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行走的村庄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杨宏国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分成了四部分,第一、二部分是依托漆园里这个质朴的农村为原型,书写乡村人乡村事及身边人身边事的散文。第三部分是用平实而朴质的文笔记录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第四部分便是写给子女的随笔,看着她从怀抱之中的稚嫩孩童,到放手逐梦的青年,有不舍,更多的则是欣慰,父母与子女今生的缘分,就是你渐行渐远,而我放手不言,守候当年。 作者简介 杨宏国,1974年生,基层消防指挥员。长期在防火、灭火业务岗位工作。武警上校警衔。 工作之余,撰写了二百余篇反映消防部队官兵生活、执勤、训练的文学作品,先后发表于《人民公安报》《政治指导员》《中国消防》《恩施日报》《恩施晚报》等报刊。 目录 第一辑 村庄里,那些未消失的仪式 村庄的味蕾 村庄的眼睛 行走的村庄 赶场 煤油灯 点亮村庄 刨汤煮开的乡愁 那一抹乡愁的忧伤 白岩寨的焦虑 冰花盛开 翠竹掩木屋 票据往事 响篙 最难走的路,最美的风景 转动的岁月 第二辑 当年万元户 圆木匠,方木匠 教书匠 幺嘎嘎 躲狗的童年 父亲的日子 母爱无声 “泰山” “泰水” 嬢嬢 漆匠哥哥 拾掇青涩记忆 满天星辰,哪一颗是他眨巴的眼睛? 半路下车,落一地悲凉 第三辑 身边事,身边史 安心暖胃热干面 秋渐浓凉意起 脚步为尺 人生三味 岁月成河 握紧那束光 雪融寒梅喜含泪 与时间做朋友 文字,是摆渡灵魂的扁舟 晨圈如晖 栽培记 爱子心无尽,雏去悲愤生 换个板凳心地宽 在惊天动地的历史视野下的真实与担当 第四辑 坚强是副良药 平凡的人生,一定要有趣 父母所忧,怡是你下一秒的脚步 带着光芒,就是一首透亮的诗 愿你遇见欢喜的自己 最喜二宝无赖 拔牙趣事 序言 在文字中行走,在乡愁 中静默 孙善文 入冬,我在深圳宝安, 借着案台上一株兰花香,在 字里行间品咂着宏国的一缕 乡愁。 与宏国的缘分,起于文 字,陷于人品。认识久了才 知道,我们竟然都在消防队 伍中绽放自己的青春,只是 我中途转道,而他一直奋战 在消防一线。在他的文字里 ,铁汉柔情尽显。恩施温和 漫长的冬天,会开出一串一 串的迎春花儿。故乡漆园里 凛冽的冬天,冰花漫山遍野 地开,山川树木都成了晶莹 剔透的模样,哪怕木屋也会 被冰花环绕,开满一扇一扇 的窗子,越发的衬托出屋里 的日子热闹闹红火火。青少 年的时候围着火炉,“胸前 烤糊,背后冻木”的情景, 总让我忍俊不禁,笑着笑着 眼底潮湿,想起我那个千里 之外的老家雷州,想起那些 艰辛的日子,现在落到文字 之中,竟然全是说不出的欢 喜。 在宏国的散文之中,漆 园里,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 很高,每次读来都心潮澎湃 。我不曾去过,但是那种对 家乡的思念,却是相通的。 就如同雷州,是我这一生如 何都绕不开的,不管是我年 少求学时的离家千里,还是 旅居他乡的魂牵梦荣,都会 随时随物从脑海里闪现。并 且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对 这名字的怀念日渐笃厚。在 宏国的很多散文中,都会读 到与之有关的痕迹,漆园里 的老屋、山路、集市,儿时 的伙伴,背过的一筐一筐的 鱼腥草。