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一群青年紧追下海潮,叩响了特区的窗扇。三十三年间,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用自己的脚丈量出了各自的人生。当钟声敲响,林中出现了两条“寻找”之路:一为舞剧系教授保健兰寻找姐姐离奇自杀的死亡真相之路,二为青年舞蹈家阮行于巅峰陨落后的寻找自我之路。
这是一个关于特区的故事,也是两代人对艺术渴念和理想追寻的血泪史,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的当代发展史。
这是一场蕉鹿之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蕉鹿/深圳文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武捷宇 |
出版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一九八九年,一群青年紧追下海潮,叩响了特区的窗扇。三十三年间,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用自己的脚丈量出了各自的人生。当钟声敲响,林中出现了两条“寻找”之路:一为舞剧系教授保健兰寻找姐姐离奇自杀的死亡真相之路,二为青年舞蹈家阮行于巅峰陨落后的寻找自我之路。 这是一个关于特区的故事,也是两代人对艺术渴念和理想追寻的血泪史,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的当代发展史。 这是一场蕉鹿之梦。 作者简介 武捷宇,青年作家、教师,香港浸会大学文学硕士,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十五日》,获评2022深圳读书月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小说榜“年度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第九届“深圳十大佳著”、首届梁晓声青年文学奖提名。曾荣获深圳市大型融媒体教育项目“作文英雄”大赛第一季年度总冠军等,另在《特区文学》《北方文学》晶报,深港书评》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数篇。 目录 上部 第一章 七寸 第二章 鹿眼 第三章 脏物 第四章 壶嘴 中部 第五章 狂响 第六章 封锁 第七章 纽带 第八章 洛神 下部 第九章 金表 第十章 玫瑰 第十一章 蜂鸟 第十二章 枝叶 尾声 附录 序言 《蕉鹿》这个题目,出 自《列子·周穆王篇》:“郑 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 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 ,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 。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 之处,遂以为梦焉。”故事 里的樵夫得到了一头鹿,覆 叶盖之,回头再寻时却糊涂 了,以为只是自己的梦境。 《红楼梦》第一回中,太虚 幻境有对联云:“假作真时 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说的正是同一个意思。在 我看来,人的一生也像是一 场舞台上下的蕉鹿之梦,真 真假假,镜花水月。所以不 必太执着于蕉叶底下到底有 没有那头鹿,即使毛玻璃一 直擦不干净,看不清楚,又 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母亲是客家人,广 东汉剧恰好是客家人的大戏 ,因为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喜 爱,我无意间接触到了这一 剧种。广东汉剧为广东省三 大剧种(粤剧、潮剧、汉剧 )之一,保留了中州古语为 道白,以“西皮”和“二黄”为 主要声腔,唱腔厚朴,唱词 典雅,令人耳目生新,是非 常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 ,实行了开垦荒地、整治水 利、减租减税等一系列休养 生息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 ,经济得到了恢复和繁荣, 加之开放海禁后,对外贸易 日益发达,皆为广东汉剧的 崛起提供了文化消费与传播 的必要条件。清康乾年间, “外江戏”流入粤东,后有以 汉调为声腔的分支于二十世 纪三十年代方形成广东汉剧 。 周恩来总理曾将其誉为“ 南国牡丹”,若追溯至“外江 戏”时期,这样一朵奇艳的 鲜花已经绽放了数百年,我 无比希望它能以更美的姿态 继续延长花期。 