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烛赞歌(不可不读的红色经典)
分类
作者 闻一多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红烛赞歌》收录了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和革命先烈闻一多的《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在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等代表性散文,以及《红烛》《死水》《七子之歌》等诗歌作品。这些作品能够像火一样,指示青少年读者寻找到自我,给予青少年读者温暖与力量,让青少年读者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中国现代伟大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他在新诗创作和古代文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丰富了我国的文化思想宝库;他“拍案而起”,为民主而英勇奋斗、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赞颂。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
目录
第一章 散文/杂文/文艺评论
武汉大学纪念孙总理奉安典礼祭文
青岛
五四历史座谈
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在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
为李公朴死难题词
最后一次讲演
愈战愈强
人民的世纪
文艺与爱国
字与画
第二章 诗歌
红烛
青春
春之首章
春之末章
火柴
太阳吟
忆菊
秋深了
稚松
祈祷
一句话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七子之歌
序言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
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的道路上,我们究竟需要
怎样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
繁衍发展中,我们究竟应该
传承什么样的精神?一个民
族总得有属于他自己的精神
气质。这固然可以从中华民
族漫长的历史中找寻答案,
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
,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
民族拼搏崛起的过程,无疑
,更是我们既能触手可及,
又能观照当下的现当代史,
而这当中无数志士先烈不正
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上下求
索的精神体现,不正是中华
民族维系千秋万代不绝赓续
的精神血脉吗?
案头上正待出版的《先
烈家书》《红烛赞歌》两部
书稿让我不住思考。《先烈
家书》汇集了邓中夏、赵一
曼、王若飞、江竹筠、吉鸿
昌等为我们耳熟能详的革命
先烈的家书,也汇集了如黄
竞西、何秉彝、王传馥、金
方昌等并不为我们熟知的革
命先驱的家书,而《红烛赞
歌》则是闻一多先生关于家
国情怀的诗文选编。
正是这些书稿,又让我
想起当年大学老师何怀宏先
生。何怀宏先生曾经有感于
当代人信仰的缺失,感慨道
,中国少有为一个问题而赴
死的人。是的,能为一个问
题而赴死,这是需要巨大勇
气的,没有信仰的力量支撑
决难实现。然而,在那个内
乱不已,强敌入侵,山河破
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已
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却有
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慨
然赴死、前赴后继!那么,
支撑着苦难岁月里血雨腥风
中的这些中华儿女的究竟是
什么?他们又因什么而赴死
?是为国仂家恨?是为反暴
政求民主?还是为民族振兴
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是,都是。但这背后传递
着的无不是人的价值这一核
心理念,尤其当这些原本纯
粹私人的信件坦陈于世人时
,问题的答案更是一目了然
——当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国
家民族的利益融为一体时,
这就必然成为支撑一个人勇
于赴死最大的力量!这是情
怀,这是信仰!而这将个人
价值置于国家民族的利益之
中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
在时下,不也正是我们急需
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吗?我想
,这些家书以现在这样的方
式呈现给读者,既是对先烈
“德不孤”的一种回应,也是
在对我们已经流失或是正在
流失的情怀、精神、理想、
信念的一种召回。
你看,16岁的朱振汉给
母亲的遗书中写道:“你儿
子的死,是光荣的,为了全
中国的人民解放而死是最有
价值的……”
牺牲于新疆的林基路在
他17岁给父亲的信中写道:
“何不生我为蠢笨之豕儿,
而偏生我为万物之灵之人类
?何不生我为俗世蠢子,而
偏赋我满腔热血,一场壮志
?……”
同样一封写于17岁的信
,是韩子重写给父亲的:“
父亲,请你把你的孩子愉快
地献给国家、民族、社会吧
。父亲,你知道的,这样的
对你孩子的爱护,才是真的
爱护。这是给我一个灵魂的
解放……”
18岁的刘国鈷在家信中
写道:“……要变成抗毒体
,先得把自身遗传得来的和
传染来的毒质除去。把自私
虚荣、狭隘、胆小、无恒心
、无毅力等短处除去,把原
有的人性(同情、正义感、
勇敢、努力等)发挥,同时
增加自己的抗毒的能力。…
…没有对旧事物憎恨的热情
,也就没有对新事物爱的热
情,也就不会有顽强地奋斗
的勇气。……”
你能不有所感慨吗,这
些年龄不及20岁的青年人,
他们何曾只有青春与冲动,
在那些文字中不一样充满着
厚重的情怀与早慧的理性?
