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总结了火山岩勘探的研究成果,利用将今论古的方法讨论火山地层的时空间属性,厘定了火山地层界面和地层单元类型,明确了界面系统和堆积单元的定义、地质内涵、识别标志,论述了火山地层高精度地层格架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刻画方法。该书对国内外火山岩勘探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系统的论述了火山岩储集空间的类型和成因,明确了界面控制风化型储层、堆积单元控制内幕储层的宏观分布规律。指出了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之下0到150m的范围是有利储层集中分布带和油气富集区,建立了熔岩流、熔岩穹丘、侵入体和碎屑崩塌等堆积单元的储层分布模式、控制因素和形成机理等。整体上,实现了从火山地层成因角度入手研究储层分布模式,进一步聚焦了火山岩勘探目标。 目录 目录 开拓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代序) 前言 1 绪论1 1.1 火山岩储层研究进展1 1.2 火山地层研究进展4 2 地层学简介7 2.1 地层学的定义7 2.2 地层学在地质学中的位置和任务7 2.3 经典地层学原理在火山地层的适用性简述8 2.4 小结11 3 火山地层时空属性13 3.1 火山地层时间属性13 3.2 火山地层空间属性16 3.3 小结18 4 火山地层界面系统19 4.1 界面的厘定19 4.2 界面的定义、特征和实例23 4.3 火山地层界面识别标志30 4.4 小结31 5 火山地层单元32 5.1 火山地层单元的单位厘定32 5.2 火山地层单元特征40 5.3 小结60 6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组合特征61 6.1 储集空间类型61 6.2 储集空间组合特征66 6.3 孔缝单元特征66 6.4 小结71 7 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的关系72 7.1 典型井区特征72 7.2 各盆地钻井揭示特征76 7.3 界面对储层分布的控制机理78 7.4 界面控储及勘探意义81 7.5 小结82 8 地层单元与储层的关系83 8.1 熔岩流的储层分布模式83 8.2 熔岩穹丘的储层分布模式98 8.3 岩脉的储层分布模式105 8.4 沉火山碎屑堆积单元的储层分布模式120 8.5 小结126 9 高精度火山地层格架研究实例129 9.1 长白山新生代火山地层格架及对盆地研究的启示129 9.2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QS气田白垩系营城组高精度地层格架133 9.3 新西兰中新统科拉火山高精度地层格架140 9.4 亚地震精度的火山地层格架150 9.5 小结163 10 基于火山地层要素的地震相解释和储层预测164 10.1 地震相解释164 10.2 地层结构对波阻抗反演的约束175 10.3 小结181 参考文献182 词目汉语拼音索引200 英文摘要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