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银元时代的生活,讲起来,真有一番沧桑史。”——陈存仁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名医,陈存仁以个人亲身经历为线索,从细微处着笔,通过一个个故事,生动记述了上海由清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半个世纪的经济、金融、贸易、医药、民情、风俗,描摹了他所接触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遗闻轶事,上至文化界、商界、政界风云人物——章太炎、于右任、蔡元培、杜月笙、黄金荣、荣氏兄弟等,揭开这些奇人名流普通生活的一面;下至底层小民——小伙计、巡捕、妓女、“白相人”、里弄瘪三、贩夫走卒,各有做派,娓娓道来的笔下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 从柴米油盐到十里洋场,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甚至惊心动魄的掌故逸闻,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出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点滴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本书写作风格平实、切近,充满人情味;书内还收录有120多张黑白老照片,带你回到历史现场,重返那个洋溢着明亮色彩的银元时代。 作者简介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同年,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抗议“废止中医案”;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中国药学大辞典》;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1949年,赴港行医;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1979年,应“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1990年9月,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代表作有《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我的医务生涯》《津津有味谭》等。 目录 第一章 一块钱尽是血泪 第二章 地窟下藏银揭秘 第三章 事章太炎以师礼 第四章 结婚前失恋滋味 第五章 抗争后中医不废 第六章 药王庙遭遇离奇 第七章 吴稚晖妙喻性理 第八章 于右任图报知己 第九章 丁福保指导购地 第十章 李时珍墓前萋萋 第十一章 编药典百折不挠 第十二章 城隍会别具深意 第十三章 游日本风俗怪异 第十四章 接财神空有所期 第十五章 谢利恒师情回忆 第十六章 上海滩人才济济 第十七章 法币成功银元废 第十八章 市面繁荣风气改 第十九章 为防牵累急走避 第二十章 一枚银元值千亿 原版后记/陈树桐 导语 绝版多年,重版出来!一块银元钩沉出的“沪上民国往事”,一个市民眼中的百态世相。 为人处世、理财观念、事业经营、人际交往——民国实干者的生命智慧,直到今天,仍具启发。 从柴米油盐到十里洋场,一本老上海百科全书,更是一部近半个世纪的上海风云激荡录。 豆瓣高分!120多张黑白老照片,平实亲切的老派文字,回到民国现场,触摸历史质感。 翻开这本书,历史扑面而来。书里收录了120多张老照片,还原民国味道,带你穿越时空,与作者一起漫步20世纪初的上海街头,这里有《繁花》里的爷叔故事,有《上海滩》里许文强的风花雪月……作者文笔平实亲切,字里行间,都可以触摸到那段岁月独有的明亮光彩。 后记 值此父亲100周年诞辰之 际,谨重刊此书以为纪念。 我的父亲名保康,字存 仁(又名承沅),于1908 年出生在上海老城厢一个世 代经商之家。祖上饶有资产 ,祖父及其五房弟兄在大东 门一带开设了两家衣庄和两 家绸缎庄。然而,在父亲八 岁那年,由于经营不善,家 道中落,两家衣庄及绸缎庄 全部变卖还债,而祸不单行 ,祖父又罹急病遽然西归。 孤儿寡母,没有了经济来源 ,全靠亲友接济度日,艰难 困苦,可想而知。幼年的父 亲便是在这样贫困的环境中 成长起来的。父亲十多岁时 ,中学毕业后,在伯祖的资 助下,根据祖父要让父亲学 医的遗言,投考了由丁甘仁 先生创办、由谢利恒先生任 校长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 为了阅读中医典籍,父 亲又先后拜姚公鹤先生和章 太炎先生为师,补习国文。 由于家境贫困,父亲在读书 之余还应征为丁福保先生做 过抄写和剪贴工作,并时常 忙里偷闲,写些短文,用“ 存仁”或“绿豆”作笔名,投 寄当时《申报》的副刊“常 识”和小报《晶报》《金钢 钻》等,以获取一些稿酬, 补贴生活之需。由于生活的 磨炼,父亲从小养成了勤奋 好学和写作的习惯,他一生 除行医外,每天至少花两个 小时写作,从不中辍。