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守护了华夏文明。山西的关隘主要分布在省四境,东和东南依山,西和西南循河,北沿长城。东部关隘对峙,西部关陉星布,北部关塞戟列。 通过对山西境内关隘资料的收集和阅读,我们可以认识到关隘重要的军事价值,守卫疆域不受外来侵扰,保护安宁的劳动生活环境不受破坏。同时关隘也是商业交通的门户和枢纽,是商帮驼队的必经之路;关隘还是民族民间交往,冲突融合的见证,山西是北方游牧民族及其草原文化和中原汉民族及其农耕文化沟通融合的纽带和桥梁。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山西关隘和关隘文化,它强大的感染力,激励着我们,作为山西人有责任把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担当精神传播出去井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白星辰,1963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土木系建筑学专业,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99年在山西纺织工业设计院退休。 目录 山西著名关隘示意图 山西历代长城示意图 巍峨的长城 万里长城万里长 巍巍太行山 太行八陉分布图 太原市(永祚寺) 太原老城门 天门关(阳曲) 石岭关(阳曲) 赤塘关(阳曲) 凌井口(阳曲) 大同市(云冈石窟) 得胜堡(大同) 宏赐堡(大同) 助马堡(大同) 守口堡(阳高) 新平堡(天镇) 白登台古战场遗址 大磁窑口(浑源) 狼牙口(灵丘) 军都陉(北京第八陉) 蒲阴陉(河北易县第七陉) 飞狐陉(河北涞源第六陉) 朔州市(佛宫寺释迦塔) 杀虎口(右玉) 广武城(山阴) 新广武城(山阴) 北楼口(应县) 茹越口(应县) 忻州市(平型关新关楼) 忻口(忻州) 宁武关(宁武) 阳方口(宁武) 偏头关(偏关) 老牛湾口(偏关) 红门市口(偏关) 雁门关(代县) 老营堡(偏关) 娘娘滩(河曲) 平型关(繁峙) 平型关伏击战 长城岭(五台) 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 娘子关(平定) 娘子关内侧(平定) 秦皇古驿道 故关(平定第五陉井陉) 固关(平定) 盘石关(平定) 七亘大捷 六岭关(盂县) 一晋中市(平遥古城) 冷泉关(灵石) 雀鼠谷(介休、灵石) 阴地关(灵石) 高壁岭(灵石) 黄榆岭关(和顺) 黄榆关长城残垣 子洪口战地残迹 子洪口(祁县) 马岭关(昔阳) 黄泽关(左权) 马陵关(太谷) 鹤度岭口(昔阳) 支锅岭口(和顺) 九龙关(昔阳) 黑虎关(左权) 峻极关(左权) 长治市(上党门) 上党关(屯留) 东阳关(黎城) 东阳关长城遗迹 黎侯古郭遗址 血战东阳关 响堂铺伏击战 滏口陉(黎城第四陉) 滏口陉古道玉皇阁(邯郸) 长平关隘口(长子) 羊肠坂(壶关) 羊肠坂七十二拐(壶关) 大河关(壶关) 玉峡关(平顺) 虹梯关(平顺) 南关(武乡) 晋城市(觉山寺) 王莽岭(陵川) 白陉(陵川第三陉) 太行陉(泽州第二陉) 太行陉古道 天井关(泽州) 碗子城(泽州) 高平关(高平) 长平之战 长平关(高平) 小口隘(泽州) 永和隘(陵川) 轵关陉(济源第一陉) 白云隘(阳城) 吕梁市(牧童遥指杏花村) 金锁关(汾阳) 军渡(柳林) 孟门关(柳林) 碛口(兴县) 黄栌关(汾阳) 黄栌岭(汾阳) 黑峪口(兴县) 薛颉岭(孝义) 罗峪口渡(兴县) 赤坚岭(方山) 临汾市(洪洞大槐树) 永和关(永和) 蒙坑关(曲沃) 马头关(大宁) 乌仁关(吉县壶口瀑布) 铁岭关(侯马) 运城市(永济鹳雀楼) 汾阴渡(万荣春秋楼) 汾阴渡渡口(万荣) 蒲津关(永济) 虞坂(运城) 风陵关(芮城) 龙门(河津) 横岭关(绛县) 玉璧关(稷山) 茅津渡(平陆) 禹门口(河津) 序言 山西的地理位置自古以 来就比较独特。历史上的古 都大都在山西周围,如东北 方的北京,西南面的西安, 南面的洛阳,东南方的开封 ,山西还与邯郸、临漳、许 昌这些曾建过都的城市为临 。因此,山西一直处于“近 畿临边”的重要位置。今天 的山西东邻华北平原,西跨 黄土高原,南接中原腹地, 北依塞外草原,与内蒙古、 河北、河南、陕西四省为界 ,依旧是重要的过度枢纽区 。 山西省的轮廓线像一片 美丽树叶,叶片上群山峻岭 ,河流交错,由北向南的汾 河更是构成显明的叶脉。山 西素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东部太行山,西部吕梁山, 两山夹一川,汾河在中间。 