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暮色明亮/悄吟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蔡瑛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一部散文集作品,共19篇,分3辑。第一辑《依呀》,主要为女性题材。依呀是南方乡村对母亲的称呼。女性,也是天下母亲之意。这一辑是女性群像也是母亲群像,既有对老一辈传统母亲的刻画,也有现代女性遭遇年龄焦虑、失眠焦虑、容貌焦虑等生活困境的独特生命体验。是女性之间的对话、审视、体恤与和解。第二辑《汹涌》,是对父亲的挽歌以及对生命的致敬。写的是疾病与死亡,亲情与追思,是一代“父亲”的淤伤与隐痛,更是对人性、命运以及生命真相的追问与探究。第三辑《暗语》,主要写成长与梦想,写当下的生活,身边的人事,写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挣扎与奋斗,奔突与集陈。 作者简介 蔡瑛,江西鄱阳人,中国作协会员。散文、小说散见于《天涯》《散文》《星火》《湖南文学》《草原》《鸭绿江》《美文》《百花洲》《广州文艺》等刊,作品入选《民生散文选》《散文精选集》《散文海外版精选集》《新世纪江西文学精品选》《原浆散文精选集》等选集。入围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天勤杯”江西年度优秀散文奖。出版散文集《幸福温度》《与时光相认》。小说集《小半日》获江西省文艺基金扶持项目。 目录 依呀 一场预见的分离 夜行者 依呀 暮色明亮 归来 月光光,照四方 汹涌 汹涌 房子,房子 身体里的兽 叶落知秋 秘境 滋味记 暗语 魔镜 飞翔 暗语 白日梦 栖身 在时间里 创业记 后记 序言 女性散文何以风光无限 古耜 在中国古代,知识女性 撰写锦绣文章虽系凤毛麟角 ,但属确切存在,易安居士 和她的《金石录·后序》便 是这方面的标本和佐证。不 过作为一种创作现象或文学 品类,女性散文终究是五四 新文化运动推动妇女解放的 产物,冰心、庐隐、丁玲、 林徽因等才是其发轫与前驱 ,而女性散文真正的强势崛 起和蔚为大观,则是从新时 期到新世纪伟大时代的馈赠 。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思 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历史大潮 的强力推动下,从五四新文 化现场一路走来的现代女性 散文,越发显示出生机勃勃 、阔步前行的态势:几代女 作家进一步冲破陈旧观念的 束缚和保守势力的阻滞,以 崭新的精神风貌、饱满的生 活热情和旺盛的创作精力, 投身于变动不居而又生机盎 然的生活现场,既积极参与 公共空间的世相书写与问题 探讨,又潜心关注女性自身 的发展、提升与进步,从而 不断捧出流光溢彩、质文兼 备的散文佳作;一大批女性 散文家正是在这种有内涵、 有难度、有追求的创作实践 中砥砺前行,逐渐登上一个 时代的散文标高;而整个女 性散文创作亦凭借持久的不 间断的繁荣红火,成为当今 时代散文现场勃发向上的重 要一翼。恩格斯说:“在任 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 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而女性散文的蓬勃发展 正是女性解放的卓然呈现, 透过它,可以看到国家的昌 盛、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 兴。 女性散文何以风光无限 ,其中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 个方面: 第一,新时期以来的女 性散文创作,蕴含一种多方 探索,跃动不羁的内在活力 。曾有如是说法:在新时期 的文学领域,小说、诗歌、 戏剧乃至文学评论,都经历 了强劲大胆的文体变革,唯 有散文安步当车,依然故我 ,给人以陈旧保守的感觉。 这样的说法是否符合散文的 实际尚待讨论,但如果拿它 来评价女性散文,则明显是 圆凿方枘,失之偏颇。 事实上,女性散文并不 缺少试验和探索。二十世纪 八九十年代之交,“小女人 散文”不胫而走,风行一时 。其中掺杂的琐碎、无聊和 自恋固然需要摒弃,但它对 世俗场景的关注,对笔调的 经营和细节的把握,以及由 此酿成的较强的文本可读性 ,还是给散文创作以有益的 启示。