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球上的孤独行者(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西尔万·泰松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文选译了作者2015—2022年在法国《费加罗杂志》上发表过的旅行随笔,并搭配大量精彩的跟拍图片,为中国读者呈现一位欧洲探险家的全球秘境之旅与行走感悟。其中《通往自由的最后道路》是作者25年全球冒险旅行的总结性文章,《法兰西的无人古道》《徒手征服霍加尔山脉》《穿越成吉思汗的故土》《冰原上的铁骑迅游》《文明诞生之地》等文章是作者探访法国、蒙古以及地中海、中东等地的多条探险路线记录,最后的《冒险:这就是生活》则是作为探险家的作者对探险活动的哲学思考和欧洲探险公会30周年的总结。 目录 法兰西的无人古道 月亮谷:眩晕之地 徒手征服霍加尔山脉 穿越成吉思汗的故土 冰原上的铁骑巡游 诺曼底:致敬绅士大盗 文明诞生之地 追寻拜伦的足迹:十字架与奥林匹斯山 叙利亚:圣地遗迹 通往自由的最后通道 冒险哲学家 冒险:这就是生活! 后记 跟随西尔万·泰松的脚步 序言 “我要回去了,将开始尤 利西斯的巡游。”西尔万·泰 松说道,他身着机车服,颇 为威武。他身上有着杰克· 伦敦那种捕鲸船上水手般的 锐利线条,雄狮般的胡须, 一双马丁·伊登般的蓝眼睛 和干裂的嘴唇,这一切构成 了一副沧桑的面容——他似 乎还未从跌倒中恢复过来。 绰号为“猫王子”——他难 道不是专门徒手攀登巴黎或 其他地方的钟楼、尖塔和大 教堂的吗?从十八岁起,他 就在屋顶上体验自我,化身 为“隐身者”。他像一个石头 的幽灵猫游窜四方,对于他 的同龄人来说,西尔万就是 “猫王子”。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二 十岁的西尔万·泰松向父母 宣布他要骑自行车环游世界 。他们开始明白在三个孩子 中,他们养育了一个与众不 同、憧憬异国情调的后代。 生活在别处比谁都更快乐, 他把耳朵紧贴着地面感受大 地的颤动。在阿富汗、西伯 利亚或其他荒野之地,他开 始徒步沙漠,翻山越岭,在 冰面上疾驶。一位熟人曾经 证实,小时候,他妈妈说他 需要在屋顶边缘保持平衡: “他就像树上的小鸟,折断 树枝才能飞翔。” 为了延缓时光流逝,西 尔万·泰松通过步行或骑马 、骑自行车或乘独木舟环游 世界。在中亚大草原、中国 的西藏、法国的森林或巴黎 ,他不仅徒步、骑行,还徒 手攀登纪念碑。 为了更好地拥抱地球, 他在巴黎圣母院的塔顶过夜 ,在树上或桥下宿营,在小 木屋里隐居。这种“仁者乐 山,智者乐水”的人生追求 非常奇妙和迷人。 相对于我们的日常社交 ,西尔万·泰松呼吁开始新 的游牧方式,一种快乐的流 浪生活。 旅行的意念通常是在先 前的旅途中产生的。想象力 能使旅行者远离困境。在内 盖夫沙漠,会梦见苏格兰的 峡谷;季风令人开始向往霍 加尔山;置身德鲁峰的西面 ,则可能缘起于托斯卡纳的 一个周末。人永远不会对自 己的命运感到满足,他渴望 别的东西,培育出矛盾的精 神,推动自己走出当下。不 满驱使着他行动。 西尔万·泰松曾经问道: 什么是真正的旅行? 要我说,是一种令人着 迷的疯狂把我们带入了神话 ;浪迹天涯,不羁人生;在 历史、地理和伏特加的交错 中,就像凯鲁亚克笔下“垮 掉的一代”,旅途中气喘吁 吁,晚上在沟渠边感动得流 泪。 他是自由的化身。风会 把足迹很快地抹去,却无法 忘怀那些黎明和黄昏。唯一 能呼吸且未曾幻灭的事物就 是自然。 西尔万·泰松的抒情文字 、诗意的神韵、活泼又不失 严肃的狂热,被赋予一个个 充满欢乐的表述和引人入胜 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穿透力 。这是一种哲学,也是对既 定秩序的浪漫叙事。 我们由衷地表示庆祝! 西尔万·泰松在中国出版的 这本图书将又是一部佳作。 纪尧姆·罗凯特 《费加罗杂志》编辑总 监 导语 西尔万·泰松被誉为法国的”徐霞客”,近30年来一直在不停地游历,随后记录、思考,不间断地输出,将探险与写作、动与静神奇地结合在一起,称其“知行合一”毫不为过。他撰写的多部图书在法国本土多次获奖并大卖,其中有5部作品已在中国出版,其中4部是游记。泰松作为图书作者,其市场的号召力已经得到市场的验证。 冒险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后疫情时代的未知和不安,让环球冒险这种既传统又不日常的行为更加稀缺,激情的、浪漫的、险象环生的探险故事几乎不挑人群,让无法亲历的读者通过纸上传奇走向世界,带来抚慰人心的力量。