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费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作为科学家,费曼坚持质疑精神,追求真理,对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生活中的他自由洒脱,爱开玩笑,为世人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本书通过众多珍藏的信件、档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细节讲述了费曼的传奇人生与科学思想,带领我们走进这位科学大师的生活,窥见他卓越的科学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本书适合对费曼生平以及物理学、科学史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费曼传(天才的人生与思想世界格雷克作品集)/图灵新知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詹姆斯·格雷克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理查德·费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作为科学家,费曼坚持质疑精神,追求真理,对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生活中的他自由洒脱,爱开玩笑,为世人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本书通过众多珍藏的信件、档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细节讲述了费曼的传奇人生与科学思想,带领我们走进这位科学大师的生活,窥见他卓越的科学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本书适合对费曼生平以及物理学、科学史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詹姆斯·格雷克,美国科普作家。1987年,他的首部作品《混沌》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决赛,并成为畅销书,使得“混沌”、“蝴蝶效应”的说法家喻户晓。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费曼传》(1992)、《越来越快》(1999)、《牛顿传》(2003)等书。他的上一部书《信息简史》(2011)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美国笔会爱德华·威尔逊科普文学奖、英国笔会赫塞尔一蒂尔特曼奖(简体中文版荣获2014年第九属文津图书奖),并成为国陌牲畅销书。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种语言。 目录 序言 第1章 法洛克威 第2章 麻省理工学院 第3章 普林斯顿大学 第4章 洛斯阿拉莫斯 第5章 康奈尔大学 第6章 加州理工学院 尾声 致谢 序言 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我 们总能逢凶化吉。这条充满 希望的信息从洛斯阿拉莫斯 的秘密世界传到了阿尔伯克 基的一家疗养院。 后来,恶魔折磨着原子 弹制造者们的内心。J.罗伯 特·奥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发表了演讲 ,袒露了他被阴影笼罩的心 灵,他因为自我毁灭的权力 被交给人类而感到不安,其 他物理学家也开始感受到这 一点。理查德·费曼 (Richard Feynman)比较 年轻,责任也不大,他感到 的悲伤更个人化。他觉得自 己拥有的知识让他变得孤独 ,与世隔绝。令他苦恼的是 ,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 对科学为他们备下的核灾难 毫无察觉。为什么还要建造 可以使用一个世纪的道路和 桥梁?如果知道了费曼所知 道的事,人们肯定就不会这 么做了。战争结束了,一个 新的科学时代开始了,而他 并不安心。有一段时间,费 曼几乎无法工作——每天白 天,他是康奈尔大学一个大 大咧咧、容易激动的教授, 晚上则在爱情中狂欢,从新 生聚会(女士们对这个动作 笨拙、自称原子弹科学家的 舞者敬而远之)到酒吧和风 月场。同时,当新同事们( 与他同龄的年轻物理学家和 数学家)初遇费曼,很快就 形成了对他的印象。弗里曼 ?戴森(Freeman Dyson, 也是一个正在崭露头角的奇 才)给他在英国的父母的信 中这样描述费曼:“一半是 天才,一半是小丑。”费曼 给他的印象是狂热的美国人 ——无拘无束,浑身充满活 力。戴森过了一段时间才意 识到,他的新朋友多么痴迷 于钻研现代科学的基石。 