再让我们看看那些已过青葱
岁月并不年轻,且上有高堂
下有稚子的志士们是如何将
自己的信仰追求与家庭家人
乃至国家民族的利益融为一
体的——
29岁的江竹筠在遗书中
这样托付:“……云儿就送
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
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
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
30岁的黄竞西在给妻儿
的留言中说道:“……我为
党牺牲,有无上光荣……”
33岁的向警予给父亲的
信中说道:“……总要不辱
你老这块肉与这滴血,而且
这块肉这滴血还要在世界上
放一个特别光明……”
王若飞在37岁被拘押于
国民党反动派监狱时,给家
人的书信却传递着这样的呐
喊:“……念国难之日急,
恨己身之蹉跎……”
如果说四十不惑可以当
作世事洞明人生练达的年龄
标志,那么,那些理应已经
具有成熟心志的先烈们却在
告诉我们:
“……我要救中国最大多
数的劳苦群众……”(俞秀
松,时年40岁)
“……夫今死矣!是为时
代而牺牲……”(吉鸿昌,
时年39岁)
“……生是为中国,死是
为中国……”(刘伯坚,时
年40岁)
“……活的人要真活,不
要活着还不如死……”(何
叔衡,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
导人,时年53岁)
闻一多先生最后的时光
是在与国民党反动派不屈不
挠的斗争中度过的,那年他
也47岁了。让我们再感受一
下诗人那澎湃的家国天下之
情吧——
“斗士的血不是白流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了,
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人
?”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
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
生(公朴)一样,前脚跨出
大门
导语
与徐志摩齐名,成就仅次于鲁迅,闻一多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闻一多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他的诗歌是力量与美学结合的典范;
闻一多是坚定的民主战士,他的文章是一把利刃,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读闻一多的作品,了解闻一多的思想和主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精彩页
武汉大学纪念孙总理奉安典礼祭文
鸣呼!神州陆沉,受制异族,民权不伸,民生弥蹙,厝火积薪,危机潜伏,众人熙熙,酣梦方熟。般维总理,先觉先知,四十年前,独抱忧危,结纳同志,密展宏规,光复故物,金瓯不亏。
国体共和,首崇让德,成功不居,退然拱默。咄哉叛夫,大盗移国,爱构厉阶,祸延南北。公谋建设,主义昭宣,建国方略,宪法五权。亿兆服膺,全体动员,催公北上,耆定坤乾。胡天不仁,沉疴遽染,扁鹊华佗,莫救斯险。壮志甫伸,荣光俄拚,载德垓蜒,铭勋琬琰。
煌煌遗教,奉作宝书,和平统一,实践非虚,迁都金陵,力行其余,国民会议,苛约废除。遏密八音,倏焉三载,奉安钟山,兆域爽豈,坟对孝陵,徽扬寰海,举哀陈词,上诉真宰。滔滔江汉,载缵武功,辛亥首义,遐迩来同。学府既建,械朴芄芄,敢献乐章,被之丝桐。尚飨。
青岛
海船快到胶州湾时,远远望见一点青,在万顷的巨涛中浮沉;在右边崂山无数柱奇挺的怪峰,会使你忽然想起多少神仙的故事。进湾,先看见小青岛,就是先前浮沉在巨浪中的青点,离它几里远就是山东半岛最东的半岛——青岛。簇新的、整齐的楼屋,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路伸展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起伏在山网上如一条蛇。谁信这个现成的海市蜃楼、一百年前还是个荒岛?
当春天,街市上和山野间密集的树叶,遮蔽着岛上所有的住屋,向着大海碧绿的波浪,岛上起伏的青梢也是一片海浪,浪下有似海底下神人所住的仙宫。但是在榆树丛萌,还埋着十多年前德国人坚伟的炮台,深长的雨道里你还可以看见那些地下室,那些被毁的大炮飞机,和墙壁上血涂的手迹。——欧战时这儿剩有五百德国兵丁和日本争夺我们的小岛,德国人败了,日本的太阳旗曾经一时招展全市,但不久又归还了我们。在青岛,有的是一片绿林下的仙宫和海水泱泱的高歌,不许人想到地下还藏着十多间可怕的暗窟,如今全毁了。
堤岸上种植无数株梧桐,那儿可以坐憩,在晚上凭栏望见海湾里千万只帆船的桅杆,远近一盏盏明灭的红绿灯飘在浮标上,那是海上的星辰。沿海岸处有许多伸长的山角,黄昏时潮水一卷一卷来,在沙滩上飞转,溅起白浪花,又退回去,不厌倦地呼啸。天空中海鸥逐向渔舟飞,有时间在海水中的大岩石上,听那巨浪撞击着岩石激起一两丈高的水花。那儿再有伸出海面的栈桥,去站着望天上的云,海天的云彩永远是清澄无比的,夕阳快下山,西边浮起几道鲜丽耀眼的光,在别处你永远看不见的。
过清明节以后,从长期的海雾中带回了春色,公园里先是迎春花和连翘,成篱的雪柳,还有好像白亮灯的玉兰,软风一吹来就憩了。四月中旬,奇丽的日本樱花开得像天河,十里长的两行樱花,蜿蜒在山道上,你在树下走,一举首只见樱花绣成的云天。樱花落了,地下铺好一条花蹊。接着海棠花又点亮了,还有踯躅在山坡下的“山踯躅”,丁香,红端木,天天在染织这一大张地毡;往山后深林里走去,每天你会寻见一条新路,每一条小路中不知是谁创制的天地。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