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宁波历代饮食诗歌类编注释(共5册)/宁波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套书全面收录历代宁波本土诗人所写的饮食诗和外籍诗人吟诵宁波饮食的诗歌,共计4000余首,分为五册。采用“类分、时叙”的体例编排,以食材食料为主要线索,分若干篇,篇下再分若干小类。五个分册名分别为:第一册《总写、主食、禽畜虫兽篇》;第二册《水产篇》;第三册《蔬菜篇》;第四册《肴馔、调味、花粉花卉、瓜果篇》;第五册《饮料、宴会、节令、养生篇》。所选诗歌标注原始出处,撰写作者简介,辅以注释考证,全书末尾附作者索引,便于读者查阅、研究。本套书录诗丰富,举凡宁波饮食相关内容,无不涉及。包括原料的生产、采购、储存,食品的烹制、装盘,用餐的体验、情趣,以及饮食的节令风俗等,既有知识性,又兼工具性,适合饮食文化和诗歌文学爱好者阅读观览,也便于专业研究者按图索骥、探赜钩深。同时,本套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于展示宁波文人雅致、传播地方文化大有裨益。
目录
第一册《总写 主食 禽畜虫兽》
总写篇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十首(选二)/(宋)舒宣
童丱须知·膳羞八篇(选四)/(宋)史浩
余姚饭/(宋)陈造
辟戴帅初食长斋/(宋)陈著
秋日山居好(十首选三)/(宋)舒岳祥
村庄杂诗(十首选一)/(元)戴表元
淡食/(元)任士林
宁海道中早行/(元)徐孝基
【中吕】卖花声·夏/(元)张可久
【南吕】一枝花·夏景/(元)张可久
【南吕】一枝花·秋景(节选)/(元)张可久
【双调】沉醉东风·江村即事/(明)汤式
【双调】湘妃引·送友归家乡/(明)汤式
【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秋(节选)/(明)汤式
【双调】庆东原·田家乐(四首选一)/(明)汤式
宁波杂咏(选一)/(明)杨守陈
吕钟源味淡诗卷/(明)张琦
宁海道中即事(节选)/(明)许赞
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选一)/(明)沈明臣
河间郡南阻潦,纡道宿东蔡作/(明)王嗣爽
追和宋舒龙图《明州杂诗》原韵(十首选一)/(明)陆宝
鄞俗记事五十韵(节选)/(明)陆宝
冬日雨中农半见过共饭(二首选一)/(明)陆宝
云南/(明)陆宝
金溪竹枝词(四首选二)/(明)邬钊明
大雷访汪幼海(二首选一)/(清)谢三宾
村居初夏/(清)谢三宾
登稼/(清)高斗枢
园竖/(清)周容
季秋田家杂兴/(清)宗谊
六自诗和唯一周先生韵·自炊/(清)陆宇燥
东市买鱼归/(清)李邺嗣
春日怀柳西别业/(清)李文靖
秋日山庄/(清)戴昆梗
偶忆/(清)左岘
尝新/(清)洪图光
桃源(选一章)/(清)臧麟炳
观获(二首选一)/(清)谢师昌
勉儿归浙,示以卜居之处/(清)柴梦楫
田家词/(清)俞天授
有同余话乡里食物之美者,走笔纪实(进退格)/(清)徐嵩高
象山杂咏(选一)/(清)倪象占
……
第二册《水产》
第三册《蔬菜》
第四册《肴馔 调味 花粉花卉 瓜果》
第五册《饮料 宴会 节令 养生》
序言
民以食为天,诚如南
宋宁海诗人舒岳祥所说:
“人生何所事,口腹最相
关。”不管在哪个时代,
饮食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
问题。在探索、认识和利
用大自然的进程中,人类
在饮食上投入了无限的精
力,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
饮食文化。
自古以来,食物都是
文学的重要取材对象。饮
食文学自古就存在。中国
古代涉及饮食的诗歌比比
皆是,在《诗经》中就可
见到不少,此后饮食成为
不同阶层的作家们的公共
话题,“味”因此成为中国
文学的基本素材。我国的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
饮食文学”概念的正式提
出,乃是21世纪的产物。
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
们将视野进一步转移到饮
食的消费知识、文化符号
和审美上,在这一背景下
提出“饮食文学”的概念,
自是历史的必然。那么什
么是“饮食文学”呢?董再
琴曾提出:“如果作者创