1948年春天,27名物理 学家仍处在他们制造的原子 弹的阴影下,他们聚集在宾 夕法尼亚州北部波科诺山的 一家度假酒店,来面对原子 弹的危机。在奥本海默的帮 助下(他此刻比任何时候都 更像他们的精神领袖),他 们凑足了一千多美元,以支 付他们的房间、火车票,以 及少量酒水的费用。在科学 史上,这些人是第一次也是 唯一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聚在 一起,没有任何仪式或宣传 。他们正沉浸在一种幻想中 ,即他们的工作可以保持为 一项小型的、个人的、学术 性的事业,对公众来说是不 可见的,就像十年前,丹麦 哥本哈根的一座小楼曾是他 们科学研究的中心。他们还 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成 功说服公众和军方,使物理 学研究成为一项高技术和高 费用的任务的。除了邀请少 数物理界精英以外,这次会 议不对外公开,亦没有记录 在案“。次年,这些人中的 大多数又聚了一次,用奥本 海默的旅行车拖来两块黑板 以及82个鸡尾酒杯和白兰地 酒杯,但到那时,物理学的 “现代史”已经真正开始了, 科学有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而这些顶尖物理学家再也不 会只为了工作而私下聚在一 起。 原子弹展现了物理学的 优越性。科学家们在其笔下 的抽象概念背后找到了足以 改变历史的关键。然而,在 战争结束后的冷静日子里, 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理论有 多么脆弱。他们认为量子力 学提供了一个粗糙的,也许 是暂时的,但至少可行的方 法来计算光和物质。然而, 当被追问起来,理论却给出 了错误的结果。它们不仅是 错误的,还是毫无意义的。 谁会喜欢这样一个理论:它 一开始利落地得出近似值, 但当科学家试图得出更精确 的结果时,却莫名其妙地瓦 解了?发明了量子物理学的 欧洲人尝试了他们所能想象 的一切来支撑这个理论,但 没有成功。 这些人怎么会知道呢? 电子的质量?这有待商榷: 匆匆一瞥,给出了一个合理 的数字,仔细一看却是无限 大一一简直一派胡言。质量 的概念本身是不确定的:质 量不完全是物质,但也不完 全是能量。费曼想到了一个 极端的观点。他有一本廉价 的橄榄绿色地址簿,主要记 着女人们的电话号码(注名 “美丽的舞者”或“在她的鼻 子不红时打电话”),他在 这本地址簿的最后一页写下 了形似日本俳句的内容: 原则, 你不能说A是由B构成的 , 反之亦然。 所有的质量都是相互作 用。 即使当量子物理学发挥 作用时,它在预测自然界的 行为的意义上,也留给科学 家们一片令人不舒服的空白 ,而他们对现实的描述应该 是这样的。其中一些人(虽 然费曼从未在此列)相信维 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的俏皮话:“ 方程了解一切。”他们没有 什么选择。这些科学家甚至 不知道如何去想象他们刚刚 成功分裂的原子。他们创造 了一种图景,然后又抛弃了 它:微小粒子围绕原子核旋 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 一样。现在,他们没有任何 东西可以取代这种图景。他 们可以在便笺本上写数字和 符号,但他们对符号背后的 物质的心理图景已沦为一个 模糊的未知数。 当波科诺会议开始时, 奥本海默已经达到了其荣誉 的顶峰,他作为原子弹项目 的英雄而崛起,尚未作为20 世纪50年代安全审查的反英 雄而倒下。他是会议的名义 主席,还有更多颇有成就的 物理学家也参与了本次会议 。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 ),量子理论之父,从他在 丹麦的研究所赶来;恩里科 ?费米(Enrico Fermi),核 链反应的创造者,从他在芝 导语 本书入围普利策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问津图书奖获得者詹姆斯·格雷克又一力作,讲述天才偶像、科学家费曼的教育和学习理念,值得一读再读的传记。 他是天才,更是众人难以企及的“魔法师”,总有新点子来解决难题; 他凭着一股“超能力”,在游戏的精神和探索的智慧之间自如穿梭; 令人目眩的人生经历、率真的态度、永不枯竭的热情,他是科学家们的偶像; …… 这就是费曼——好奇的大男孩、多情的爱人、诺贝尔奖得主、原子弹制造者、“挑战者号”事故调查委员、邦戈鼓手、开锁大师……他为20世纪的物理学开辟了一条非凡的道路。从顶级科学家到满怀好奇的大众,在他参与的每一件事和接触过的每一个人身上,费曼都留下了非凡的印记。 在格雷克的笔下,费曼的思想世界与他的人生一样精彩。这位天才留给世人的璀璨遗产不仅是知识的,更是思想的: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真正需要了解什么?我们该如何去了解?了解世界的意义何在? 书评(媒体评论) 一半是天才,一半是小 丑。 ——戴森 出色的理论家,最坚定 、最负责任和最热情的人, 头脑清晰的好老师。我认为 他是无价的。 ——奥本海默 传记中的明珠。 ——《华盛顿邮报》 精彩、详细。格雷克几 乎读了费曼的所有论文和书 信,与每个认识费曼的人交 谈,准确地记录了费曼对量 子力学的巨大贡献。 ——马丁·加德纳 数学家 、科普作家 里程碑之作。这本书是 对费曼全面而精湛的描绘, 成功地展现了科学界的价值 观和科学家的心境。 ——《纽约书评》 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曾 说:“格雷克的书描述了费 曼的天才一生,证明他自己 也是一位天才。”这可谓对 此书的最高评价。 ——迈克尔尼尔森 《深 入浅出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作者 非凡时代与非凡人物的 碰撞。作者精心选取费曼生 活中的大量细节,刻画了一 部物理学近代史。 ——卡尔·齐默 《病毒星 球》《演化的故事》作者 这本书清晰而不卑微, 准确而不挑剔,彻底而不迂 腐。费曼的个性体现在每一 个字中。令人惊讶的是,格 雷克甚至从未见过费曼本人 ,却写出了过去几十年来最 感人也最重要的科学家传记 之一。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 好书。 ——马克·L.谢尔顿 作家 、记者、文学评论家 精彩页 摆弄收音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孩子们早就忘记了打开柜千拿出久母的老旧收音机的乐趣。因态电子元件替代了收音机杂乱的内哪结构。以前,然可以拉批收音机里面的电线,通过真空管产生的橘色辉光学习无线电的知识。们是此时,那平只剩下缺少特征的预制芯片。老旧的电路被压缩到原来的千分之一甚至更小。通过在小硅片上进行微型刻划制造出的晶体管,海达了名易出故障的电子件。就这样,世界上少了一种学习科学的绝佳方式。 20世纪20年代,固态电子元件到来之前,人们可以找到电路,“看到”电子如何流动。收音机上有旋钮,就像控制电流流动的管线上的阀门。打开旋纽,就可以听到不寻常的嘶晰声,时隐时现。后来,据说物理学家分为两类,一类和化学器材打交道,另一类和收音机打交道。化学器材有它的魅力,但是对于理查德?费曼这样喜欢图表和地图的男孩子来说,只要他搞清楚电线,电阳、品休管、电容的符号,就能通过图纸自己理解收音机每个部分的功能。他自己组装过一台品休收音机,装上从杂货摊上找来的超大号耳机,藏在被子里一直听到睡着。有时候,他的父母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拿下他头上的耳机。大气条件合适的时候,费曼的收音机能接收到很远的信号,包括纽约州北部的斯克内克塔迪电台,甚至是得克萨斯州的韦科电台。费曼的收音机是接触式的。他可以滑动晶体上的导线来改变频道。即便如此,收音机也和带着齿轮的手表不一样。收音机已经摆脱了机械的世界。其奥秘是肉眼完全看不见的。收音机中的晶体静止不动,却能捕捉到来自以太的电磁波。 以太共实并不存在,电磁波不需要物质来承载。如果科学家想要借助水池里水波的起起落落来想象无线电波,他们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无线电波的传播不靠任何介质。在相对论的时代,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以太:爱因斯坦证明,如果以太存在,那么它相对于任何观测者来说都必须静止不动,而这些观测者彼此有着相对运动,因此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数学家赫尔曼,外尔(Hermann Weyl)在1918年,即费曼出生那年,写道:“看来,因为物理学家穷追不舍,以太最终把自己藏起来了。”那么,无线电波是靠着什么介质从纽约城区的半空中来到城市郊区费曼家小房子的二层卧室的呢?无论是什么,无线电波只是空间中每个区域分布着的众多振荡的一种。从物理上说,光波就是电磁波,只不过光的波长更短,疯狂地纵横交错;红外线,皮肤可以感受到它的热量;名字不好听的X射线;超高频的伽马射线,波长比原子的尺度还要小。所有这些都是同一种现象——电磁辐射的不同表现。空间已经充满了电磁波,入造的发射器让空间中的电磁波更密集了。支离破碎的人声,突发的咔嗒声,呼啸而过的无人机:奇怪的噪声彼此交错,更多的波在空间中掀起波浪。这些波都不在以太里,而是存在于一种更加抽象的介质中。这让物理学家犯了难。他们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只能给它简单地起个名字,这就是电磁场,简称为场。场其实是连续的表面或者空间,其中有某些量会发生变化。场不是物质,但它会晃动,会振动。物理学家发现,场振动的行为有时候很像粒子,但这就带来了更复杂的问题。如果场是粒子,它也一定会具备波的性质,能让像费曼这样的男孩子调节收音机,获得渴望的波长,接收到《影子》(Shadow)和《唐叔叔》(Uncle Don)等节目以及埃诺泡腾盐的广告。这种困境带来的科学上的麻烦令人费解,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科学家了解真相,而且他们大部分人说的是德语,不是英语。但是,那些在业余时间阅读报纸上的爱因斯坦故事的人,和那些喜欢折腾收音机的人,却早把其中的奥妙看透了。 P18-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