很多 年后,父亲青年时代的朋友 秦瘦鸥世伯,在一篇文章中 回忆说:我和陈存仁年龄差 不多,“加上都爱爬格子, 向大小报投稿,于是很自然 地碰到了一起(这也许就是 佛教所说的缘分吧)。可我 们在性格上毕竟还有差别: 他沉着稳重,克制力很强, 我则大胆好奇,喜爱热闹。 另外有几个游侣如姚克、鄂 森等经常和我去餐馆或上跳 舞厅,甚至跟着别人闯进赌 场或妓院去,竟想在堕落的 ‘雪坡’上试一试‘滑翔’的滋味 。陈存仁却从来不愿同行, 几次之后,我们也不再邀他 了。当时,我们都还纯真坦 率,并没有为此责怪他没有 哥儿们的义气。后来我变得 懂事了,一经追想,更不由 不对陈存仁的富于定力,不 随波逐流,感到是一种可贵 的品质,也使他在十几年后 便功成业就,从无数的同道 中脱颖而出”(《上海滩》 1992年第6期)。诚如秦世 伯所言,父亲的这种品质正 是他日后事业成功的基本条 件,而父亲这种优秀品质的 形成,除了其幼年失怙、家 境贫寒的客观环境的逼迫外 ,还得益于其所拜之师丁甘 仁、丁仲英、谢利恒、姚公 鹤、章太炎、丁福保诸位先 生的教导和熏陶,这在父亲 的著作《银元时代生活史》 中有所反映。 父亲在上海中医专门学 校毕业后,先后跟随丁甘仁 先生和其哲嗣仲英先生写方 实习。在实习阶段,父亲就 筹划创办一份医药防病保健 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名日 《康健报》,这个想法一提 出来,便得到了丁仲英和丁 福保先生的支持。父亲经过 周密的筹备之后,终于刊行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医药报 刊。这份报纸有很多名医名 人撰稿,且“编排格式新颖 ,大小标题做得引人注目, 因此,才发行了二三期,就 在社会上激起了一定程度的 轰动”(《上海滩》1992年 第6期)。《康健报》第一 期就发行了一万四千份,以 后,又获得八千户固定订户 。 实习两年后,父亲获得 了一定的诊病经验,获师同 意后,便在山东路二号(南 京路口)租得两间屋子,独 立开设诊所,正式挂牌行医 。由于初出茅庐,加上诊费 订得较贵,开始一段时间病 家并不多,每天只有三五个 病人。当时父亲才二十岁, 而人们选择医生总以为越老 越有经验,为了适应这种心 理,父亲有意识地成年穿着 深色的长袍马褂,架一副平 光眼镜,戴一项瓜皮帽,俨 然成了一个“小老头”。在父 亲的苦心经营下,数年以后 ,诊务有了较大的发展。这 期间,父亲曾医好了于右任 先生的伤寒病,与右老结下 了一段友情。 1929年3月17日,为了抗 议国民党政府中央卫生委员 会提出的“根本提倡西药, 推翻中医中药决议案”,全 国医药界代表聚集上海总商 会,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 表大会”,商讨对策。父亲 便是这场抗议运动的发起组 织者之一。大会推举了五名 代表赴京请愿,父亲是为代 表之一。事后,父亲撰写了 《三一七国医节事件回忆录 》一书。这一事件后,父亲 被卫生部聘为顾问。 除了医学著作之外,父 亲还曾接受香港《大人》杂 志之邀,连续撰写了《银元 时代生活史》和《抗战时代 生活史》两部关于旧上海生 活的札记类书。父亲是老上 海,生于斯,长于斯,又因 工作关系,阅人无数,交游 甚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 三教九流,几乎都有接触, 加上他每天记日记,保存了 丰富的资料,所以关于老上 海的故事,往往信手拈来, 便是一则兴味盎然的趣事。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拍 摄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上海 滩》,轰动一时,而片头打 出的特别顾问就是“陈存仁” ,虽然他们并未征得父亲同 意,但他仍很得意。 父亲一生行医,他的经 验很丰富,诊断力很强,经 过父亲诊断的病人,如中医 药无法治疗,父亲就会告知 病人,你得的是某某病,应 找某某科专家,不然会误事 的,许多次以后,连香港最 有名的西医也不得 书评(媒体评论) 写老上海的书,这一本 最好! ——阿城 今天,我们能够用生动 的细节来感受民国社会,多 亏了这本《银元时代生活史 》。 ——贾行家 存仁兄的文章,别具风 格,而且都是第一手资料, 许多事情经他一写,跃然纸 上,如历其境,如见其人。 ——沈苇窗 这样的书,让我这个当 年上海的“小瘪三”大开眼界 ! ——沈昌文 陈存仁师从章太炎先生 ,是一代儒医。他编纂了中 国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 的报纸——《康健报》。协 助策划了全国中医第一次代 表大会,并推动中医第一次 抗议当时政府“废除中医”的 活动,他编纂了第一部现代 中医药典——《中国药学大 辞典》。他还是著名的社会 活动家、理财家,阅历丰富 ,思维敏锐。他把自己的经 历与观察所得凝聚为《银元 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 活史》两本生活札记。 ——王学泰 时代的写真,生活的侧 影,一个时代的结束,并不 意味着记忆的消失…… ——赵珩 陈先生是良医,在诊治 病人的同时,也对社会“望 、闻、问、切”,将鲜为人 知的深层世态披露出来。 ——雷颐 精彩页 第一章 一块钱尽是血泪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惨遭逆境 幼年失怙 迁出旧宅 生活艰辛 先学西医 再学中医 为师服务 渐知物价 初识丁翁 领教理财 生活困顿 卖文助学 否极泰来 进入鸿运 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作“银饼”,这是咸丰六年(1856)上海富商私家所铸造的。这些富商都是经营“沙船”生意的。所谓沙船,是十丈有余的木杆大帆船,由北方运盐到上海,由南方运黄沙到北方。这种黄沙混合了石子和泥土,叫作三合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为免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银饼是用手工打成的。这种银饼,是咸丰五年(1855)所铸,我也见过。 后来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分量更准确。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银元每一个,是用白银七钱三分铸成,库秤是七钱二分,银质最标准的是墨西哥铸成的,上面有一只“鹰”,所以又称为“鹰洋”,因是外洋运来的,文人笔下称为“番饼”,民间称作“洋钿”。一部分文人甚至把一块钱称作“番佛一尊”,足见当时一般人对银元的重视和膜拜。 鹰洋在清朝时已普遍流行,大清帝国在光绪年间大量铸造了多种银元,上面有一条龙,称为“龙洋”。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秉政,又铸造了一种银元,上面有很大一个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后来民间将这种银元称为“袁大头”,简称“大头”。上述数种银元,在同一时期等价使用。 银元之下,还有两种辅币,第一级是“银角子”,南方称为“毫子”;第二级是“铜元”,俗称“铜板”。这两种辅币,并不是十进制,是要跟着银价、铜价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称“小洋”。兑换店天天有市价牌子挂出,一元能换铜板多少?那时市价没有多大上落,银元一枚,可换铜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 白银七钱三分的银元已很重,要是有一百银元的交易,重量即达七十三两,这是不可能带在身边的,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都用钱庄的庄票,后来钞票也通行起来了。 可是银行与钱庄的库存,仍以白银为本位。一切用银元作为流通品,往来结算只是使用银元,所以每天一清早在银行、钱庄汇集之区,可以见到行庄的老司务(即工役)背上负着一个黄藤笆斗,漆上了钱庄名称的黑字,里面盛着银元,互相递解。数目大的要用特制的铁框厚木箱解款,钞票就没有这种麻烦。好在解银元的木箱既笨又重,必须两人才抬得动,抢劫是不可能的。况且那时治安良好,在银行和钱庄区的警卫也极严密,盗劫绝少发生,抢笆斗的事十数年中偶或有之,劫银箱的事简直不曾听见过。 银元放在身边,锵锵有声,而且白花花的色泽更是炫眼,所以旧时个人携带大量银元容易发生事故,俗语所谓“财不露白”,“白”字旧时指银元宝或白银,后来即指白银制成的银元。 钞票轻而易于携带,不会惹人注目,于是钞票的通行越来越旺,使用大量银元的机会日渐减少,大抵十元以下的往来,都用银元,十元以上的则用钞票。钞票分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四种,百元钞票我没有见过。 现在已不容易见到从前的银元,目下香港的一元硬币,轮廓比旧时的银元小上一圈,厚度也薄一些。因为银元是九八纯银铸成,仅百分之二是其他金属,所以硬度比百分之百的纯银还要硬。当时银元也有假的,是掺和铜质或铅质制成的,精明的人都懂得辨别的方法,只要拿一块钱敲另一块钱的边缘,真的锵锵有声,假的会发出木木然的哑声。 还有一种含铜质极少的假银元,只要以两手指夹在银元中心,用口唇向银元边际一吹,真的银元会发出很轻微而悠长的“殷”一般的银笛声,假的就没有。银钱业的从业员,在年少学业时,就要练习辨认银色和各种版样,以及辨别响声。银元越出越多,版样名称有二十多种,辨别大批银元的真假,要敏捷。要是不懂得这些技术,就会吃进“夹铜洋钿”,令人懊丧不已。 银元的排列安放,有一定的规格,有一块木板叫作“银元板”,是一块板上雕出十行半圆形的凹穴,每一行可以放五十元,二十行就是一千元,这是银行、钱庄和大商行中所必备的工具。 点数银元又有一种方法,是凭两只手,右手只拿一块银元,左手拿成叠银元。左手指陆陆续续把银元推出,右手就循次一块一块地敲响银元的边,一面敲一面听,听到声音不好的,即刻把那一块钱剔出,于是再敲再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地唱着数下去,一百块钱,不到一分钟,就把鉴别的工作做好了。 小商店,出入较少,凡是逢到一块钱交易,伙计们首先把这一块钱向厚木的柜面上一掷,声音清脆的就收了下去,声音有一些木木然的,就要请客人换一块,所以辨别银元的真假,也是一般人生活上的常识。 银元时代的生活,讲起来,真有一番沧桑史。我就依据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往事作为出发点,写成本文,借以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