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东坡词全集注评(人文传统经典)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苏轼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人,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诸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词,豪放之外,婉约、清雄、旷达等等兼而有之,可谓“词备众体”,影响后世深远,至今为读者所乐于诵读。本书以明毛宸校批的紫芝漫钞本为底本,其不全者,从别本补录,加以说明。互见词、存疑词、误入词与残句一律不收。收录现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对其中的三百一十一首进行了编年,每首词加以精要的注释与点评,有助于读者对苏轼词加以准确理解和深入体味。
目录
前言
编年词(311首)
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南歌子(日出西山雨)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华清引(平时十月幸莲汤)
一斛珠(洛城春晚)
如梦令(城上层楼叠巘)
南歌子(绀绾双蟠髻)
南歌子(琥珀装腰佩)
减字木兰花(云鬟倾倒)
浪淘沙(昨日出东城)
行香子(一叶舟轻)
祝英台近(挂轻帆)
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江神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瑞鹧鸪(碧山影里小红旗)
临江仙(四大从来都遍满)
江神子(玉人家在凤凰山)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减字木兰花(晓来风细)
行香子(携手江村)
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
少年游(去年相送)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浣溪沙(倾盖相逢胜白头)
浣溪沙(炙手无人傍屋头)
醉落魄(轻云微月)
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
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诉衷情(钱塘风景古来奇)
江神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菩萨蛮(秋风湖上萧萧雨)
清平乐(清淮浊汴)
菩萨蛮(娟娟缺月西南落)
鹊桥仙(缑山仙子)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减字木兰花(琵琶绝艺)
三部乐(美人如月)
渔家傲(送客归来灯火尽)
……
未编年词(31首)
后记
序言
一、苏轼生平遭际与政
治思想略说
在群星灿烂的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苏轼无疑是一个
少有的天才和全才式的巨星
。他在散文、诗、词、书法
、绘画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杰
出的贡献。散文方面号称唐
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奠定了
宋诗的基本特点,其词有开
派之功,其书法与黄庭坚、
米芾、蔡襄合称四大家,其
所画古槎枯木被后人称为“
玉局法”。但他千余年来对
中国人的影响与滋养,却绝
不止于文学艺术,还在于其
学养、思想、政治品德等所
构成的人格魅力,古往今来
,海内外的人们都崇敬热爱
他,构成了旷世稀有的苏东
坡现象。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
仲,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
山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
(1036),卒于宋徽宗建
中靖国元年(1101),活
了六十六岁。他经历了仁宗
、英宗、神宗、哲宗、徽宗
五朝,这期间风云变幻,事
态纷呈,然而决定他一生命
运乃至整个北宋王朝命运的
,却是熙宁变法和元祐更化
。正是这二者使他九死一生
,倒霉了一辈子,也使北宋
王朝在党争中先祸人,后祸
国,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苏轼于嘉祜二年(1057
)春中进士高科,从此就进
入仕途,曾先后在凤翔、杭
州、密州、徐州、湖州、杭
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任地方官,也曾入朝任制诰
、翰林学士、侍读、礼部侍
郎等官。元丰间因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绍圣问又因触怒
昏庸又狠毒的哲宗与同样狠
毒又钻营的章悖之流而被贬
惠州、儋州、廉州、永州,
直到临死前半年才因徽宗登
基覃恩群臣而获赦北归,回
到常州后,不久就逝世了。
在中国思想史上,从汉
儒开始,就兴起了企图将儒
、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潮,
至宋儒而大昌。作为蜀学首
领的苏轼,就是三教合流的
代表。总体来说,苏轼对三
教各有所弃取。他本于儒而
不为儒所囿,参释老而不为
释老所溺,遂通三教之变,
成一家之言,形成了他对万
事万物的独特看法。这些独
特看法,在事君、穷达、亲
民、知命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第一,君臣相济。毫无
疑问,在政治上苏轼是一个
彻头彻尾的忠君主义者,但
他却并不固守儒家的“君臣
大义”,而是以佛家的“世法
平等”来校正“君臣大义”,
将“忠君”与“非君”统一于“
君臣相济”上,认为人臣的
大节莫过于忠,而忠的内容
却是正君之非。所谓“圣人
之治天下也,宽猛相资;君
臣之间,可否相济。若上之
所可,不问其是非,下亦可
之;上之所否,不问其曲直
,下亦否之,则是晏子所谓
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二)
他的立朝大节,就是以此为
本,忠君之志弥坚,正君之
非弥急。正因为如此,仁君
把他当作忠臣,蓄之唯恐不
近;昏君把他当作奸佞,贬
之唯恐不远;节士趋而效之
,争入苏门;奸邪恨而攻之
,必欲致死而后快。他一生
倒霉透顶,无不与这“君臣
相济”四字相关。
第二,穷达如一。儒家
教人臣事君的原则,即所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用之则行,舍之则
藏”。即如疾革锐进的王安
石,罢相后居金陵,即缄口
不言朝事。司马光被贬后蛰
居洛阳,四门不出,专心著
述《资治通鉴》。一个是新
党首领,一个是旧党首领,
都遵循儒家这一事君原则。
苏轼却不同,乌台诗案后,
于元丰三年(1080)被贬
黄州,却并没有明哲保身,
于次年写了《代张方平谏用
兵书》(明茅维编《苏轼文
集》、清王文诰《苏诗总案
》系此文于熙宁十年,误)
,对朝廷兴兵提出了批评。
到了元丰七年(1084),
他被减轻处罚,量移汝州,
过金陵,访王安石。王安石
误以为他要和自己算老账了
,孰料他一开口,就质问王
安石为什么对朝廷用兵、兴
狱一言不发?王安石就以在
外不言事为答,苏轼却说:
“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
非常礼,公所以事上者,岂
可以常礼乎?”这就是苏轼
,常不避祸福,言人所不敢
言之言,行人所不敢行之事

第三,民胞物与。在苏
轼那里,“民胞物与”不是口
号,而是真情实感。他能以
己之心体民,以民之心为政
,常常将自己的安危祸福置
之度外,却将人民的饥寒冻
馁装在心里。所以上朝议事
,务陈安民之策,入境问农
,必解倒悬之忧;带罪僻壤
,甘跻小民之伍。看他杭州
浚湖筑堤,密州祈雨捕盗,
徐州治水修城,惠州造桥补
路,儋州医民课士,阳羡买
屋焚券……足迹所到之处,
即能泽及万民;身为涸辙之
鲋,犹自濡人以沫。正如其
诗所云“我虽穷苦不如人,
要亦自是民之一”,“我本儋
耳民”,“海南万里真吾乡”
,“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
其甘与草民为伍之意实属可
感。轼常以贬地为故乡,而
贬地之人亦常以轼为同乡,
此中之情,亦非“拉名人作
乡贤”之俗所能比拟于万一

……
其实在宋词中,写私期
幽会的不仅苏轼,起码还有
欧阳惰和柳永。南宋人傅共
为他的侄子傅斡《注坡词》
写的《序》中就曾说:“私
期数章,旧于《文忠公集》
中见之”(“文忠公”,就是
欧阳惰)。在柳永《乐章集
》中,写私期的也有《玉楼
春》(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