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炼狱(1938-1946息烽集中营)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何建明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史料、历史细节、幸存革命者采访等多维度,描绘了在息烽集中营这一魔窟中坚持抗争的共产党员及爱国人士人物群像。在集中营非人的环境、敌人残暴的手段面前,韩子栋、马寅初等人不屈不挠,展现了不怕死的斗争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和信念;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软化方式,罗世文、车耀先等人成立秘密党支部,形成了狱中对敌的坚强“堡垒”,巧妙而机智地与敌人斗争,成为和党失去联系的党员以及难友们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展现了在敌人软硬攻势下,在迫害与反迫害、软化与反软化的斗争中,都始终坚持初心、积极抗争、永不叛党的共产党员形象。 作者简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 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代表作有《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生命第一》《为了弱者的尊严》《我的天堂》《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等。 目录 第一章 集中营里的神秘“囚犯” 第二章 “特务城” 第三章 披着羊皮的魔窟 第四章 你?我?—“亲爱的同志!” 第五章 秘密支部 第六章 智胜心战 第七章 奋争出的自由与尊严 第八章 “阵地”之战 第九章 紫红的息烽“石榴花” 第十章 巧摆“龙门阵” 第十一章 “小萝卜头”一家 第十二章 将军顶天立地 第十三章 逃脱魔窟 第十四章 喋血红岩 后记 导语 本书是著名作家何建明继《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革命者》《雨花台》之后,又一部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实力作。 作品以位于贵阳息烽县的息烽集中营为叙述主体,通过详实的史料、实地走访的真实感触、对幸存革命者的深度采访等,讲述了曾关押在此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感人故事,深情歌颂了他们为了胜利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息烽集中营曾关押过黄显声、罗世文、许晓轩、张露萍,也是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的主要关押地点。抗战期间,这里是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作品对国民党这座著名的集中营的来龙去脉也进行了首次真实披露,特别的是,作者耗费大量心力,挖掘到关于息烽集中营成立的独家历史资料,为本书的真实性、权威性又增添了有力证明。 后记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特殊 的机遇。我写了一辈子报告 文学,也算是冲到了中国报 告文学的顶峰位置——3次 获得鲁迅文学奖,6次获得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 次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 好书”等奖项,以及是首位 获得俄罗斯国家图书奖的中 国作家能证明。然而没有想 到的是,作为在40多年前我 第一篇报告文学的诞生地的 贵州,这些年来我竟然一直 与它有着文学创作上“撕”不 断的联系,写了关于黄大发 、毕节脱贫攻坚战和少年英 雄袁咨桐等内容的书。这回 《炼狱》又是一次令我难忘 的创作历程,因为我书写的 这部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特 殊之地所经历的忠诚与信仰 的考验的作品,远远超越了 过去曾经听说和写过的一些 经典性的革命烈士作品。国 民党设立的息烽集中营,是 个与臭名昭著的希特勒法西 斯集中营在本质上没有多大 区别的魔窟,共产党和革命 者在这里用生命和肉体炼就 的钢铁意志和传奇故事,塑 造近几年一直在我眼前浮现 的具有史诗意义的英雄群像 。 以前我们一直崇拜的“红 岩烈士”群体,我也在10多 年前写过的一部颇有影响的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 真实的红岩》中记录过。从 那时开始,我才知道其实绝 大多数“红岩英烈”是在息烽 监狱磨炼出来的,最后因为 戴笠死了后,国民党军统撤 销,才把息烽集中营里的那 些共产党“要犯”押解到了重 庆,后又恰逢重庆解放,残 忍的国民党将其杀害……由 此引出了“红岩”故事与“红 岩精神”。历史其实是这样 的:息烽集中营才是多数“ 红岩”烈士们英雄事迹的发 源地和磨就地,是“红岩精 神”的主要诞生地。 创作《忠诚与背叛—告 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到这 部《炼狱》,使我比一般人 都了解这两个革命烈士殉难 地的相互联系与承传的关系 。 