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系《历史的风景》姊妹篇。文史作家黄西蒙聚焦一些中国古代典籍的话题,或神秘,或有趣,或辛辣,既有学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悟式的思考。全书围绕《史记》等中国古代典籍的26个谜题展开探讨,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献等多个方面。这些谜题包括了历史事件的真相、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历史文献的真伪等,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历史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本书中,作者不仅探讨史书上写了什么,更探讨史书为什么要这样写。喜欢统观正史的读者朋友,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古人修撰史书时的沉潜思考与微言大义,而喜欢探索历史细节的人,或许也能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发现隐藏在表层言语之下的丰富内涵。 目录 第一辑 修撰典籍的传奇故事 失踪的上古秘卷:《汉书·艺文志》探幽 秉笔直书:剖析北魏崔浩国史事件 万卷之厄:梁元帝江陵焚书之谜 三百多年后的反思:唐人如何讲述晋代往事 如何捍卫道义:欧阳修与《新五代史》之谜 “正统”之外:西夏史为何不入《二十四史》 元明“天命”之争:朱元璋修撰《元史》之谜 散佚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诞生与失踪 争夺对“忠义”的阐释权:乾隆编撰《贰臣传》的背后 第二辑 经典史籍里的“历史现场” 夏朝近百年复国史的缺失:《夏本纪》在隐藏什么 “伊尹放太甲”的迷雾:《竹书纪年》的吊诡记录 鸿门宴的叙事“主人公”:樊哙与《史记》的现场感 兵仙的人生起点:新解《淮阴侯列传》 放逐者之歌:《屈原贾生列传》的特别写法 蜀汉的国运转点:从《资治通鉴》和《三国志》复盘夷陵之战 隐藏的春秋笔法:《晋书》中的曹髦之死 大汗挥鞭:多种史籍里的成吉思汗西征 迟到近两百年的平反:透过典籍回顾壬午之难 第三辑 在典籍细节中探索奥秘 低调的记录:《太史公自序》如何讲述祖先故事 司马孚的复杂人格:《晋书》与时局变幻下的纠结 虚构的英雄故事:从《隋唐演义》到《说唐》 史料之上:从《大唐西域记》里的丝绸之路说起 唐末风云的侧影:《新唐书》《旧唐书》混杂的黄巢形象 从史实到小说:“制造”梁山好汉的故事 清朝文人的两种现实书写:《聊斋志异》VS《阅微草堂笔记》 旋动的万花筒:清末稀见小说隐藏的复杂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鸿门宴的叙事“主人公”:樊哙与《史记》的现场感 《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堪称家喻户晓,而司马迁记载的人物对话和现场细节,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司马迁虽没有亲历过楚汉争雄的时期、鸿门宴故事发生的年代,但对他来说,并非遥不可及,他在《史记》中对此事的叙述,如同摄影机拍下的纪录片,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清晰度”。 鸿门宴的樊哙视角 如果我们仅仅把鸿门宴的故事当成司马迁的“脑补”,仅从文学虚构的角度看《史记》里这类精彩的场景,恐怕有失偏颇。司马迁对于著史的态度极其严谨,后世不清楚的细节,不意味着司马迁没看到相关史料。那么,鸿门宴的现场感如此之高,司马迁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史学家李开元在《论〈史记〉叙事中的口述传承——司马迁与樊他广和杨敞》一文中,曾经开创性地提到解读历史细节的一种思路。他在点评鸿门宴时樊哙的“精彩表现”时,就这样提到:“樊哙鸿门宴救驾的事情,是樊哙家子孙后代世世相传的光荣历史,司马迁以访问丰沛龙兴故地为契机,从樊他广处听到鸿门宴的详情叙事,后来,当他撰写《史记》的有关章节时,就将樊他广的口述作为重要史料。” 史料若只是孤证,显然无助于接近真相,只有经过多重史料的比对分析,才能更加科学可信。司马迁写《史记》,并不只是从古籍中寻找史料,他还会亲自到历史故事的发生地,采访当地的百姓,从民间寻找历史的踪迹。实地考察的好处,是能让史学家掌握最鲜活的史料,而且可以根据自己探访的成果,与史书上的记载作比对,进而考据得出最有可能是事实的信息。 司马迁也跟一些汉朝勋贵的后代有交往,樊哙之孙樊他广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樊他广的讲述,司马迁可以了解汉朝初年的历史,而樊他广的记忆,则与先人的讲述有关。用现代的史学观念来看,樊他广为司马迁提供了口述史上的重要材料。问题的关键就在此处。当后世读者并不清楚历史现场的细节时,只能通过史书中的描写,来推测当时的情形。 而史书和小说一样,只要有人物和事件,必然带有自己的叙事视角。绝大多数史书的视角,都是全景式的,但在《史记》中,在一些浓墨重彩的篇章里,确实能看到类似个人视角的细节。比如,在《项羽本纪》中,对鸿门宴最具文学性的描述,则很像樊哙的视角。樊哙并非鸿门宴的主角,却占了不小的篇幅,他说的话竟然比刘邦、项羽还多。这就是叙事视角上的不同寻常之处,这类特殊细节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历史写作的秘密。 鸿门宴是刘邦命运的转折点。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比项羽更早进入咸阳,其部下曹无伤叛逃,向项羽告密,项羽便发兵刘邦,两人此时实力悬殊,刘邦只能尽量避其锋芒。刘邦向项羽释放信号,表示自己并无夺取天下之意,项羽便摆下鸿门宴。这场酒宴既有庆贺灭秦之义,也有双方和谈之念,但亚父范增认为鸿门宴是项羽杀掉刘邦的好机会,而项羽迟迟下不了决心,最终让刘邦逃掉。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旧部,早年以屠狗为业,但在刘邦军中立下了诸多奇功,很多次攻城都能捷足先登,在勇武和忠诚上,都被刘邦高度信任。因此,把帮助刘邦解除困境的关键任务交给樊哙来做,也算合情合理。 《史记·项羽本纪》对鸿门宴的叙述首先是座席的安排:“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此时,樊哙并未登场,但他在后面登场时,很容易进门后第一眼就看到项羽和项伯他们坐在朝东的位置。从后文的描写来看,樊哙的视角确实是先看到的项羽,并且“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樊哙登场,是因为酒宴上发生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事情,国人对这个故事很熟悉,在此不再赘述。樊哙闯进来,要保护主公刘邦。他还未说话,项羽就看到这位彪形大汉,说道:“壮士,赐之卮酒。”樊哙十分豪爽,也不推辞,接过酒杯,便一饮而尽。对于项羽赐给他的猪腿肉,他也用剑切开,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史记》对这一细节的描述,到了“动作分解”的地步:“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这就像一部电影,在呈现主角心理变化时,要在他的脸上打光,通过光影的变化,来展现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细微变化。对于“粗线条”的历史叙事来说,能将樊哙拔剑吃肉的场景还原到这个地步,很难想象这是没有根据的“脑补”。 接下来,便是樊哙那段知名的豪言壮语:“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在后世不少人的记忆里,樊哙只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将,但樊哙在此时说的一番话,简直有春秋战国时纵横家之风,不仅有理有据,还能结合暴秦的典故,让其言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