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词体的唐宋之辨研究
分类
作者 符继成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探讨了自盛唐至清末民初的时段内,在词这种文体的创作与理论中存在的与古典诗歌领域类似的唐宋之辨问题。本书认为,词与诗一样,在唐宋文化转型的影响下,形成了“唐音”与“宋调”两种不同的审美范式。词中的“唐音范式”奠基于晚唐西蜀的花间词人,在南唐及北宋进一步演变至成熟;词中的“宋调范式”由柳永发端,在北宋后期分化为革新性质的“东坡范式”与改良性质的“清真范式”,这两种“宋调范式”在南宋的辛弃疾与姜夔手中臻于完备,并各自成派。后来词史的理论与创作,基本上处于唐宋时期所确立的这几种审美范式的笼罩下,或“宗唐”,或“宗宋”,或兼容唐宋。本书运用大量相关材料,翔实、有力地论证和阐述了千余年中词体唐宋之辨的生成、演变与发展过程,构建了一部颇具特色的专题词史。
作者简介
符继成,湖南泸溪人。文学博士,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词学及文化研究。目前已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多项,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次。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从盛唐到北宋:词之“唐音”“宋调”审美范式的确立
第一节 以唐诗为词:词之“唐音”范式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从柳永到苏、周:词之“宋调”的生成及扩散
第二章 北宋后期到南宋:词体唐宋之辨的初步展开
第一节 北宋后期词坛:词论中的“唐音”崇拜与“宋调”主张
第二节 南宋前期词坛:“唐音”与“宋调”在接受中的三种趋向
第三节 南宋后期词坛:“唐音”“宋调”的融合与并存
第三章 金元明词坛:“宗宋”与“宗唐”派别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金元词坛:两种“宋调”,各成一宗
第二节 明代词坛:从多元并存到唐音独盛
第四章 清代前期词坛:“宗唐”余波与“宗宋”复兴
第一节 “废宋词而宗唐”——云间派拟古主义词论的清初反响
第二节 “为《兰畹》《金荃》树帜”——纳兰性德与顾贞观对“唐音”的推崇
第三节 “存词即所以存经存史”——阳羡词派的“宗宋”倾向
第四节 “小令宜师北宋,慢词宜师南宋”——浙西词派的“宗宋”主张
第五章 清代中期词坛:常州词派的唐宋观兴起
第一节 “温庭筠最高”——张惠言对“唐音”的重新阐释与尊奉
第二节 “还清真之浑化”——周济融合唐宋的词学理想
第六章 清代后期词坛:“宗唐”“宗宋”的融合与总结
第一节 “直溯风骚,出入唐宋”——常州词派后劲对“唐音”“宋调”的接受
第二节 苏轼复李白之古,晚唐五代乃变调——刘熙载的唐宋“正变论”
第三节妍秀、醇雅、豪宕缺一不可——谢章铤唐宋兼取的词体美学观
第四节 “境界说”与“重北宋轻南宋”论——王国维的尊唐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继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
题结项成果《词体的唐宋之
辨研究》书稿即将出版,请
我作序。序文之事,我向以
为难,唯恐耗神费力却评价
失当。但继成攻读硕士、博
士均在我门下,毕业后这些
年与我在学术方面也经常交
流,算得上知根知底,因此
对于他的请求,不仅不好推
托,而且自觉也确实可以说
上几句。
继成此著,立论的核心
在于他认为所谓“唐词”“宋
词”,与“唐诗”“宋诗”一样
,不仅是朝代之别,而且有
体格性分之殊,亦即形成了
两种不同的审美范式。此论
并非他的首创。在明清人的
词论中,已有“唐音”“宋调”
“宗唐”“宗宋”的说法。近人
邵祖平在《词心笺评》中评
姜夔词时曾用“唐调”“宋腔”
来描述词史演变,谓“白石
以前诸家之词,不归于秾丽
,即依于醇肆;以风韵胜也
!白石老仙之作,则矫秾丽
为清空,变醇肆为疏隽;以
意趣胜也!白石以前之作,