西尔万·泰松的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后记 跟随西尔万·泰松的脚步 凛冬,距离蒙古国首都 乌兰巴托八百公里的库苏古 尔湖湖面上空空荡荡。在低 温的催化下,天空、水面凝 为一体,呈现出宛如勒内· 马格里特笔下的超现实主义 梦境。这时候,远远传来了 马达的轰鸣,一队皇家恩菲 尔德摩托车在冰面上疾驰而 过。这不可思议的场景给大 片冰雪中的虚无场景,平添 了奇幻色彩……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 第一次看到那篇由西尔万· 泰松撰写的,关于冬日蒙古 冰原铁骑巡游的稿子时的震 撼,这震撼是双重的:既来 自作者那支生花妙笔的描摹 ,也得益于与作者长期搭档 的摄影师托马·瓜克,这位 摄影师作品品位之高,取景 之妙,总是带给人一次又一 次的惊艳。也正是从那一篇 稿子开始,我逐渐认识了这 位名声在外的法国旅行作家 ——西尔万·泰松。 谁是西尔万·泰松呢?这 个媒体人的后代,从小就不 是个安分守己的孩子。他大 量地阅读,并且对探险情有 独钟:攀登绝壁,穿越荒漠 ,泛舟海上,或者索性离群 索居,在西伯利亚一个人独 居数月……当然,青年时代 让泰松大出风头的,还是他 那些狂热的攀爬行为,特别 是爬上遍布欧洲的教堂的高 耸塔楼。直到2014年,一 次酒后攀爬让泰松付出了惨 痛的代价。不过事故只是让 泰松渐渐放弃了在城市中攀 高的行为,并没有拦下他全 球行走的脚步,恰恰相反, 他走得更多、更远了。他的 旅行将地域文化、历史回望 与探险融为一体,而且每一 次旅行都意味着更多的思考 ,许多思考最终被记录下来 ,写成著作,随即大受欢迎 。 是的,西尔万·泰松旅行 的方式非常复古——他本人 从不掩饰自己对于现代化、 高科技的厌恶——而他记录 旅行的方式同样很像那些19 、20世纪的环球旅行家。凭 借着自己的旅行作品,泰松 赢得了龚古尔奖,他关于荷 马史诗的思考(相关内容可 参看本书的《文明诞生之地 》一章)《荷马的夏天》是 2018年法国最畅销的散文 类作品,他的小说《黑豹》 (记录了他在青藏高原寻觅 雪豹的经历)位居2019年 度法国书店畅销书榜的前列 ,他还广泛参与文学主题的 电视节目……说来有趣,以 孤独行走与思考著称的泰松 ,事实上却是个广为人知的 名人,这凸显了现代社会传 媒的巨大能量,以及人们生 活方式的某种违和:即便是 坐地日行八万里,我们中的 大多数并不真能秘境探踪, 而只是心存好奇,期待有人 把那些我们去不到的风景展 现给我们,最好还是用我们 耳熟能详的方式。 如果你的期待如是,那 么泰松一定适合你,他的作 品不但有精致的描写、浪漫 的想象、旁征博引,还包含 了他本人的许多思考,那些 像暗夜中火苗一样的观点, 也许并不总能被每个人接受 ,但引人入胜,并足以诱发 读者的更多思索。当然,你 也可以放下那些莫须有的思 索,纯享以托马·瓜克为首 的摄影师们的作品,说真的 ,无论是悠悠千载的史迹遗 存,还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的 极致风景,要是不能用视觉 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未免 令旅行本身稍显失色。 长久以来,西尔万·泰松 都是法国《费加罗杂志》的 签约作者,他的传奇冒险篇 章,经由费加罗授权,历年 来出现在由上海汽车博物馆 制作出版的各类读本中,颇 受读者的欢迎。作为中国第 一家专业的汽车博物馆,上 海汽车博物馆长期致力于交 通历史文化与出行方式的研 究、传播,本书是我们在这 一领域的最新尝试,希望能 得到读者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 在本书出版之际,需要 感谢法国《费加罗杂志》的 大力支持、《费加罗杂志》 中国版权总代理龙海先生的 居中协调,以及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麻俊生先生的 慧眼相中和作为本书责任编 辑的辛苦付出。在各位的玉 成之下,才有了这一册图文 并茂的读本。 行文至此,我猜已经毋 庸赘述关于旅行的奥义了, 大家自可以去正文中看泰松 的解读。我只是想起一段往 事,作为结尾。 1884年4月22日晚八点, 一个叫托马斯·史蒂文斯的 美国人骑着一辆由波普自行 车公司出品的“哥伦比亚”牌 高轮自行车离开了旧金山。 此后,他耗时两年七个月二 十五天,骑行距离超过两万 多千米,最终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骑自行车环球旅行的人 。