漫主义时期 一 德国:从浪漫主义到民族主义 二 英国:自然的歌手与激进的流亡诗人 三 法国:浪漫主义与政治自由 四 其他欧洲国家: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 五 美国:新大陆的声音 第五章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 一 法国:个人奋斗与风俗史写作 二 英国:工业革命、小资温情与女性写作 三 俄罗斯:从“谁之罪”到“怎么办” 四 美国:冒险与野性 五 北欧:童话世界与妇女独立宣言 第六章 世纪末的西方文学 一 法国:世纪末的情绪体验 二 英国:唯美主义、命运观与帝国作家 三 德国和奥地利:非理性哲学和心理学 第七章 世纪之交的东方文学 一 日本:文学近代化之路 二 印度:东方诗歌的魅力 第四编 现当代文学 第一章 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 一 德语国家:人性、狼性与战争 二 英国:血性意识、原始主义与反乌托邦 三 法国:反战与人道理想 四 美国:自然主义与迷惘的一代 五 俄罗斯: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解冻文学 第二章 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一 后期象征主义:神话的复活与重构 二 未来主义:速度与动力之美 三 表现主义:“挤压”与变形的艺术 四 意识流小说:时间与叙事 五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心理自动性 第三章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一 存在主义文学:荒诞与自由选择 二 荒诞派戏剧:异化与等待 三 黑色幽默:变态的喜剧 四 美国诗歌:垮掉派、放射诗与自白派 五 新小说与元小说:写物主义与文本自述 第四章 拉美文学的爆炸 一 智利:南美大陆的理想与史诗 二 阿根廷:镜子、迷宫与花园 三 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 四 墨西哥:史前文化、西班牙传统与现代主义 第五章 亚非文学的复兴 一 印度:民族主义文学与农村生活史诗 二 日本:从无产阶级文学到新感觉派 三 阿拉伯地区:旅美派与现代派 四 非洲各国:“黑人性”文学 第六章 流亡作家与移民文学 一 苏联与东欧流亡作家:无根的写作 二 犹太移民作家:民族融合与精神独立 三 澳洲与加拿大:文学的创世与招魂术 四 后殖民作家群:后帝国秩序的创造物/创造者 序言 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时 代。近现代以来的人类社会 ,经历了马克思所说的“由 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 随着资本、商品、信息和服 务的全球流通,如今我们面 对的不再是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的文明成果,而是全人 类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 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宽广的胸 襟、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 敏锐的鉴赏力,采取“拿来 主义”的态度,去继承、丰 富和发展属于全人类的文明 遗产。 世界文学是人类文明遗 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源远 流长,丰富多样,记录了人 类认识世界和表述自我的艰 难曲折的心路历程。从公元 前3000年左右在西亚的两 河流域形成人类第一部英雄 史诗《吉尔伽美什》至今, 世界文学已经走过了五千多 个年头,为我们展开了一个 魅力无穷的人类意志、欲望 、情感和想象的世界。 从总体上说,世界文学 可以分成东方(亚非)文学 和西方(欧美)文学两大板 块。但这只是某些文学史家 为了叙述的方便而人为作出 的划分。实际上,人类各民 族创造的文学如同历史一样 ,向来是互相交织、互相贯 通的。我们不妨将世界文学 史看作是由一双看不见的手 指挥的交响乐。在这场雄浑 的交响乐演奏的过程中,有 时候某些乐器或声部特别响 亮,占据了主导地位,另外 一些声部则处在伴奏的低音 区;而过些时候,情况则反 了过来。大体说来,在古代 和中古,奠基于农业文明的 东方文学扮演了演奏主旋律 的角色,而到了近代,率先 进入工业文明的西方则以其 铜管乐般的响亮声部盖倒了 别的乐器。进入20世纪之后 ,随着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 的日益频繁,多元文化价值 观的互相交融,世界文学更 像一个大型的爵士乐队,各 个声部、各种乐器各领风骚 尽情演奏,“众声喧哗”似乎 已经成为听众和演奏者的一 致共识和自觉追求。那双看 不见的手似乎悄悄地退出了 指挥席。 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尽 可能描绘出一幅完整而清晰 的世界文学发展路线,本书 遵循历史和逻辑并重的原则 ,以现代性的建构为中心, 将世界文学的发展分为四个 部分,用音乐术语来表述也 可称之为四个乐章。第一和 第二乐章(古代文学和中古 文学)描述的大致是前现代 时期的文学。在这个时期, 神话、巫术及各种各样的信 仰形式主宰着人类的精神世 界,文学被包孕在巨大的原 始文化团块中,其主要表现 形式是神话、史诗、悲剧、 喜剧等,关注的中心是人的 命运、复活、来世或永生等 观念,具有强烈的宗教和神 秘主义色彩。人性在与神性 的冲突中挣扎着表现自己。 在这个阶段,东方文学占据 了世界文学舞台的中心。 第三部分(近代文学) 演奏的是现代性建构时期的 交响乐章。大致年代起讫于 14世纪末至19世纪末。这 是世界历史也是世界文学史 上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世 界各民族中,是欧洲人最早 走出中世纪,摆脱了神话巫 术思维和非理性的宗教束缚 ,以理性为唯一主宰。他们 创造的500年近代文明,塑 造了西方现代社会的面貌, 至今仍在影响着这个世界。 这个时期文学积极参与了现 代性启蒙话语的建构,强调 的是人的解放、理性与启蒙 、个人奋斗等主题,在形式 上主要表现为个人抒情诗、 长篇小说和市民戏剧的繁荣 ,它们的各种变体包括成长 小说、书信体小说、哲理小 说、正剧、社会问题剧等。 这些新兴的文学形式或以亲 切的口气、私密化的情感见 长;或以记录个人隐私生活 的叙事模式,投合新兴的中 产阶级的欲望和趣味;或以 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深刻的 启蒙哲学;或以发人深省的 问题激发观众的理性思考… …在建构启蒙话语、塑造现 代性主体人格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这个时期,西方在政 治、经济和军事上主宰了世 界,西方文学也占据了世界 文学舞台中心。而近代东方 大部分地区沦为欧洲列强殖 民地。政治上的从属地位意 味着话语权的失落,东方的 声音被西方遮蔽了。要想在 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似乎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自己积极主动地完成传 统社会和文学表述模式的现 代性转型;要么通过西方强 势语言说出本土的感觉、情 绪和理想。近代亚洲的两个 主要国家,日本和印度分别 走了这两条道路。 第四乐章(现当代文学 )描述的是20世纪世界文学 概貌,这个世纪也是西方社 会经历现代性危机、西方文 学面临表述危机的时期。两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奥斯威 辛集中营和原子弹的发明彻 底改变了世界图景,促使西 方作家反思现代性危机和人 类文明的出路。20世纪,现 实主义文学继续向纵深发展 ,但开始出现分化和泛化趋 势。它既被用来批判衰落中 的资本主义,反对和揭露邪 恶的帝国主义战争,也被用 来歌颂世界大同的人道主义 理想。与此同时,现代主义 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对现 代性的审美批判成为20世纪 最重要的文学潮流。它们或 以回归原始主义、重构现代 神话的方式呼唤人类的灵魂 和良知;或以荒诞的形式、 调侃的态度对现代性展开反 讽式批判;或是采取不介入 的态度从审美层面上解构现 代性启蒙话语的宏大叙事; 还有一些小说家试图通过各 种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