稍后,一种直接以“ 女性散文”为标识的创作群 体亮相文坛。叶梦的《羞女 山》、王英琦的《女性的天 空是高远的》、韩小蕙的《 女人不会哭》、张爱华的《 关于爱情:往错了说》、斯 好的《也是叹息》、匡文立 的《历史与女人》、唐敏的 《女孩子的花》等一批作品 ,勾勒了这一群体的早期阵 容。毋庸讳言,这些作品或 多或少带有西方“女权主义” 的影子,但更多的还是连接 着中国女性实际的生命体验 和观念认知,是基于自我感 受的艺术表达,唯其如此, 它们对于强化散文创作的女 性意识,推动女性散文向纵 深化和个性化发展自有重要 意义。接下来,“新潮散文” 和“新散文”交叉或次第登场 ,其中一批才华横溢的女性 散文家,如周晓枫、格致、 冯秋子、张立勤、陈染、塞 壬、洁尘、杜丽等,以特立 独行,高蹈脱俗的创作吸引 着文坛的目光,其新颖的散 文理念,个性化、陌生化的 叙事风格,还有在语言修辞 层面的苦心孤诣,剑出偏锋 ,均为女性散文的柳暗花明 、推陈出新提供了有力借鉴 ,进而成为女性散文创新发 展的重要资源和不竭动力。 第二,历史语境的转换 和社会氛围的变化,为女性 散文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特殊 机遇。无论古代还是现代, 个体人生的日常生活都是丰 富和重要的,然而由于文化 传统、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 的复杂互动,在较长一段时 间里,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没 有得到文学书写的青睐,相 反常常被忽略或遗忘。新时 期以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兴起和人的主体意识 的确立,以及商品和消费理 念的传播,日常生活开始越 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并迅速成为文学的主要表现 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日常 生活不再单单是一种题材或 景观,同时还是一种不可缺 席的审美要素——即使是篇 幅宏大的历史或地理散文, 日常生活亦常常是一种基因 性底色性的存在。也正是在 这一过程中,女作家的特长 和优势得以充分展现:约定 俗成的社会伦理和家庭分工 ,决定了她们相对疏离公众 诉求与商场奋斗,而更多同 衣食住行、儿女情长缠绕厮 磨;长期的家庭责任和亲情 输出又让她们对日常生活拥 有更多形而下的理解与把握 ;加之有现代女性的思想和 知识就中加持,这使得她们 笔下的日常生活不但栩栩如 生,活力沛然,而且时常发 人深思,耐人寻味。近年来 很是活跃的女性散文家,如 苏沧桑、陈蔚文、李娟、阿 微木依萝、钱红莉、王芸、 指尖等,虽然创作题材与艺 术风格均有较大的差异,但 其中异曲同工、美美与共的 一点,便是对日常生活的准 确把握和生动描摹。而正是 这种对日常生活的成功再现 ,给当下的女性散文增添了 别一种精彩和魅力。 第三,在散文和女性之 间存在一种微妙而稳定的对 话与契合关系。曾有研究者 认为 导语 这是一部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集,讲述那些微小的、坚韧的、蓬勃的、丰满的生命个体,在巨大的时代背景下,在纷繁的世相谱页里,所呈现的生命底色与精神内涵。正如这本书名——《暮色明亮》所表达的,也许,每一个生命都会遇到无可避免的暗淡,走向暮色,而明亮,是人能够自我赋予的底色,与归宿。 后记 2023年,无论如何,是 个值得欢喜与纪念的年份。 像是穿过了一段沉沉的暮霭 ,迎来了光明,我们沉浸于 许多失而复得的欢喜里。这 一年,我们心里仿佛总是蓄 着太多的情感,急于去表达 ,去释放。2023年岁尾, 《暮色明亮》即将面世,于 我而言,像是一份隆重的年 终感言。岂止是年终感言, 它还是我对生命深情的致敬 词。 倏忽之间,我竞走过了 不惑之年。不由记起第一本 散文集《幸福温度》的出版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县 作协要出一套文学丛书,因 为我在县报上发表过不少千 字散文,被文学前辈关注, 成为那套丛书里唯一一个女 性作者。那个时候,刚三十 岁吧,其实也算不得年轻, 但生活闲适,家庭圆满,从 没受到命运的虐待,文字便 也清浅自得,眼睛里没有任 何人间疾苦与人世风尘,一 股脑地自说自话,清水寡汤 地烹晒着个人幸福。