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木间的智慧(民族植物学自然笔记)(精)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龙春林//刘思朝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很多植物具有利用价值,他们总结、积累了关于这些植物的知识,并且代代相传,汇集成了许多蕴藏丰富的传统植物学知识宝库。本书以西南地区十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依赖的植物资源为切入点,讲述了少数民族同胞关于各类植物资源认知、识别、命名、用法、保护、传承等方面的传统知识,以及他们在独特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淳朴的生态观和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故事和内容全部是基于龙春林教授及其团队在多年实地调查和研究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他们通过朴实无华的文笔和生动的田野写实让蕴藏在亿万父老乡亲中的聪明智慧得以充分释放、让创新力量实现涌流,呼吁和倡导更多有识之士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工作中来。
作者简介
龙春林,汉族,1964年生于湖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民族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植物文化、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民族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等职。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级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63项,发表论文428篇,出版著作25部。创新和发展了民族植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其观点和事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及新华网、科学网等均有报道。
目录
序言
上篇 民族植物学自然笔记
第一章
雄鹰背上“烤太阳”,我是彝族人
马缨花开迎客来
如此惊艳的地涌金莲,你们竟然拿来喂猪?
身价上涨的荞麦
第二章
中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
版纳黄瓜——黄瓜家族的大块头
基诺族的“民族之花”——杰波花
守住古茶树的家园
第三章
梯田里的哈尼人生
前程远大的“野蓝莓”
哈尼梯田间的冬瓜树
想靠植物驱蚊?跳蚤草告诉你:是真的!
第四章
世外桃源独龙江,太古之民独龙族
独龙竹子的历史与当下
保护中华蜜蜂的独龙智慧
种一棵董棕多有意义
第五章
看得见山,读得懂水——纳西族
鸡豆凉粉
青刺的秘密
老板,上一盘竹叶菜
第六章
爱吃花的傣族儿女
一起守护石梓花
“黑心树”真的黑心吗?
铁力木,一种会生长的“钢铁”
第七章
“蝴蝶妈妈”护佑苗族
三穗竹编——让民间工艺走出苗岭山寨
岜沙苗族的“我即树,树即我”
“咳速停”里的吉祥草
第八章
“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
农家品种——香禾糯
美酒中的植物秘密
侗族与杉木
第九章
“三月三”唱山歌的壮族
探秘壮族“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
江南卷柏的生命密码
植物的民间命名
第十章
长寿的代表——瑶族
端午药材市场
瑶族药浴植物记
白裤瑶与粘膏树的不解之缘
下篇 有趣的民族植物学
清明花
爽爽的贵州红红的辣椒
粽子说:“我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它是“猪饲料”?不不不,它更适合给人吃
原来爱丽丝梦游仙境真的存在
格桑花开卓玛归来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裸子植物
后记
序言
我相信,科学普及很有
威力,它能改变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
面貌;它也是促进科学发
展和创新的推动力,影响
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国运。
以我之见,我国必须更加
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吸收
更多科学家参与科学普及
,壮大科学普及队伍,产
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普作品
。所以,看到龙春林教授
的这部民族植物学科普著
作,我是非常激动的,也
很高兴能为这样一部优秀
的科普书籍作序。
目前,科普的输出大概
能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知识的科普”,更多地着眼
于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尤
其是在发生一些突发或重
大事件后,马上就会出现
大量有效可靠的科学知识
,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
效果,满足公众对认识本
质,解决问题的迫切需求
。另外一种则是“价值的科
普”,即从“知识补课”转向“
价值引领”。这种方式虽然
不像“蹭热点”式的科普能够
博得大多数人的眼球,但
它是更进一步、更深层次
的普及,包含科学精神的
弘扬,科学思想的传播,
科学态度的培育,其作用
是长期且影响深远的。
诚然,传统的说教式科
普已经过时,运用公众易
于理解、接受和有趣的方
式进行科普,是当前科普
工作的主流。然而成功的
科普作品并非简单地告诉
人们科学是什么,还要解
释科学为什么。通俗来说
就是:与其送鱼给别人,
不如教会他怎样捕鱼。
在读完《花木间的智慧
:民族植物学自然笔记》
之后,我就觉得这是一本
值得向公众推荐的读物。
相较于容易书写、讲述的
科学知识来说,本书的每
一篇短文都在尝试着揭示
科学知识背后的东西,有
令人钦佩的科学精神,有
在人文与自然科学方法巧
妙碰撞下的学术火花,还
有贯穿于全书“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
理念。我认为这样的作品
为科普创作和科普宣传提
供了有益的探索和路径。
该书最大的亮点在于龙
春林教授选择西南地区10
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和
生活实践中所依赖的植物
资源为切入点,讲述各族
同胞在独特自然环境中形
成的淳朴的生态观和充满
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这
些故事和内容全部是基于
龙春林教授及其团队在多
年实地调查和研究基础上
创作出来的。他们通过朴
实无华的文笔和生动的田
野写实让蕴藏在亿万父老
乡亲中的聪明智慧得以充
分释放、让创新力量实现
涌流。就像在纳西族篇章
中的“鸡豆凉粉”,去过丽江
旅游的朋友应当都品尝过
这种颇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当你不知道食物的原料
和它的产地的时候,大家
品尝的只是旅游的热闹。
但当你从书中看到,在多
为沙质土壤、土地贫瘠、
保水能力差的白沙乡,只
有鸡豆能在这里闯出一片
天地的时候,美食便成了“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
其养以成”的情怀。
“原来,植物学也如此有
趣!”我相信读者们看过本
书后会发出如此感慨。其
中的奥秘,就是把植物学
知识和民族文化有机联系
起来,挖掘出植物背后的
文化故事,并且用公众易
于接受的生动而有趣的方
式进行科学普及。
2013年,我以中国植物
学会理事长的身份接受《
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时
曾说:“我国在认识和使用
植物方面有着漫长的历史
,以植物为载体的文化元
素和文化事件浩如烟海,
不可胜计,挖掘植物背后
的文化故事,也是未来植
物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
一。”2017年在深圳召开的
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
,发布了指导植物科学发
展的纲领性文件《植物科
学深圳宣言》,在该宣言
提出的7个优先领域中,其
中第6个领域是“对于与植物
和自然相关的乡土风情和
历史传统,我们要加以评
估、记载和保护”,第7个领
域为“让公众和植物科学形
成合力,鼓励更广泛的公
众参与、创新性教育和科
学普及”,这本读物在这些
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信能影响更多的读者。
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研
究令人神往,弘扬科学精
神的科普宣传值得大力支
持。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
护重大工程、大力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践行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共
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伟大
征程中,我们更加需要关
注自然、保护植物、挖掘
植物背后的文化,让广大
公众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
蕴含的植物知识、各民族
同胞讲述的植物故事,这
就是我强烈推荐本书的理
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