踩在脚下粗粝的山 石,都会时不时地跑进梦里 ,如年迈的长者唤着的乳名 ,伴我们这些旅居他乡的游 子走过漫漫长夜。 村庄里的教书匠、木匠 、漆匠、石匠、劁匠、杀猪 匠等,都是村庄里真实而奋 进的标杆。村庄里的迎春树 、梨子树、核桃树、柿子树 等,都在村庄经济发展的历 程中担当了相应的角色。过 往的“万元户”以及一批批外 出谋生的“我”,都秉承着村 庄低调、质朴、善良、上进 的品质,努力在时代的河流 中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村 庄的一草一木都在时间里成 长,都在记录着村庄的每人 每事,点赞每一次抗争,拥 抱每一次倦惫,静待每一次 归来。 成家立业之后,一直居 住在宝安,但是一旦有人问 起我是哪里人,我会毫不犹 豫地说:“雷州的。”仿佛一 说出这个名字,心里才是踏 实安稳的,那个一年之中回 去的次数屈指可数,却永远 无法替代的名字,根植于我 的血脉之中。对于我们这些 拥抱着文字取暖的人来说, 正是故乡的深情,滋养着笔 下的诗行,也滋养着一颗游 子的心。 年轻的时候,故乡之于 我们,是要拼命逃离的,背 井离乡这四个字则是带着一 种偷偷摸摸的喜悦,带着家 人的叮嘱,我走出了那山那 水,走出了那熙攘的集市, 然后,在陌生的城市,做一 名短暂的羁旅客。当看遍他 乡美景,心底里怀念的,却 是故乡的一山一水,落笔生 花,便是那亘古不变的一缕 乡愁。 回忆,对于中年人来说 ,只有一种味道,那就是故 乡的味道,是醇厚的,或者 带着某种辛辣苦涩的,如同 雨后被切割的青草木叶的味 道,充斥在整个鼻腔里,嗅 得多了,会让人忍不住泪流 满面。看着身边不谙世事的 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才恍 然发现,岁月催人老,也唯 有在与文字里的故乡对话时 ,才知晓那份赤子之心,从 未改变。 已过不惑的宏国一直奋 战在消防基层,工作之余, 他用一行一行的文字去记录 生活的瞬间,温柔内心粗粝 。多年来,宏国陆续创作了 三百余篇散文与随笔,刊发 在各类刊物上,撰写纪实散 文《村庄里,那些未消失的 仪式》获2017年度湖北省 市州报副刊作品新闻奖,《 父亲的日子》获2018年度 副刊作品湖北新闻三等奖。 看着他从第一本书《橙影时 光》的出版,再到这本《行 走的村庄》组稿,我为他的 勤奋而由衷地欢喜。消防员 的铁汉柔情,这种美是无法 用语言去表达的,《行走的 村庄》的出版则是最恰当的 诠释吧,是多年来的情愫的 累积,更是宏国与漆园里的 对话,深情而坦荡。 书稿分成了四部分,第 一、二部分是依托漆园里这 个质朴的农村为原型,书写 乡村人乡村事及身边人身边 事的散文。是的,在他的文 字里,漆园里,已经不再是 一个名字一个村庄,而是一 位饱经沧桑的长者,是永远 无法割舍的过去与将来。第 三部分是用平实而朴质的文 笔记录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第四部分便是写给子女的 随笔,看着她从怀抱之中的 稚嫩孩童,到放手逐梦的青 年,有不舍,更多的则是欣 慰,父母与子女今生的缘分 ,就是你渐行渐远,而我放 手不言,守候当年。 人过了四十岁,这日子 就有些快得骇人,许多本以 为忘却的事情却不时地在梦 里跳跃,如同一首儿时吟唱 过的老歌,哪怕歌词多不记 得了,可是那旋律却早已镂 刻于血脉之中,隐匿,在某 个适合的契机,便会鲜活起 来,喷薄而出,落于笔下, 日久弥香。