我后来 有一段时间,特别羞于对别 人展示那本文集。我不得不 承认,它们其实算不得文学 ,不但缺少营养还先天不足 。但现在再回过头来,又释 怀了。虽然它在文学上露了 些怯,但在岁月面前,却是 再也追不回的青涩与轻盈。 日子如镜,一片明艳, 却冷不丁地碎了一地。生活 到底还是对我施了虐。 2014年8月,我父亲猝然 离世。从确诊患癌到去世, 仅仅五十天。那五十天,是 人间地狱,我的精神受到了 极刑。只有体验了关乎生死 的大悲痛,才能对生活生出 切肤剜肉的体悟来。在极度 的伤痛中,我写了九千余字 的散文《身体里的兽》。 这篇文章发表在省刊《 星火》上。这是我第一次在 省级纯文学刊物发表作品。 《身体里的兽》,无论是写 作框架还是情感浓度,对我 的写作而言,都是有突破的 。但对于这篇用血泪和就的 文章,我不愿意用文学价值 来探讨与衡量,它对我最大 的意义,是情感上的救赎与 安放。 我后来平静下来,写了 很多关于父亲的文字。我似 乎执意通过文字,回到过去 ,与父亲重新相认。在我三 十多年的生命里,父亲的走 ,是我的大劫难,让我一度 坠入生命无常的虚无感里。 人生在世,取舍之间,爱恨 之间,为与不为之间,那些 细枝末节的牵连,那一个又 一个分岔路口的选择,隐藏 着多少奥秘,牵一发而动全 身,生命就是一个偶然,一 次体验,一个没有答案的谜 。 我把这种伤痛与追问交 付给文字,写了《叶落知秋 》《房子,房子》《汹涌》 《秘境》等散文。它们被《 美文》《散文》《星火》等 刊物收录,其中《房子,房 子》一文被《散文》以头条 刊发,并入围第十八届百花 文艺散文奖。我在心里,将 这篇文章看作我写作路上的 一个里程碑。它让我对写作 有了新的认识,以及坚持的 底气。 我觉出了文学的迷人, 执意用笔去记录生活寻找真 相,一写便是近十年。十年 间,我不可避免地走入中年 ,走入生活深处,走入一地 鸡毛与生老病死。青春清浅 随着胶原蛋白一起流失,文 字随着我沉淀成长。对于生 活的真相与生命的走向,渐 渐有了坦然相对的勇气。 在写作中,我发现我属 于感受型体验派的写作者。 我的作品,大多是基于自身 体验的性情写作,写成长, 写亲情,写生死。尤其是对 于父亲的书写。我一度将它 当成我个人的一种使命。这 些文字都贴着心脏,它们是 从我的身体深处流淌出来的 。它们是生命的积淀,是逝 去的追思,是情感的救赎, 是灵魂的安放。这样的写作 很痛,也很痛快。可以说, 写作让我找到了一条赎回时 光忠于内心的路。但我也认 识到,对于写作本身,这也 是一条极其险峻而狭窄的路 。 近些年,我的文字跟从 我的内心走出自我的半径, 开始去关注时代,书写地域 ,去捕捉身边的笑脸,聆听 远方的哭声。我将笔置于时 代的背景下,去书写身边的 生活与底层的人民,在觉出 笔端开阔的同时,也重新对 写作有了使命与敬畏。我也 试着去建立自己的“文学根 据地”,以我所处的鄱阳县 城为写作坐标,专注书写县 城的人与事,记录大时代里 的小县城,从一地鸡毛里提 炼鸡毛,从波澜不惊里发现 波澜。以个体探索群像,以 微小展现宏大。努力书写出 能引发普罗大众的共情与共 鸣的散文作品。 于是有了这本《暮色明 亮》。这本集子有对女性群 像及母亲群像的刻画。作为 万千母亲中的一个,我用自 己的理解与深情去写天下母 亲。我写老一辈传统母亲, 写乡村边缘女性,写现代女 性遭遇年龄焦虑、失眠焦虑 、容貌焦虑等困境的生命体 验。写女性之间的对话、审 视、体恤与和解。有对父亲 的挽歌与生命的致敬。写疾 病与死亡,亲情与追思,写 一代“父亲”的瘀伤与隐痛, 以及对生命真相的追问与探 究。我还写了成长与梦想, 写当下的生活,身边的人事 ,写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挣扎 与奋斗,奔突与集陈。如果 说给这本散文集一个主线, 或一个主题,可能是生命吧 。那些微小的、坚韧的、蓬 勃的、丰满的生命个体,在 巨大的时代背景下,在纷繁 的世相谱页里,所呈现的生 命底色与精神内涵。我所想 表达的,正如这本书名—— 《暮色 书评(媒体评论) 朝向亲情与人世间隐秘 的情感,在见微知著中建立 起广大的心灵世界。蔡瑛用 温暖而略带疏离的笔意探索 人的存在,描绘鄱湖边南方 之城低微、暗哑、幽暗的平 凡人众生相。优雅的、疼痛 的、清丽的文字,揭示出生 活的真相,和自我无法逃遁 的灵魂确认。 ——散文家,中国作协全 委会委员、江西省作协主席 李晓君 精彩页 一场预见的分离 1 我不止一次地去想象过他以后的样子,带着迷恋、深情以及伤感。我看不到我想象他的时候我的样子,我猜想,我那张还算年轻的面容上一定绽着花朵,眼里闪着星光。我只要一想着未来的他,我那张还算年轻的面容便要老泪纵横了。 