息烽集中营(亦称“息烽 监狱”),从设立到撤销, 前后长达8年,其间监狱里 被关押的“犯人”多达千人以 上,他们中许多人被国民党 特务和看守们折磨死后,至 今不知其名其姓,而我们现 在所知的这些书中的人物, 也仅是整个关押共产党和革 命者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就 是这一小部分人的辉煌事迹 ,也足以让我们的灵魂和精 神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们用 自己对党的绝对忠诚经受了 敌人设下的各种考验,最终 呈现的是共产党人和革命者 在信仰与忠诚上的绝唱。这 样的绝唱,异常壮丽,光芒 四射,必将永恒地驻留在人 间…… 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 是作为一名作家和老共产党 员所受的又一次精神与灵魂 的洗礼。相信广大读者通过 对这部书的阅读,同样会有 这样的收获。 我要特别感谢贵州省委 、贵阳市委给予了我这个感 受“炼狱”的机会。诚挚感谢 贵阳市、息烽县党史专家们 的帮助支持,特别是贵阳市 委宣传部孙绍雪、戴建伟、 邓谦、陈诚、胡杰等自始至 终地帮助协调指导,息烽县 文化馆原馆长黎昌念和烈士 纪念馆张伟娟、袁萍,文联 朱登麟、党史办敖雪等同志 具体而周到的帮助。作家出 版社和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社 长、总编及责任编辑田小爽 、汪琨禹,他们的帮助支持 更使这本书能够完美地出版 。在此一并深深地感谢他们 。 最需要感谢的是贵州这 块红色而美丽的大地,更需 要致敬的是牺牲在这片土地 上的那些烈士…… 2023年国庆于北京 精彩页 “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蒋介石心里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 是啊,如何收拾这些背叛他老蒋、背叛国民党的“内奸”和“没良心”的人,这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时不时在琢磨的一件心头之事。 回到南京之后的蒋介石憋了一肚子火,要一一“整治”,其中包括他在西安被“软禁”之时,想假借“惩罚”张学良等东北军和西北军将领,主谋要实施“轰炸”计划的“笑面虎”何应钦。“他哪是想救我,是想趁机炸死我而取代之!”蒋介石想起这事就怒不可遏,恨何应钦之流恨得牙齿“咯咯”响,可又一时找不到机会。何应钦说了:如果不是我大兵压境,张学良会轻易放你离开西安吗?我要向总裁你和国民政府负责呀!“好好,你的好心全领会到了!”蒋介石又气又不便发作,毕竟他在西安被“软禁”期间,南京是一片乱象。 还有一件事也让蒋介石看透了人情世故: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蒋介卿,大蒋介石10岁。蒋父死得早,当时蒋介石只有8岁,其父死后,蒋家分家,身为三房太太的蒋介石的生母带着8岁的儿子日子过得艰难,不像大房家带蒋介卿那样自在。然而蒋介石后来出息了,当上了国民政府的总统。于是他哥蒋介卿就通过“好用不吹”的这层关系,在浙江海关谋了一职,官虽不大,但凭借弟弟的头衔,这位很会捞钱的哥哥的腰包里可没少装油水。蒋介石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蒋介卿正过着逍遥的好日子,突然传来“西安事变”的消息。蒋介卿一听,吓得心脏病发作,死了。若平时,“总统”家办丧事,那个排场要十分讲究,出份子的人多了去了。但这回蒋介石的亲哥哥死了,南京方面竟然没有出面操办,甚至直接封锁消息,连蒋介石也不知道自己的哥哥已经死了。等他回到南京10天后,因为无意间说起蒋家的事,蒋介石才知自己的哥哥已去世10天,尸体还停放在家里没人处理。 “娘希匹,我还没死,他们就这么对待我家啊?真要到了我归西后,他们还不个个想掘我祖坟啊?娘希匹,这帮良心被狗吃掉的王八蛋!”蒋介石真火了,直骂了半天。 后来,蒋介石亲自回老家溪口主持了哥哥的丧事,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冯玉祥、阎锡山、何应钦等要员均到溪口吊唁。 事情一结束,蒋介石就宣布:把张学良给我关起来! “达令,你不是答应不动汉卿的吗?”宋美龄知道后,立即找到蒋介石想讨个说法。谁知蒋介石回答道:“我拿他怎么着了?他不还活得好好的嘛!他在西安就是想弄死我,我现在留他一条命,难道不是给你面子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宋美龄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因为日本侵略之举步步进逼,“西安事变”时蒋介石不管真心还是假心,他亲口答应的抗日“六条”已经是全国上下都知道的事,所以蒋介石要管的事实在太多,其中包括做好在上海跟日本人决一死战的准备,而一旦战败,首都南京岌岌可危等问题,让蒋介石焦头烂额。更让他内心愤恨难忍的,是看到国民党内背叛他以及背叛国民党政府的人和事层出不穷,而有些人一旦公开处理又会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干扰”,蒋介石苦思冥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干这事的“行家”戴笠。 浙江江山老乡戴笠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老蒋的得力杀手,凡是蒋介石难弄的人,他出面一弄就“弄明白”了,只有那些人掉了脑袋,蒋介石才能没了心头之患。 P7-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