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概念史视域下近代日本哲学的诠释与建构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陈晓隽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打破了“哲学史”体系化的单一视角,尝试运用概念史、解构主义、文化他者等方法论,剖析近代“日本哲学”诠释与建构的内在逻辑——思想启蒙是基本前提,制度化是基本标志,日本化是内在标准。不仅如此,本书亦将这一过程落实到以西周、井上哲次郎、西田几多郎为代表的日本哲学家的研究之中,通过详尽的史料集成、严谨的逻辑推导,批判性地揭示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将普遍的“哲学”范畴落实到文化他者的“日本”,从而构筑起独特的“日本哲学”的内在逻辑与根本指向。
作者简介
陈晓隽,福建宁德人,博士,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从事此较文化学、近代日本恩想史研究,曾在《学术月刊》《外国哲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的梳理与评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理论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哲学传来
第一节 西方哲学的流变
第二节 “philosophy”传来中国
第三节 江户时代日本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型
第二章 引导哲学启蒙的西周与作为“学问体系”的哲学
第一节 西周接受“philosophy”前的思想轨迹
第二节 西周对“philosophy”的认识与接受
第三节 西周学科体系“哲学化”建构的尝试
小结
第三章 井上哲次郎与作为“融合东西学问”的哲学
第一节 井上哲次郎的学习生涯
第二节 井上哲次郎对“哲学”的接受与转化
第三节 井上哲次郎推动哲学统合:知识的制度化
第四节 井上哲次郎“日本儒学”的建构与虚构
小结
第四章 西田几多郎与作为“日本独创”的西田哲学
第一节 西田几多郎研究哲学前的思想轨迹
第二节 西田几多郎对“纯粹经验”的接受与转化
第三节 西田几多郎的“自觉”概念与柏格森哲学
第四节 西田几多郎的“场所”概念与希腊哲学
第五节 作为“宗教哲学”的西田哲学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日本哲学”建构与诠释研究综述
第一节 近代“日本哲学”诠释与建构的评价
第二节 近代“日本哲学”诠释与建构的模式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陈晓隽博士的研究论著
《概念史视域下近代“日本
哲学”的诠释与建构》即将
经商务印书馆出版,嘱我为
之作序,故而不以已之鄙陋
,勿匆撰文,聊以为序。
正如该书标题所示,作
为“哲学”,即来自西方的
philosophy的翻译语,究竟
是如何在日本生根发芽,进
而作为“日本哲学”而得以确
立下来,这一过程一直是学
术界密切关注的对象。尤其
是自21世纪以来,围绕这样
的概念史的研究,不仅在美
国,同时也在日本、在中国
引发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日本哲学”是否可以作为概
念而得以确立下来,“中国
哲学”是不是一个“伪概念”
?应该如何把握来自西方的
“philosophy”?经由日本而
传入中国的“哲学”这一范畴
是否准确,我们要如何把握
中国自身的儒学、理学?这
样的一系列问题不仅牵涉到
“philosophy”的本来面目,
作为“元知识学”的基础,也
涉及东方人,尤其是日本人
、中国人如何接
受“philosophy”,如何接受“
西方”或者“现代”的问题。
因此,本课题是一个以小见
大的大课题,是一个以微见
著的大问题。
就该论著阐述的三大人
物西周、井上哲次郎、西田
几多郎而言,西周尝试通过
“哲学”而构筑起学问体系,
真正地将西方的学问输入进
来。这一点仿佛带有了费希
特“全知识学”的基础。井上
哲次郎的“现象即实在论”学
说亦来自德国,至少表面上
更多地依赖于黑格尔的哲学
,不过井上最后的落着点却
在“国民道德”。这一点应该
说也来自德国的国家体制。
西田几多郎的哲学架构尽管
是以“纯粹经验”为出发点,
这一概念来自美国心理学者
威廉·詹姆斯,但是随着不
断地改正、扩充、补完,西
田最终将批判的视角指向了
黑格尔的“过程辩证法”。这
一理解是否准确在此姑且不
论。由此可见,依托、沿袭
、批判以费希特、黑格尔为
代表的德国哲学,仿佛成为
近代日本构筑自身哲学的一
条捷径。
但是,真正的“日本哲学
”的建构却较之这样的“依托
、沿袭、批判”更为复杂艰
深。借助西田几多郎的表述
,在此我谨引用这一段来自
《善的研究》的著名文字:
我的纯粹经验的立场,
到了我写《自觉中的直观和
反省》一书时,就通过费希
特的“纯粹活动”的立场,发
展成为绝对意志的立场:到
了写《从动者到见者》一书
的后半部时,又通过希腊哲
学转变到“场所”的观点。到
那个时候我才觉得获得了对
我的思想进行逻辑化的开端
。于是“场所”的观点,就具
体化为“辩证法的一般者”,
同时“辩证法的一般者”的立
场就直接化为“行为的直观”
的立场。在本书中所说的直
接经验的世界或纯粹经验的
世界,现在已经看做是历史
实在的世界了。行为的直观
世界、即想象的世界才是真
正的纯粹经验的世界。①
作为核心概念,在此我
们可以不必理会“纯粹经验”
的立场、“绝对意志”的立场
,进而是“场所”的思考,而
后则是“辩证法的一般者”“
行为的直观”“历史实在的世
界”等一系列范畴。最为关
键的,倒不如说是在于“转
变”,而后是“逻辑化”“具体
化”“直接化”,这样的极为
形象的表述,可以说最为直
接地再现了西田几多郎构筑
“西田哲学”的曲折迂回。
尽管通过这样的阐述,
我们成功地给“日本哲学”的
诠释与建构的过程赋予了“
复杂性”,但是作为哲学本
身却不应该是陷入不可解的
困境,而应该是为当下的我
们提供启迪。就此而言,日
本哲学的建构道路为什么会
趋向学问体系,会趋向“国
民道德”,会趋向西田几多
郎所谓的“我的逻辑”——西
田几多郎最后未完成的论文
标题。在这样的线索背后,
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近代日
本所面对的不少陷阱。这样
的陷阱是否是“philosophy”
或者“西方”所导致的,在此
或许难以确定,但它至少是
一个潜在参与的“共谋者”。
回归本书,陈晓隽博士
一直跟随我研究学问,自硕
士阶段的翻译学研究,到博
士阶段的比较文化学研究,
一直是孜孜不倦、刻苦努力
,为此我亦深切感慨!尤其
是在如今浮躁的时代,他能
保持一颗清明之心,持之以
恒地钻研学问,为之拼搏、
为之奋斗,实在是难得之举
。尤其是本论著的撰写,可
谓是集长年之功,奋身心之
力,故而才得以获得商务印
书馆的支持,得以付梓出版
,实为人生大幸!
最后,谨以一首小诗赠
予晓隽博士,以求共勉!
回眸百载慰余生,问道
东瀛恨未平。
几度负笈求学识,而今
拾贝论精英。
前人后辈同商量,老凤
幼雏共舞鸣。
莫道人间知己少,还将
残念寄山樱。
吴光辉
2022年5月21日夜于海滨
竹茶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