最开始,我只是凭着兴 趣,随意看了一些经典影视 录像,如《齐王求将》《蝴 蝶梦》《百里奚认妻》等; 后来,我开始翻阅资料,把 市面上能找到的专著、传记 、剧作选都找来细读;最后 ,我有幸得到拜访广东汉剧 传承研究院的机会,从案头 山水走向舞台江河。 赴梅期间,大雨倾盆数 日,但剧院的热情不减。在 工作人员的指引和协助下, 我了解到了剧院和剧团的发 展历史,就一些演员代表进 行了采访和拍摄,借阅了市 面上已经亡佚的剧目光盘和 参考书籍,谢谢他们的专业 、热情、细心,为我的写作 提供了丰富的一二手资料, 更要谢谢他们始终如一对汉 剧抱持的虔诚和尊重,令我 分外动容。正是在观察和对 话中,我对于广东汉剧的价 值和地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和认识,也更真切地把握了 个中不为人知的细节——比 如演员们化妆时,有的会边 化边做表情调整,又比如全 妆化好后,有的演员会严格 遵照戏俗,缄口不言,因为 扮相后已经是戏中人了。我 印象最深的是舞台两侧的两 块高悬的字布,一块写着“ 出将”,一块写着“入相”。“ 出将”“入相”这两个词,最 早其实来自一个成语,意思 是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 宰相。唐朝诗人崔颢有诗《 江畔老人愁》曾云:“两朝 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 轮。”后衍化为戏台概念: 演员登了台,就好像是上了 战场,表演完毕下场,就是 打仗归来的功臣。在舞台上 ,都希望演员演得精彩,就 好像期盼将士们在战场上打 胜仗一样。因此,借“出将 入相”来讨个好彩头。我热 切地盼望将这份虔诚和尊重 以文字的形式继续传递和延 伸,于是萌生了“制造”一个 故事的想法。但因为那时还 在读研,时间紧,任务重, 想法始终空悬,一直没有落 地生根。 直到二〇二一年冬天, 我因为偏头痛再一次入院了 ,生活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偏头痛是我从九岁开始就有 的老毛病,遍访名医,却一 直没办法根治。尴尬的是, 它只是一种慢性疼痛,发作 时如钝器在擂打半个脑袋, 还能觉察出疼痛的苦涩气味 ,然而一旦急性发作期过去 ,人便又面色红润,甚至能 吃下两大碗大米饭,于是别 说家人,即使是医生都难以 理解我的疼痛。因为和它缠 斗了十数年,我早早意识到 ,人与人的痛苦是难以实打 实共情的,人在痛苦面前也 是缺乏想象力的。当然,未 必是不愿意,也可能是做不 到。也许正是因为我过早地 体察到“痛”与“苦”是表里关 系,难以分割,我的笔从少 年时期就开始关注这个略显 沉重的命题,和命题里的人 与事。我一直认为人的痛苦 和人的幸福一样,都值得被 写作者施加凝视。这是写作 的公平,也是写作的真诚。 入院之前,我带了两本 书,一本是中国当代作家路 遥的《人生》,一本是日本 舞台设计师妹尾河童的《窥 视舞台》。那段时间,偏头 痛像高高的围墙,阻隔了我 和外面的世界,自然,也将 很多机会阻挡在外。我不得 不在病房的绿帘后独面自己 的失语和内心的隐泣。幸而 有这两本书支撑着我度过了 漫漫长夜,也因为在病床上 躺着的日子,我得以无心插 柳地拥有了“一间自己的房 间[化用英国女作家、女性 主义先锋弗吉尼亚·伍尔夫 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这 本书本是基于两篇她的讲稿 。1928年10月20日和26日 ,伍尔夫自伦敦两次到访剑 桥大学,分别在纽纳姆女子 学院和戈廷女子学院,就“ 女性与小说”一题发表演讲 。1929年3月,她将两次演 讲合为一文,冠以《女 导语 小说名字“蕉鹿”,出自《列子·周穆王篇》中“蕉鹿之梦”的典故,故事中的樵夫得到了一头鹿,覆叶盖之,回头再寻时却糊涂了,以为只是自己的梦境。而小说的两位主人公保健兰和阮行,就处在这样的“蕉鹿之梦”中,执着于蕉叶底下到底有没有那头鹿,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陷入了“寻找”的漩涡。 小说主要由两条主线构成,各自发展又时而交织。保健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的演员,苦苦寻找双胞胎姐姐离奇自杀的真相;而在一线移民之城出生成长的学生阮行,曾获舞蹈界大奖而年少成名,却因高考失利而沉寂数年,与记忆和现实痛苦缠斗,深陷混沌,苦于找寻自我。 本书是“深二代”青年作家武捷宇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张力。小说情节连贯紧凑,故事性强,主人公形象刻画生动立体,语言细腻,浅显易读。借由两位主人公的身份职业,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戏曲元素,如《牡丹亭》《蝴蝶梦》《洛神赋》《金莲》等;化用诸多传统典故,如“蕉鹿之梦”“庄周试妻”等。书中设定的时间跨度近四十年,书写了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下,普通人紧追下海潮,积极响应“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在特区奋斗打拼的人生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芭蕉夜雨凭栏听,逐鹿 人生化梦境。