作的着眼点是放在饮食内
容的表达上,或以饮食为
中心而构思作品,那么,
即便文中没有‘饮食’一词
的使用,也应归于饮食文
学类的范畴。”董氏同时
承认古代饮食文学“以篇
幅短小的诗词赋类居多,
并且往往体现在其中的一
两句或数句中。……中国
历代的饮食类书写文字绝
大多数即以这样的状态和
形式存在着,只有少数的
饮食书写文字可以完整的
篇幅呈现,这也是中国饮
食文学的主要存在形式之
一”。正因为如此,笔者
将一切与饮食活动有关的
文学作品都纳入饮食文学
的视野中,从广义上着眼
,来选录宁波古代的饮食
诗歌。将饮食文学视作烹
饪文学,或等同于美食文
学,这恐怕是现代人的一
大误解。查阅词典,“饮
食”一词的含义,除了吃
喝,还可指饮料和食品,
因此吟咏食物的诗,自不
能排斥在饮食文学范围之
外。如清人鲍淦《海鲜杂
诗,随兴及之,不计挂漏
·虫族》,虽题为“海鲜诗
”,但“虫族”诗写的是其
生物特征,实无一句写到
吃。依传统分类,这首诗
应归为咏物诗,但作者鲍
淦显然是以食者的身份来
书写的,故自定为“海鲜
诗”。事实上,今人的几
种饮食诗歌选本都选录了
这种传统上称为咏物诗的
作品。专著如王利华《中
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
,虽名为饮食文化,却离
不开农史,故其所洒笔墨
亦远溢于狭义的饮食范围
之外。因此,审视古代的
饮食文学作品,我们不能
一味地把眼睛盯在餐桌上
,把美食当作一切,而应
将涉食的作品尽可能地包
容进来,组成一个五光十
色的饮食世界,玩味其饮
食之外的诗旨。以笔者之
见,饮食诗歌的最大意义
,往往不在厨房餐桌之内
,而在于厨房餐桌之外。
如古人咏鱼,意常不在吃
,而更愿意洒笔墨于吃之
外的情趣,或展现其独特
的文化意蕴。像苏轼《惠
崇春江晚景》这一类的涉
食诗作,古人没有将其当
作饮食诗歌来看待,但这
并不妨碍现代人选择饮食
的视角进行观照。理解了
这一点,我们再看古人的
饮食诗歌,或许会有“拓
开眼界倍怡神”的新感受

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学
,以诗词最多,也最具美
学价值。逯耀东指出:“
谈饮食文学,我还是从历
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在儒家的价值体系里首先
注意饮食,但却不让人民
吃饱。因为吃饱会生事,
吃不饱又会造反,让老百
姓有得吃,不饿死就行了
。所以在正史里关于饮食
的资料不多,饮食材料很
多存于文学作品中。在文
学作品里有很多描绘不同
时代的饮食生活,包括蔬
果、茶酒与饮食习惯或饮
食行业的经营。透过这些
文学作品,可以了解饮食
在社会变迁中的影响。”
但宋代以前的诗歌中,食
事并没有充分凸显出来,
往往只是诗人抒发思想感
情的手段和工具,或点缀
,或衬托,大多采用比兴
手法。到了宋代,当世俗
化的生活观念引领文坛潮
流时,诗人才真正将饮食
直接作为审美对象予以表
现,不惜以浓墨重彩铺陈
其事,使之具有了独立的
审美价值。宋人在饮食诗
创作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
献,可惜古代诗人并没有
循此路径,发展出具有独
立品格的饮食文学的创作
类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
因,在于诗人以琐碎平常
的生活题材入诗时,很容
易堕入凡庸无趣的境地。
故古代的饮食文学从来都
处在“寄人篱下”的尴尬境
地,一直无法自立门户,
饮食大概只能充任文学史
上的“佐料”角色,即便是
以饮食为主题的作品,也
是应景之作居多,浅薄无
聊者并不少见,除了苏轼
、陆游等大家,除了酒和
茶两大题材,鲜有人肯下
大力气进行创作。因此,
从总体上看,古代饮食诗
歌的上乘之作不多,故在
《唐诗三百首》《千家诗
》之类的选本中,专门描
写饮食的作品难见一席之
地。尽管如此,历代以俗
为雅、脱俗为雅的饮食诗
佳作还是层出不穷,古代
诗歌题材类型学研究中不
可缺此一席。
……
要想全面了解,不知
要费却多少翻检之功。波
饮食诗歌的汇辑编纂殊为
不易,更遑论对其进行分
析研究了。当代人编纂的
历代饮食诗选,较有代表
性的如王云编著的《食苑
诗赋》,收录历代名人所
作有关饮食诗词2500余
首,但四明籍作者仅录15
首,非但不成比例,且如
选录的林逋《山园小梅》
之类,赏的是梅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