尚有唐调;白石以下之作,
纯为宋腔”。当代学者孙虹
在其专著《北宋词风嬗变与
文学思潮》中也明确提出词
有“唐音”“宋调”之别,并论
述了词中“宋调”的特点及其
在北宋从草创到完成的过程
。此外如肖鹏、房日晰等学
者均有论及。然而不可否认
的是,相较于词体的婉约、
豪放之争,学界目前对“词
分唐宋”这一论题仍未予以
充分重视。继成此著的出现
,对于推进该论题的探讨显
然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书稿
中,他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从
盛唐到清末民初这个时段内
,词之“唐音”与“宋调”两种
审美范式的生成、演变及接
受过程。他以词体的唐宋之
辨为主线,融词人、词作、
词论为一体,构建了一部别
开生面而又逻辑严谨的专题
词史,从一个新的视角呈现
了千余年中的诸多词学景观
,观照纷繁复杂的词学现象
、流派、理论、创作,提出
了许多颇具新意的见解。无
论是框架设定、材料运用、
观点提炼、例证分析还是文
字表达,均多有可圈可点之
精彩。
书中所论,有两个部分
的内容我觉得最为重要,也
颇能见出此著的学术价值。
其一是词之“唐音范式”与“
宋调范式”在唐宋时期的生
成与演变。王兆鹏先生在《
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唐
宋词史论》等著作中曾经提
出,唐宋词史上存在着“花
间”、“东坡”与“清真”三种
抒情范式,后来他又在与学
生合作的论文中补充了一种
“南唐范式”。继成在书中吸
收了王先生关于唐宋词抒情
范式的提法,并将其扩展为
对词之“唐音”“宋调”审美范
式的认识。他认为:词之“
唐音范式”发端于盛唐,形
成于晚唐西蜀的花间词人,
南唐到北宋出现了新的演变
,其总体特点是“以唐诗为
词”。“宋调范式”从柳永发
端,在北宋后期分化为以苏
轼为代表的“东坡范式”与以
周邦彦为代表的“清真范式”
。两者一为对“唐音”传统的
革新,“以宋诗为词”;一为
对“唐音”传统的改良,在维
护词体本色的同时融入宋型
文化的质素。这两种“宋调”
审美范式在南宋分别为辛弃
疾与姜夔等人继承、完善和
发扬,各自成派,词坛也全
面进入了“宋调”时代。总而
言之,他实际上是把唐宋词
坛的审美范式概括为一种“
唐音”(花间—南唐范式)
、两种“宋调”(东坡—稼轩
范式、清真—白石范式)。
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是符合
词史发展的实际状况的,尤
其是把清真、白石这一条线
串起来,视为“宋调”之一种
的看法,既有新意,也很贴
切,把握到了这一派词风在
文化本质上与苏、辛一派的
共性。其二是明清时期“宗
唐”“宗宋”派别的形成。论
及明清诗歌,“宗唐”派、“
宗宋”派的说法颇为常见,
那么,在明清时期的词史上
,是否也有“宗唐”派与“宗
宋”派呢?这个问题尽管已
有学者注意到,比如施蛰存
先生曾在《宋花间集·叙引
》中指出:“清人论词,严
别唐、宋”,但尚缺少进一
步的讨论。继成在书中从理
论、创作及词人群体等方面
详加论析,指出明末清初的
云间派、饮水词派及清代中
期的常州词派实为“宗唐”派
,清初的阳羡词派、浙西词
派均为“宗宋”派,清代中期
以后则以唐宋并尊互融为主
要趋势。这些论述虽未能将
相关材料一网打尽,但已得
其精要,言之有据,可以成
立。
诗、词、文等唐宋时期
主要文体的审美范式由“唐
型”到“宋型”的演变,其根
本原因是唐宋社会文化性质
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关于唐
宋文化转型之于文学的影响
,从提出宋代文化“近世”说
的内藤湖南到我的博士后导
师王水照先生、先师邓乔彬
先生等众多中外学者都有论
述,我自己所做的姜夔、辛
弃疾研究,也基本是在这一
框架下展开。继成此书以“
唐宋变革”为立论的基础,
从学理来说自然没有问题。
作为老师,见到弟子能传承
师门的学术理念并取得成果
,内心也很欣慰。但为学之
道,应当“苟日新,又日新
,日日新”,在古典文学这
片广阔的园地里,还有很多
新的课题等待有志有力者去
发现、去开拓。继成正当年
富力强,试勉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