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和他的六位亲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艾子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家共牺牲了六位亲人,分别是他的妻子杨开慧、两个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他们都是毛泽东的至亲,也是胸怀救国救民理想的革命志士。
本书详细记述了毛泽东的六位至亲,是如何在毛泽东的思想引领、精神鼓舞和行动带动下,投身革命、不畏艰辛、视死如归、流血牺牲的过程。歌颂了革命者胸怀天下、大公无私、大无畏的精神。
作者简介
张艾子,山东蓬莱人。早年曾在《南国早报》《赤峰日报》开辟随笔专栏,发表作品500余万字,出版文学作品多部。近年来,主要从事传记文学创作,先后出版《毛泽东五回韶山》《毛泽东三兄弟》《美丽与哀愁》等图书。
目录
引言
一、“最动人的一节”
二、一个革命的家庭
第一章 一个耐人寻味的“两党”家庭
第一节 韶峰·韶水·韶韵
第二节 一个耐人寻味的“两党”家庭
第三节 一桩毛泽东不承认的婚姻
第四节 走出乡关
第五节 毛泽民的美满初婚
第六节 毛家兄妹与父母的亲情
第二章 毁家革命
第一节 两次北京之行
第二节 炉旁夜话
第三节 毛泽民的艰难抉择
第四节 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
第三章 杨开慧,生死不作“俗人之举”
第一节 不作俗人之举的恋爱
第二节 爱的风波
第三节 并肩战斗
第四节 在板仓的日子里
第五节 狱中斗争
第六节 不能忘怀的纪念
第四章 投身工人运动
第一节 毛泽东,工人运动的领头人
第二节 毛泽民,工人贴心的“总经理”
第三节 毛泽覃首次出师,“锣”开得胜
第五章 献身农民运动
第一节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成立
第二节 风雨韶山起农潮
第三节 恩爱夫妻要离婚
第四节 唤起工农千百万
第五节 毛泽东,主持培养农民运动骨干
第六章 相逢又分手,毛家兄妹风雨兼程
第一节 毛泽民,奉命转入敌后
第二节 毛泽覃在广州结婚
第三节 毛泽东,“心潮逐浪高”
第四节 相聚又分手,毛家兄妹风雨兼程
第五节 毛泽东,要上山交绿林朋友
第七章 毛泽建:为有牺牲多壮志
第一节 秋菊傲霜175第二节投身革命
第三节 志同道合的爱情绝唱
第四节 壮烈而又凄婉的生死相依
第五节 烈士风范,长留人间
第八章 十里洋场的大老板
第一节 北伐时期的敌后尖兵
第二节 白色恐怖下,两度临危受命
第三节 毛泽民被捕
第四节 辗转京津
第五节 营救毛岸英三兄弟
第九章 井冈山的艰辛与欢欣
第一节 朋友袁文才
第二节 结缘贺子珍
第三节 井冈会师的信使
第四节 毛泽覃与贺怡的红色姻缘
第五节 三兄弟三妯娌大团圆
第六节 几多欢喜几多忧
第十章 别样英雄
第一节 去留心事都嫌重
第二节 别样英雄
第三节 长征路上的“扁担银行”
第四节 毛泽覃牺牲
第五节 “长征是宣言书”
第十一章 宝塔山下
第一节 家事与国事
第二节 全心抗日,毛泽民重返“十里洋场”
第三节 毛泽东与《论持久战》
第四节 一桩尴尬的婚姻
第十二章 天山雄鹰
第一节 与狼共舞的日子
第二节 特别的“审讯记录”
第三节 毛泽民被秘密杀害
第十三章 毛岸英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第一节 英雄的名字
第二节 历经磨难的童年
第三节 父子“两地书”
第四节 卫国战争中的“苏联红军中尉”
第五节 在“劳动大学”深造
第六节 爱情与婚姻
第七节 亲情与理智
第八节 岸英还乡
第九节 没有军功章的英雄
第十四章 毛泽覃未见面的儿子
第一节 苦难的童年
第二节 在韶山的日子
第三节 奔向延安
第四节 血洒东江口
第十五章 永远的亲情
第一节 “延安的鱼真大呀!”