武捷宇用充沛 的才情和谨严的叙述,将长 篇《蕉鹿》写得摇曳多姿、 收放自如。小说于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中,让各色人物 在古典与现代、历史与当下 、东方与西方、现实与想象 贯通的舞台上轮番登场,由 此演绎出人间的爱恨情仇与 时代的苦痛悲欢。那些曾经 迷茫的青春,那些辗转不定 的命运,彰显的是人情的真 善美,烛照的是人性的假恶 丑。或许,唯有和解与放下 ,才是走出梦境、突破困局 的密钥。 ——陈劲松(文学博士, 青年评论家) 在这部小说里,“蕉鹿” 不再只是久远的故事,也是 隐喻和叙事手法,更是作者 对于生活的体悟。故事巧妙 地将坚硬的现实与虚幻的梦 、虚构的戏编织为亦真亦幻 的时代画卷,于物质的现实 主义之上形成了思想和风格 的现实主义。 祝贺作者武捷宇,与文 心市一样,她也告别了“青 春期”的“第四堵墙”,正在 走向成熟。 ——苏仲乐(陕西师范大 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文学是一个人生命中珍 贵的礼物。武捷宇的长篇《 蕉鹿》无疑也是她生命中珍 贵的礼物,这是一部需要耐 心与发乎真爱才能抵达的艺 术宇宙。深圳是一座充满了 传奇色彩的故事之都,但她 却从汉剧的独特风情里,找 寻人间的叙事舞台。每个人 都是这舞台上的演员,出将 或者入相,悲欢或浪漫,都 在她笔下的“蕉鹿”。这是人 间的梦境,也是她虚构的梦 境,从作文英雄到作家偶像 ,武捷宇已然成为了我值得 期待的眺望。 ——叶耳(作家,出版有 散文集《深圳的我们》) 蕉不离鹿,鹿不离蕉, 既是见证深圳的两生花,也 是寻找自我的还魂梦。 ——刘忆斯(资深媒体人 ,深圳市全民阅读优秀推广 人) 精彩页 师父是安义市响当当的前梅派名角儿徐敬祯,据说,徐敬祯师父的师父就是赫赫有名的梅兰芳,“四大名旦”之首。二十世纪的第一个五十年,“四大名旦”的出现昭示了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到来,一九二一年,梅兰芳与杨小楼合作组织了“崇林社”剧团,其中的嫡传弟子之一就是徐敬祯的师父。也许是师父够硬,年轻时,一上台,徐敬祯的腰板子往往挺得笔直,想必如果把那板子打横,翻扑武生在上面做几个跟斗不成问题。他个子矮小,或者说娇小,够得着旦的门槛,开口时,念白绮丽饱满,好似打开了金丝雀的笼,做功更是流畅得体,水袖翻飞之间,尽写肢体的锦绣文章。不过,戏也是徐敬祯的“七寸”,如今他已许久不唱戏了,抽去那条筋脉,走下戏台子,便颓唐如一个空瘪的易拉罐,两只布着荫翳的昏黄色眼球毫无光彩,有人经过时,才簌簌地抖动几下。 保健青说,师父可怜,一辈子溺进了戏塘,娶不到老婆。徐敬祯是安义市的红人不假,但也只限于唱戏的时候。脱去戏装的徐敬祯背地里被人戳着背说“不是男人”,毕竟,台上的他实在过于美艳动人,细嫩的手指齐乳而动,做出云手的动作,亦不像是能拎得动粪桶和锄头的样子。人性的恶可见一斑,他们享受你唱戏时带给他们的审美体验,却也因为你的劳动是戏票等额换来的,所以无形之中施以俯视,还未等戏中人先将艺术和现实分开,戏外人已经完成了这样粗暴的划分。徐敬祯因而一直孤苦伶仃,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戏。后来有一天,他突然就不唱戏了,谁也不知道原因。直到京剧班开办后,他的地位有了复归的起色,得到了现实层面的提升,腰板子才终于直起来了一些,但显然已经不能回到过去的辉煌样子。他的后颈窝早已鼓起个大包,那个突兀的包打乱了他企图昂扬的节奏,嗤笑着看他一天天持续地挣扎在尴尬的中年危机之中。 他的注意力都在学戏的小孩身上,一句唱得不好,一个手势做得不对,就作势要打。但他从来不真打,只是把竹棍甩在地上,发出巨大的震慑的响声。他的杀手锏是让学生顶着水盆,反复背诵戏词,水不可洒出一滴,否则就延长惩罚的时间。保健兰瞧不上他,觉得他滑稽,自尊是纸糊的窗户,蘸点唾沫一戳就会破。保健青却不吭声,偶尔瞥一眼他倒竖起来的眉毛上沾着的馒头末儿,继续扎扎实实练着四功五法。姐姐说,她还是相信师父的底子一直在的,只是人飘渺了一些。保健兰后来回味起姐姐说的这个形容词“飘渺”,依然觉得贴切得紧。保健兰聪明,爱戏,愿意在上面下苦功,但打心眼儿里不愿和这糊涂师父一起蹉跎了时间。她想,失败者总不会白白成为失败者,徐敬祯结下了“泯然众人矣”的果,一定有他愚蠢的因。 中秋前夕,安义市文化局提出市里要办汇演,点名京剧班也要出几个节目。保健兰、保健青姐妹被徐敬祯选中,分饰《游园惊梦》中的杜丽娘和春香。保健青一开始不肯,认为自己比妹妹更适合杜丽娘的角色。保健兰倒是无所谓,她本来就不喜欢杜丽娘,认为她一直活在梦里,太荒谬。人就好像茫茫宇宙中的一粒芥子,潇洒地活,干脆地活,甩开膀子地活最重要,被梦中爱情的幻光所蒙蔽,实在不值得。带着这样老大不情愿的心思,她还是硬着头皮,穿戴起厚重的戏装,喃喃记诵着杜丽娘的词,谁知天旋地转之间,竞掉进了一重梦里。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