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法律史学会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社团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2008年和2013年先后编辑出版的两部《中国法律史学的新发展》的续篇。除总论以外,全书按照研究对象的所属时期,共分为十二个章节,对2012—2020年中国法律史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成果予以系统介绍和评述。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开启了重视、研究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新时代,也是本书得以立项的原因所在。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展现中国法律史学科在此期间的成就、不足和趋势,为学界同人继续展开中国法律史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助力。 作者简介 张生,1970年出生,法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制史研究室主任。国民信托博士后工作站顾问、合作导师。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 2012—2020年中国法律史学热点论题述要 二 法律文献整理研究的新进展 三 中国法律史学研究历程回顾与研究方法探索 四 中国法律史学研究前景展望 第二章 先秦法律史研究 一 研究状况概述 二 重要专题研究 三 未来研究展望 第三章 秦汉法律史研究 一 研究状况概述 二 重要专题研究 三 未来研究展望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法律史研究 一 研究状况概述 二 重要专题研究 三 未来研究展望 第五章 唐代法律史研究 一 关于《唐律疏议》的研究 二 关于《天圣令》和唐代法制的研究 三 关于唐代民事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 四 关于唐代刑事法律制度的研究 五 关于唐代诉讼制度的研究 六 关于唐代判词的研究 七 关于唐代刑法奏表的研究 第六章 宋代法律史研究 一 关于宋代法律文化的研究 二 关于宋代法律制度变迁的探讨 三 关于宋代鞠谳分司的商榷 四 关于乌台诗案的新发现 五 关于苏轼法律活动的重新评价 六 关于宋代法律人的研究 第七章 元代法律史研究 一 关于元代法制南北差异的历史影响 二 关于元代“弃律用例”的原因分析 三 关于元代“十恶”有无之争 四 关于元代“临阵先退者死”律的历史演变 五 关于蒙古族“登高四射”的习惯法意义 六 关于元朝烧埋银起源的新发现 七 关于元代“敲”刑的有无之辨 八 关于“阿蓝答儿钩考”的制度渊源 九 关于元代推官“独专刑名”的含义 十关于元代江南“好讼”之风的新认识 十一 关于元代贪污恶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八章 明代法律史研究 一 法律文献的整理与出版 二 法律思想研究 三 法律体系与律学研究 四 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五 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 六 行政法律制度研究 七 司法与诉讼制度研究 八 司法实践与法律文化研究 第九章 清代法律史研究 一 法律文献的整理与出版 二 法律与清代政治文化研究 三 法律体系与律学研究 四 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五 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 六 行政法律制度研究 七 司法与诉讼制度研究 八 司法实践与法律文化研究 第十章 中国法律近代化研究 一 法律近代化综论 二 近代法律概念的研究 三 法律文化的近代影响 四 近代立法研究 五 民商法近代化 六 刑法近代化 七 行政法近代化 八 司法近代化 九 区域法治近代化 第十一章 晚清法律改革研究 一 晚清法律改革综论 二 晚清法律概念的研究 三 晚清宪政改革 四 晚清法律文化研究 五 晚清刑法改革 六 晚清民商事法改革 七 晚清司法制度改革 八 晚清诉讼制度改革 九 晚清法治人物研究 第十二章 民国法律史研究 一 民国宪法与宪法相关法研究 二 民国行政法研究 三 民国民法研究 四 民国刑法研究 五 民国司法研究 六 民国边疆法律史研究 七 法学思潮与法政人物思想研究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 一 革命根据地法制综合整理研究 二 革命根据地宪法研究 三 革命根据地民事经济法制研究 四 革命根据地刑事法制研究 五 革命根据地司法研究 六 革命法学理论与法律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