那埋藏在心底的 故乡,那些行走在一年四季 之中,悄悄被岁月打磨的沧 桑而淳朴的村庄,才是心最 后的归宿,曾经身着单衣踏 着冰雪走过的求学之路,曾 经在破旧的教室抱着自制的 火炉温暖着每一个渴望的灵 魂,还有那一个个在煤油灯 下 导语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作者的文字以村庄、家庭和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用村庄行走的指针画圆,书写一个个卑微到尘埃的小人物的人生故事,充满对命运的不屈不饶、不卑不亢、不抛不弃。村庄的一草一木都在时间里成长,都在记录着村庄的每人每事,点赞每一次抗争,拥抱每一次倦惫,静待每一次归来。村庄里的教书匠、木匠、漆匠、石匠、劁匠、杀猪匠等,都是村庄里真实而奋进的标杆。村庄里的迎春树、梨子树、核桃树、柿子树等,都在村庄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担任了相应的角色。 精彩页 村庄里,那些未消失的仪式 儿时生活的村庄——漆园里,从未离开我的生活,我始终对它有一种深沉的眷念和感动。它是我贪婪吮吸的丰裕养分,定位卑微生命的方向,寻觅心灵的精神家园。 对物质极端困顿生活的不屈不挠,犹如漩涡里摇曳的那畦水草,明亮的墨绿吐纳着不卑不亢的气息。苦涩记忆的角落里,时时浮现出传统节庆里那一道道庄重的仪式。父亲笨讷的肢体语言,在沉默里程式化演绎,菜色的脸颊,掩饰不了那种发自内心的虔诚、敬畏和神秘。 村庄的节日是至亲挚友的宴会,也是一家老小的团聚。资金再紧张,粮食再匮乏,总要再“挤挤牙膏”,或东挪西借,割几斤五花肉,打两斤苞谷老烧,烹任一桌酒菜,油酥叙亲情,醇香聊牵挂。满屋子醉意蒙胧,半肚皮饥荒回肠。 饭前祭祖,记忆中是隆重的仪式。当火锅飘香,七碗八盘摆放停当,凳椅碗筷杯盏放置整齐,父亲就把家人赶离餐桌,轻声地亲切呼唤着先人们的称谓,从久远的到新近的,请他们一一回家团圆吃饭。筷子放在碗上,往杯中倒一口小酒,依次敬请先人们喝酒,再夹菜、添饭、倒茶,请先人们吃菜、吃饭和喝茶。酒和茶渐次倒在先人们座椅前的地面上,饭和菜盛在碗里。整个仪式,父亲都细声细气,客客气气地招呼着,热情地请进,礼貌地送出。 短短的几分钟,儿时的我辈却总被肉香撩胃、饥肠辘辘、睡液盈喉的煎熬折磨。祭祖仪式结束,才进入一家人大快朵颐模式。不知是味美还是量少,那时的饭菜总是锅底朝天、碗盘干净。只是先人们吃过的饭菜,是万万动不得的,得留着喂养果树,听说可以防虫害、佑丰收。 小时候,对这些仪式总有些疑惑不解。长大成人后,也走在父亲的路上,经历痛失亲人、养儿育女,苦味打拼。慢慢地,隔着空气,我也似乎看到了先祖们一张张慈祥的脸,一双双亲切的眼。好酒好菜不忘祖,后人不忘前人恩。前传后孝,这种传承已深入村庄人的骨髓,这些传统已长成这方水土的信仰。这于后人而言,这既是怀念和感恩,也是躬省和敬畏。只是现在,在年轻一代的世界里渐渐淡化,这不知是生物的进化、传统的迷失,还是习俗的叛逆。 每逢除夕,父亲就要用猪头祭诸神。一个煮烂的猪头,一块白豆腐,一块魔芋豆腐,一盘花生,以及插在豆腐上的三支燃香,有序地盛在一个篾筛子里。筛子放祭位,敬香烧送火纸钱,三叩三拜,乞求庇佑。东北方位祭文曲星,为儿孙求学习长进,智慧不凡;堂屋祭家神,为家庭求家运亨通,相处和谐;灶台祭灶神,为一家老少求全家多福多禄,少灾少病;猪圈祭谷神,为来年求六畜兴旺,庄稼丰收。诸神敬毕,才能除去猪头骨,取出喷香的核桃肉,急切地抚慰躁动不安的味蕾。 每年,对敬神的仪式,父亲认真而执着。但饥寒和困顿始终笼罩在村庄的上空,似乎诸神总是失言和失信。直到后来包产到户,经济作物次第吐蕊挂果,饥荒才慢慢远离村庄和我家那四面透风的老屋。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