你或许猜到了,这个他,是我的儿子。 一提笔写他,我便没办法克制。真的。在我而立之年遇见他之后,我就知道,从此之后,我有了更好地活着的理由,从此之后,我在这个世界上有了唯一的,至爱。 请原谅我的不粉饰不掩饰,我们还有父母,爱人,我也深深地爱着他们。但是,我必须承认,只有他,能让我不可抑制地想到这个词——至爱。只有这个人,他的生命是我创造的。在创造他之前,我对这世间还抱有怀疑,抱有迷茫;有了他之后,我对生活怀有了一种崭新的汹涌的热爱,与希冀。他由爱而来。他是爱本身。 作家苏童写他的女儿:我对她的爱深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我简直惊呆了,这明明就是我的话!天下的父亲之于女儿,母亲之于儿子,是不是都如此,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萌生出一种崭新的纯粹的巨大的无限的爱恋?这份爱的能力与质地,这份爱的不可理喻,把我们自己都给惊住了。 一个母亲,第一次,面对一个从你腹中掉落的小人儿,是什么感觉?这个小人儿原是一粒小种子,他植入我的体内,在腹中一点一点地变化,开始像一粒芝麻,一只蝌蚪,一颗豌豆,一个苹果……慢慢地,他有了心脏,五官,肢体,头发,指甲,皮肤;他开始呼吸,心跳,吮吸,舞蹈;他开始有了感官,嗅觉,触觉,味觉,听觉;他开始去捕捉我,感知我,呼应我,迎合我。我是他的海洋,是他的宇宙。这个顽强的小人儿,一点点地向我宣告着他的存在,让我开始感知味蕾的突变,身体的沉重,未知的茫然,以及忐忑,疼痛,狂喜……这个小东西,不顾一切,拼尽全力,与我相见。这场相见,跋山涉水,轰轰烈烈,带着生命里绝无仅有的仪式感。他让我遇见了另一个世界,让我成为另一个我。他让我的生命通往繁复,丰盈,通往深沉与辽阔。 当这样一个异性,从我的身体里产生,赤裸裸地对我宣示着他绝对的爱与信任,是那么让我慌乱与感动。我一点点地去熟悉亲近揣摩这个与我的身体密切相连却结构迥异的小人儿。他向我展示着生命的另一种形态。他从我的身体里剥落,渐渐长成了一个独立的、自尊的小男孩,他快活,顽皮,率真,总有着使不完的劲头,像一头奔跑的小鹿。他自信,张扬,逞强,充满了蓬勃的求知欲与创造力。他一路牵引我,为我打开了另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无限魅力的世界。我简直对那个世界着了迷。 我总是在他熟睡的时候静静地看他,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这是一个母亲的好时光。如今这个躺在床上的少年,身体已经占了床的一大半了,他的双腿修长,结实,匀称,有了一个男子汉的雏形。他的脚掌已经跟我的脚掌一样大了。他还像小时候那样,趴着身子,卷着被子,睡姿憨稚肆意,睡得沉实香甜。他熟睡的脸那么美好,纯净,像一个闪光的梦,像世间最后一块净土。有时候,看着看着,他突然醒了,睁开眼叫一声,妈妈。将手臂向我环过来,像幼时那样。我的心一下子便化了。 每个周末,他都习惯地赖会儿床,唤我,妈妈,过来陪我躺躺,我们聊会儿天吧。我领了“圣旨”,乖乖躺过来。儿子,聊什么呢?聊什么都行。那你想跟妈妈分享什么?妈妈,我跟你说说我做的梦吧。母子俩窃窃私语,亲密无间。有一回,我突然矫情起来,问他,儿子,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妈妈吧。这个十岁的男孩突然字斟句酌起来,现在,当然是最爱妈妈。我惊住了,惶惶地问他,那,以后,你最爱谁呢?他想了想,说,妈妈,我长大了不是要结婚的吗?这个少年,是什么时候懵懂地知晓了男女情爱的呢?我有些猝不及防,我伤感地发现,有一个女性正一点一点地向我逼近,她要横亘于我们中间,理所当然地掠夺与侵占。我试探他,你有喜欢的女孩吗?他害羞了,笑一笑,说,我们班上有个女孩子很喜欢笑,她笑起来很好看。我又问,比妈妈笑起来还好看?他又想了想,笃定地说,嗯,跟妈妈一样好看。 我不知道有多少母亲跟儿子有过这样的问答。在某一天,一个母亲,在一个少年面前,充满了危机与失落。她们难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小肉团儿,这个自己一寸一寸抱大的小人儿,会慢慢地离开自己的怀抱,去爱另一个女人。 2 母性,是不是女人身体里的一个泉眼,一旦触及,便汩汩而出,泛滥成河。 爱情让女人成为水,而母性,让女人成为江河,成为大海。 母性,会颠覆一个人。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