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彝人论彝(语言文化认同)/人类学新视野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巫达
出版社 中西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巫达教授多年来研究语言、文化与人类学的精华作品,共计15篇论文。身为彝族人,巫达教授从彝语出发来探讨彝族文化,其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涉及语音、词源、语法、口语,含大量表格以及彝文、语法结构、汉语的对照分析,文化方面的研究涉及彝族的历史、地理、考古等方面,人类学方面主要探讨了彝族及相关族群的民族和文化认同等。全书视角多元,内容扎实,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相结合。本书是作者对彝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一次总结性回顾,是一部关于彝族的人类学重要研究论集。
作者简介
巫达,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德国马普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高级研究伙伴,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语言学系访问学者。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工作。出版《彝语语法(诺苏话)》(与陈康合著)、《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四川尔苏人的民族志研究》等专著,在《民族研究》《民族语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北民族研究》以及Asian Anthropology, 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等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目录
自序
凉山彝语动词的种类及其标记
凉山彝语的话题及其标记
凉山彝语的重叠研究
彝语t系声母考
凉山彝语骈俪词调律探讨
彝语动物名词“性”的表达方式
凉山彝语田坝土语古词拾零
汉彝“团结话”的语言学特征
试论彝字在彝语古音构拟中的作用
从历史语言学探讨古西南丝绸之路沿线族群互动与融合
从语言人类学探讨三星堆文化的源流
彝族先民数千年前已种植稻米的语言学考古学证据
凉山彝语亲属称谓的序数词素及其民族学意义
语言文字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
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
序言
我本科是语言学专业
,做过语言学博士后研究
工作,在海外做过语言学
访问学者。但由于我在香
港中文大学所获的是人类
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因此
,目前在中央民族大学民
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从事的
是跟人类学、民族学相关
的教学科研工作,所带的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都是民族学专业的,没有
带语言学专业的学生,但
我一直有很深的语言学情
结,值此小书出版之际记
录下来,以使读者了解我
的语言学学术训练和学术
研究背景。
1985年9月1日,我从
一个偏远山区来到了全国
人民都向往的首都北京,
进入了中央民族学院。我
的专业是语言学专业,这
是中央民族学院首次开设
的专业。学校非常重视这
个专业,配备了当时最强
的教师队伍。这些老师现
在提起来都是响当当的语
言学家,例如戴庆厦老师
、陈其光老师、倪大白老
师、黄布凡老师、胡坦老
师、罗安源老师、但国干
老师、史有为老师……著
名语言学家马学良先生是
系主任,不久由戴庆厦老
师任代理系主任。这些任
课老师刚在“文革”中耽误
了十年时间,都有一股把
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的劲头
,都有想把自己的知识无
私地、尽快地传授给学生
的想法。每个老师都非常
认真负责,对我们非常严
格也非常尽心。在这样的
环境下,我们学生也充分
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的殷切
期望,很快高度认同自己
的专业。我们第一届语言
学班一共26名同学,都会
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或方言
。大家团结友爱,在学习
过程中相互学习对方的语
言。第一学期语音学课学
习了国际音标之后,第一
个寒假回家,在春节的时
候相互发明信片时,甚至
可以用国际音标书写收信
人语言的祝福语发给对方
。学习语言学的过程,是
一个充分了解语言文化多
样性的过程,是一个相互
尊重对方语言文化的过程
。按照当下的话语来说,
这是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过程。和我一
样,同学们都非常感激中
央民族学院给了我们认识
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窗口,
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国家对
我们的期望。同学们学习
非常刻苦,在当时流行歌
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里
“光荣属于我们八十年代
的新一代”的歌声鼓舞下
,憧憬着将来用语言学知
识更好地回报国家、回报
社会。
1989年,我被分配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
所(现民族学与人类学研
究所)语言研究室彝语研
究组工作。我去报到的时
候,彝语研究专家陈士林
先生已经退休,研究彝语
的在职老师有陈康、武自
立、纪嘉发三位。当时中
国社会科学院实行“带培
制度”——刚入所的新人
由一位资深老师指导培养
。所里给我安排了陈康老
师做带培导师。陈康老师
是上海人,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之后培养起来的
研究彝语的专家之一。他
大学专业就是彝语,会说
流利的凉山彝语。据陈老
师介绍,当年选拔汉族学
生学习彝语的时候,是考
虑到上海话里有半浊音,
发音接近清浊对立很严整
的凉山彝语,因此,当时
跟他一样有好几位上海的
学生被介绍去学习彝语。
陈老师学习彝语很刻苦。
据他介绍,他们去凉山彝
族村寨住了一年多时间,
严格按照“三同”——同吃
、同住、同劳动的要求去
学习彝语。他说他有时候
会对着一棵树大声朗读彝
语句子,练得顺口一些之
后再去找彝族人对话核对
;在对话过程中如果发现
新的词汇或句子立刻记录
下来,继续反复练习直到
熟练掌握。陈老师的彝语
学得很扎实,平时对我的
指导也非常认真负责,让
我更加系统地学习了语言
学的语法知识。我们两个
合作出版的《彝语语法(
诺苏话)》(中央民族大
学出版社,1998年)就
是这个阶段的成果。陈老
师精于音韵学,用汉语音
韵学的理念研究彝语方言
,写了一系列关于古彝语
调类的论文,影响很大。
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
之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整
理当年陈士林先生领导进
行彝语方言土语普查时留
下的材料。当时,我的办
公室里有好几个酷似中药
店的中药柜的大型卡片柜
,卡片柜的每格放置一个
彝语方言或土语调查点的
词汇资料。此外,还有大
量的语法调查本。在整理
彝语方言材料的同时,在
陈康老师的指导下,我系
统阅读了汉语音韵学的知
识,发表了一些彝语音韵
学和方言比较方面的论文

2003年,香港中文大
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顾
阳教授申请到香港研究资
助局(RGC)项目,研究
中国境内的景颇语。顾教
授邀请景颇语的研究专家
戴庆厦教授去香港中文大
学合作研究。我当时已经
基本写完博士论文,准备
提交给香港中文大学研究
院申请毕业论文答辩。戴
庆厦老师是我本科时期的
老师,他积极推荐我加入
顾教授的研究团队。因此
,我成了顾阳教授项目里
的副研究员。2004年,
我的博士论文答辩通过之
后,顾阳教授聘请我做了
博士后研究员。
顾阳教授在美国康奈
尔大学获得语言学硕士和
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
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
院院长、学勤书院院长。
她的导师是著名语言学家
黄正德(C.T.James
Huang,现任美国哈佛大
学语言学系教授,语言学
系研究生部主任并代理系
主任)。黄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