除了山水风光美景的一 面,山西毕竟多山,势必具 有军事战略地位。西部的吕 梁山,和黄河形成双重屏障 ,中部谷地由北向南形成忻 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 地、运城盆地,该区域是山 西的主要经济发展区域,也 是一条南北走廊。北部的恒 山、南面的中条山,像两扇 门上下迂回包裹,南面唯一 缺口有黄河天堑,这使得山 西地域封闭,易守难攻,进 来出去都不容易。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至明 朝近两千年来,山西北部一 直是“极临边境”的边疆,是 与匈奴、蒙古、契丹等少数 民族连接的地方,修建有内 外两道长城,长城边墙据山 负险,分布着数十个要塞险 隘,构成坚固的军事体系, “天设重险以藩为固”。古代 北方游牧民族与汉人王朝对 峙,位于恒山之中的雁门关 就是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塞, 雁门关一旦失守,游牧民族 便可沿内部走廊南下直逼关 中长安,亦可向东通过太行 八陉至华北平原,南下开封 、洛阳。山西内部走廊是见 证历代王朝兴旺的生命大通 道。山西的地形和地理位置 对于汉人王朝的政权稳固是 多么重要。人常说“得中原 者,得天下”。如果没有山 西的防御庇护,政权也不会 稳固,随时可能被取而代之 。从晋开始到南宋灭亡,山 西之地一直都是汉人王朝兴 起和衰落终结的关键之地。 北抗草原,东控华北,南下 关中。进可攻,退可守,山 西以居高临下之势俯视整个 中原大地。 可见,山西历来是兵家 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秦 与赵的长平之战、韩信攻赵 在井陉以少胜多的“背水一 战”、汉高祖在马铺山(白 登山)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 、汉武帝对匈奴马邑之围… …都发生在山西。在抗日战 争中,平型关大捷、百团大 战等战役驰名中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 地之一,同时也守护了华夏 文明。山西的关隘主要分布 在省四境,东和东南依山, 西和西南循河,北沿长城。 东部关隘对峙,西部关陉星 布,北部关塞戟列。 通过对山西境内关隘资 料的收集和阅读,我们可以 认识到关隘重要的军事价值 ,守卫疆域不受外来侵扰, 保护安宁的劳动生活环境不 受破坏。同时关隘也是商业 交通的门户和枢纽,是商帮 驼队的必经之路;关隘还是 民族民间交往,冲突融合的 见证,山西是北方游牧民族 及其草原文化和中原汉民族 及其农耕文化沟通融合的纽 带和桥梁。 历史沧桑,时代更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 迁,历史的远去,一些关隘 过去的辉煌已被时光淘尽, 失去了昔日的雄风。但关隘 所形成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 人文内涵,给后人留下了宝 贵的遗产。每个关隘都有着 自己的地域特征、地质地貌 ,建筑风格各不相同,蕴含 着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 丰富内容。许多关隘的古迹 遗存、历史风貌已被破坏, 所剩的是残垣断壁甚至荡然 无存。但它忠实记录着时光 往事,岁月风霜,令人回味 感悟。关隘文化是中华文化 的重要内容,也是晋文化中 极重要的内容。 我们阅读了王怀中、马 书岐编著的《山西关隘大全 》一书。该书全面系统地介 绍了山西关隘和关隘文化, 它强大的感染力,激励着我 们,作为山西人有责任把这 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担 当精神传播出去井发扬光大 。我们萌发了用绘画描绘山 西关隘的想法。经过几年的 努力,把搜集到的山西关隘 的照片、图册等临摹成钢笔 画的形式,并在相关资料中 摘抄了关隘的有关说明。我 们虽然在山西学习工作过, 但过去对家乡了解甚少,通 过这次对山西关隘进行绘画 ,摘抄说明的过程受到深刻 的启迪教育,心灵受到震撼 。我们应该为这一方热土骄 傲。太行、吕梁精神无比坚 强,勇于担当,咆哮的黄河 滚滚向前。山西的明天会更 加美好! 作者 2021年12月30日 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