第二节 “这个字由我来签吧”
第三节 鼓励刘松林再婚
第四节 六个失落的子女
第十六章 英雄的暮年
第一节 两次故园之行
第二节 三上庐山
第三节 重上井冈山
第四节 最后一次横渡长江
第五节 最后一眼橘子洲头
第六节 未了的心愿
后记
序言
这是一个革命的家庭,
坚贞不屈、无私无畏!“这
个可敬的家庭集中表现了中
国人民的智慧、义烈和敢于
降龙伏虎的无畏气概。由于
这一精神,我们亲爱的祖国
终于打退了侵略,摆脱了压
迫,扫灭了一切害人的精怪
,像巨灵一样地屹立在宇宙
之中。”
一、“最动人的一节”
1921年农历正月初八,
毛泽东风尘仆仆地从长沙赶
回了韶山冲上屋场。这个时
候,父母已经双双去世了,
只剩下大弟毛泽民和他的发
妻王淑兰孤单地守着冷清的
上屋场。这一天,是毛泽东
的母亲文七妹的生日,毛泽
东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到楠
竹坨父母的合葬墓前进行了
祭奠,以寄托他们兄妹的哀
思。
晚饭后,一家人围炉向
火,闲话家常。
这是一个寒冷的南方的
春夜。毛泽东和他的弟弟妹
妹们,围在火塘的四周,谈
论着家事,也谈论着国事。
据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后来
回忆,这是她“一生记忆中
,最动人的一节”。
王淑兰所说的“一生记忆
中,最动人的一节”,其实
一点儿也不夸张。就在这个
寒冷的春夜,在毛泽东的耐
心开导下,毛家兄妹们懂得
了“国乱民不安生”的道理,
他们下定决心“舍小家为大
家”,跟随大哥,走上一条
充满牺牲、充满艰难而又充
满希望、充满光明的道路。
那是一个特别具有纪念
意义的日子——1921年农历
正月初十,毛泽东身穿一件
长衫,夹着一把雨伞,迎着
初升的旭日,离开了韶山。
他的身后,跟着两个人,一
个是小弟毛泽覃,一个是堂
妹毛泽建。
一个星期后,毛泽民夫
妇也离开了韶山。
至此,毛泽东一家从农
村来到了城市。他们从山沟
沟里走出来,走上了求知、
救国和革命的道路,从思想
文化落后的农民变成了有新
文化、新思想的知识人,他
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觉悟越
来越高。
在毛泽东的直接影响下
,毛家兄妹完成了家与国的
高度融合,他们的家与国家
的命运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以后长期艰苦的革命斗
争中,毛泽民、毛泽覃、毛
泽建,都成长为中国革命的
坚强战士。
1925年和1927年,毛泽
东又先后两次回韶山领导和
考察农民运动。1927年毛
泽东离开韶山时,曾在父老
乡亲面前立下豪言壮语:三
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
就不回韶山。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
和他的战友们站到了天安门
城楼上。毛泽东用湖南口音
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
天成立了!
革命成功了。
革命成功了,但国家正
处在恢复建设时期,千疮百
孔,百废待兴,忙于国事的
毛泽东依然没有回韶山的机
会。直到1959年,在迎接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毛
泽东终于有了一个回家乡韶
山看看的机会。而这个机会
来自即将召开的“庐山会议”
(即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党中央和毛泽东拟考虑在全
党解决“左”倾错误的问题,
抓紧在有关省市进行调查研
究工作。
1959年6月25日傍晚,毛
泽东在副总理罗瑞卿、湖北
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和湖南
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人的
陪同下,回到了韶山。这是
毛泽东1927年离开韶山以
后的第一次故园之行,时隔
32年了。
毛泽东的这次故园之行
是短暂的,只有三天两夜。
毛泽东视察了韶山的农业生
产,拜祭了父母的合葬墓,
参观了上屋场旧居,邀请地
下党员、大革命时期的自卫
队员、烈士家属、老贫农以
及公社和大队的主要干部等
几十人召开了座谈会,并设
家宴请各位乡亲吃了一餐简
单的便饭。
在上屋场旧居,毛泽东
曾面对母亲的遗像,动情地
说:“母亲,你的儿子回来
了。”回首往事,毛泽东的
眼里噙满了泪水。
“要是现在,他们是不会
这样早逝的。”毛泽东为父
母刚过半百就去世深感痛惜
,他始终对父母亲怀有浓厚
的感情,并把这种亲情深藏
在心底。如今父母早已作古
,为了革命,弟弟和妹妹也
都牺牲了,一家人只剩下自
己,怎能不感慨万千!
夜已经很深了,习惯于
早起早睡的村民们都已经进
入了梦乡,毛泽东的房间依
然亮着灯光。为了中国的革
命事业,他已经整整32年没
回过韶山了。几十年的往事
一齐涌上毛泽东的心头,使
他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1927年后,从第二次国内
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人民
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不少
革命同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由他亲手建立的中共韶山
特别支部的第一批共产党员
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
毛新玫等都先后为革命流尽
了自己的鲜血。抗美援朝中
就有十几位韶山籍的指战员
捐躯友邦……在这些烈士中
,就有毛泽东的六位亲人。
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
并不缺乏安稳闲逸、升官发
财的机会,但他们视平庸苟
且、安富尊荣如粪土、似浮
云,毅然选择了枪林弹雨的
革命战场;
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
,有的只需发表一纸声明或
许下一个并不需要严格遵守
的诺言,便可保全生命,但
却没有一个屈膝变节;
他们虽然出生在不同年
代,有着各异的性格特征和
人生经历,但都做到了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
他们所受的苦难、折磨
,在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