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辑以法律人类学的学说为基础,通过梳理、介绍、评析既有理论与学科发展情况,从抽象层面展示中外法律人类学的现状并进行推进。同时,与“田野辑”形成分工与互动,以期从理论上指导、补充田野实践。 目录 问答:法律人类学的传统 劳拉·纳德 弗朗西斯·斯奈德 诺伯特·鲁兰 马克·古德尔 尹孟修 石田慎一郎 饭田高 问答:法律人类学在中国 周勇 朱晓阳 高其才 赵旭东 张佩国 传承:法律人类学在云南大学 张晓辉 王启梁 张剑源 段庆华 司法档案中的田野:论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民族志方法 黄骏庚 重识“地方”:法律人类学的本土化 郭婧 习惯运行过程的人类学知识考察 刘顺峰 法律的文化力量——梅丽的夏威夷法律转型研究评述 戴溪瀛 “STS”方案下法律的知识人类学研究:以万安黎为例 李浩源 何为人类学家的公共性:以劳拉·纳德为例 王静宜 人类学家在法学院讲什么——格拉克曼与格尔茨的讲座比较 王伟臣 法律与社会的对话:运动的兴起与转变的口述史 卡尔文·莫里尔 劳伦·B.埃德尔曼 方嫣 罗桑·格林斯潘 编辑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