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列宁原著为文本依据,全面梳理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破解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遭遇人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之需的“瓶颈”问题提供重要指导。首先,立足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回答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如何产生的问题;其次,厘清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探索历程,回答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如何演进的问题;再次,从《列宁全集》中梳理出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价值、内在意蕴、基本条件、实现路径的具体论述,回答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何、有何的问题;最后,在对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从人的全面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尺度与人的尺度的辩证统一、结合新形势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四个方面探讨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启示。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一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发展阶段 (二)俄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 二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二)俄国民主主义者人的发展思想 第二章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探索历程 一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酝酿阶段(1893—1903年) (一)批判沙皇专制制度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二)基于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考察人的发展问题 (三)在与民粹派的论战中酝酿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二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阶段(1903—1917年) (一)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自由的全面发展”写入第一党纲 (二)宣传阐释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三)在革命斗争中初步阐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三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阶段(1917—1919年) (一)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写入第二党纲 (二)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对旧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 (三)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地方苏维埃国民教育局 (四)确立“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成员”的国民教育任务 四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成熟阶段(1919—1923年) (一)成立扫盲专门机构“全俄扫除文盲非常委员会 (二)在批判“左派”幼稚病中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三)在“政治遗嘱”中提出进行“文化革命”的主张 第三章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价值思想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尺度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 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优选目标 (一)的发展受制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远大理想 (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