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托气象数据定量分析城镇雨水资源利用潜力,总结建筑就地、即时、高效利用雨水资源的理论、设计方法与通用技术,完善建筑的生态功能,以城镇中量大面广的建筑主动调控雨水,以点带面减弱和消弭干旱、洪涝等多重灾害影响。本书分析建筑雨水利用相关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联动机制,针对西北地区城镇干旱、雨水年际分配不均,易发生洪涝、泥石流等灾害的自然条件,提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城镇建筑屋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确证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城镇建筑屋顶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书对于城镇雨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水生态危机的缓解、城镇雨洪安全、洪涝风险控制、建筑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持续利用雨水资源的建筑必将为该地区建筑-生态-社会协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理论支撑、可选路径与项目示范。
随着我国建筑相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资源高效利用日益成为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与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工作的重点,本书中贯穿始终的建筑学专业研究方法是建筑院系本、硕、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本书可为国内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与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