史蒂文斯的旅行轰动全球 ,现场听过史蒂文斯演讲的 美国作家希金森感慨说: 他看起来像是儒勒·凡尔 纳在讲述自己的精彩经历, 又仿佛是现代的水手辛巴达 。……这个勇敢的年轻人环 游世界,但并没有随身携带 步枪,想要去杀死谁,或者 带着一捆捆的福音小册子, 想去改变谁,他只是去拜访 那些住在各个地方的人们。 因为他总是有一些有趣的东 西可以给人们看,一如这些 人也总是会拿出有趣的东西 给他看,所以他永远不会找 不到自己的前路。 行走的魅力,莫过于此 。 沈丹姬 上海汽车博物馆 精彩页 西尔万·泰松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徒步走完了位于梅康图尔和诺曼底之间的乡村公路。如今,他把这段旅行写成了书(《走在黑色小径上》,伽利玛出版社)。在这本书出版之前,他向我们讲述了对这里的人民、村庄及抽象风景的热爱。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法国永恒的瑰宝。 如今的政治家是多么缺少想象力啊!如果他们像当年的密特朗总统那样,在梭鲁特来一次徒步之旅,那么他们在民众中的支持率肯定会飙升,说不定能让他们的政治生涯起死回生,重获威望。相比那些为了高昂的物价而大呼小叫的政客,法国人更喜欢那些深入到群众中的政治家。还有什么方法能比深入民间、领略不同的风景更有助于对法国社会洞察秋毫呢?国王路易十一就曾用这种路访的方式来了解法国。他微服出巡,呼吸着乡野的新鲜空气。但是他的后继者们并没有沿用这种方式。 当我踏上这条从梅康图尔到科坦登的道路时,我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目标。当时我刚刚从医院里出来,身体不好,呼吸短促,头脑昏沉,我需要重新获得力量。医生把我救活了,现在他们建议我接受一次“重塑”。与其去疗养院休养身体,我觉得不如从梅康图尔到科坦登进行一次徒步之旅。正好在那时,政府公布了一份报告,说这片地区“充满了浓郁的乡野气息”。时任法国总理的让-马克·艾罗着重推荐了这个地区,这里有四十余个充满浓郁乡村风情的盆地。他所说的“乡野气息”,指的是不太有水泥道路、互联网不发达、远离行政机构的地区。对我来说,这就是天堂的定义!在这一隅,我们可以躲避繁华社会的纷扰。但是,国家公布这份报告意不在此。政府公务员这样写道(当然,他们用的是另一种公务文体):“勇敢的公民们,我们来了。我们会斩除荆棘,重整这片地区,让你们与繁华的市中心连接起来,你们将会拥有最现代化、最舒适的生活起居环境。”所以,要想感受原始旷野的风貌,必须要抓紧时间。 我有自己的旅行目标,而政府的这份报告替我规划好了版图。我准备走一些偏僻的人迹罕至之路,也就是我所说的“黑色道路”。这些道路不是已经设有路标、专供远足的道路,也不是狭窄的沥青公路,而是乡村小路、林间小道和被人遗忘的道路。如果不想被打扰的话,这是一个完美的道路网。因为很少有人光顾,所以这些道路荆棘丛生。在路上,我们还会遇到癞蛤蟆、母鹿,以及一些讲着古老故事的奇奇怪怪的人。他们的人生智慧并不是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获得的,而是取自于这些隐秘的土地。他们不了解特朗普,却熟悉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头牲畜的状况。谁才是真正的博学之士呢?是那些了解遥远东方的人,还是熟悉这片旷野的人呢? 8月,我从法国与意大利的交界之处出发。开始时,我走得并不多,也不是按直线行走的。我穿越瓦尔河、韦尔东河,经过瓦伦索尔、卢尔和旺图山,从圣埃斯普里桥跨越罗讷河,沿着维瓦莱斯地区,上行至洛泽尔山区,下行至马格里德,穿过奥布拉克,到达克勒兹,渡过卢瓦尔河,跑遍了加蒂纳、马延、阿夫朗什等地区,经历三个月的行程,最终抵达了科坦登半岛。在那里,要么必需停下脚步,要么必需跳进水里。这就是自然边界的优点:它为我们划定了界线,抑制了我们过度的热情,防止我们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有些人想要打破边界,但是他们不懂得大自然的法则。 我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采摘桑葚,随后我发现,黑色道路并不局限在地图上:它们不仅是那些被矮墙勾勒出的路线,而且是延伸到了我们国家的每一个角落。踏上这些道路,我们的生命也随之延长、绽放,摆脱了世界上的任何束缚。你想自由地生活吗?那么关上飞机舷窗,从第一个逃生通道逃走,随后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P2-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