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反套路经济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美)史蒂夫·兰兹伯格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常识如何“欺骗”我们,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破除生活中常见的“误解”两大问题,通过经济分析剖析人们的理性决策和某些荒唐的非理性行为,展现某些理性行为何以带来令人惊讶的,有时甚至是悲剧性的后果。
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认知囚笼,让我们不再轻信所谓的一成不变的定论,也不再不假思索地质疑那些看起来难以理解的另类现象。
即便你毫无经济学背景,也可以在轻松又充满惊喜的阅读中获得启发,洞悉经济学常识,修正偏见,学会以经济学思维方式重新认识世界,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作者简介
史蒂夫·兰兹伯格(Steven Landsburg),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现任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兹伯格在《石板》(Slate)网络杂志撰写的“每日经济学”专栏深受欢迎,他也应邀在《财富》《福布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著有《价格理论与应用》《反常识经济学1:生活中的经济游戏》《反常识经济学2: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反常识经济学3:为什么常识会撒谎》《反常识经济学4:性越多越安全》。
写作此类经济学读物需要褪去其高深莫测的面纱,仅仅留下犀利的逻辑分析,当然或许还要加上点幽默和文采。
幸运的是,兰兹伯格的文章三者兼具。
目录
第一部分 公共水源原则
一 性越多越安全
二 多子多福
三 守财奴的妙处
四 镜子镜子,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五 为什么童工应该存在
第二部分 用正确的经济学激励改善一切
六 如何改善政府机制
七 如何改善司法系统
八 如何改善其他问题
第三部分 令人挠头的日常经济学
九 想一想这几个问题
十 哦不!是个女孩!
十一 做母亲的高昂代价
第四部分 用经济学看待一些重大问题
十二 真正的慈善
十三 灵魂的中央银行
十四 如何关心时事
十五 有关生死的思考
十六 令人不安的事实
附录
致谢
序言
常识告诉我们:滥交会
传播艾滋病、人口过度增长
会威胁经济繁荣、守财奴通
常不会是一个好邻居……我
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挑战这些
常识。
我的武器是证据和逻辑
,尤其是经济学逻辑。当我
们用逻辑带来的全新视角看
待世界时,会发现这些逻辑
是如此具有启发性,并且如
此有趣。这本书的内容就是
关于这些逻辑的。
生女儿会导致父母离婚
;对复仇的渴望比对黄金的
渴望更健康;禁止猎杀大象
对大象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可能导致更多大象被猎杀
);对于接受灾难援助的人
来说,灾难援助不一定是个
好消息;恶意的电脑黑客应
该被处死;越是慈善的人赞
助的慈善机构反而越少;写
书是一种没有社会责任感的
行为但排队喝水时插队却不
是;高、瘦、漂亮的人工资
更高——但原因却不是你想
的那样。
以上每一句话都比你以
为的更接近事实。如果你的
常识告诉你它们不对,那么
别忘了,常识曾让人们觉得
地球是平的。
接下来你将读到的是所
有反常识的、原创性的、看
起来没必要的和奇奇怪怪的
想法大集合,我说的每句话
都是认真的,同时也都是有
趣的。我们对一些重要内容
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思考,得
出了令人惊讶同时十分有趣
的观点,它们都包含在这本
书中,将给你带来关于世界
如何运转的新见解,有些见
解可能会激怒你,但最终读
完之后,我希望它们也能让
你莞尔一笑。
导语
生活中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理念,往往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而很多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却能找到合乎逻辑的解答。
在本书中,作者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认知经济学的全新而有趣的视角。通过分析一个个看似“反常识”的日常现象背后的逻辑和原理,作者向大众展示了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这种思考与我们有何不同,以及它们对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书评(媒体评论)
史蒂夫·兰兹伯格是我最
喜欢的经济学作家之一,他
的著作我都很喜欢。虽然我
并不总是同意他的观点,但
他总能促使我思考,并乐在
其中。
——格里高利·曼昆 《经
济学原理》作者
这是一部写给普通人的
独特作品,非常有原创性。
轻快的文字背后藏着巧妙的
分析,一定会颠覆你关于经
济学的通常印象,让你掌握
经济学的核心原则,重新思
考世界。
——米尔顿·弗里德曼 美
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
奖得主
史蒂夫·兰兹伯格一次又
一次地证明,自己比别人更
适合将经济学以更有趣的方
式展示绐普通人。他大胆、
前卫地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
理,洞悉经济学常识,会改
变我们看待日常生活的视角
。我喜欢这本书。
——史蒂芬·列维特 芝加
哥大学经济学教授、《魔鬼
经济学》作者
精彩页
在十月份一个清爽的星期六,如果你来到我所居住的郊区社区,就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悲剧:每户人家的草坪上都有一个人拿着吹叶机,把自家草坪上的落叶吹到邻居家的草坪上,而邻居再一吹落叶就又吹回来了……就这样反复折腾,最后经过一个辛苦忙碌却毫无成效的上午,人们会心安理得地回到屋里休息。
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度过星期六的方式,因为要是大家都扔掉吹叶机,待在家里看球赛,可能会更快乐。但不幸的是,人们都太理性了,理性告诉人们,无论邻居是否选择吹落叶,自己出去吹落叶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如果其他人都吹落叶,为了避免自己的草坪被两边邻居吹过来的落叶覆盖,自己最好也出去吹落叶;如果每个人都不吹落叶,那么自己不恪守规则出去吹落叶,就可以拥有附近唯一一块干净的草坪。
经济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讨论像这样的理性行为最终带来的令人惊讶、有时甚至是悲剧性的结果。比如当球场上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场面,每个人都会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最终导致没有一个人能看得清;在有很多人同时谈话的聚会上,为了不让自己的声音被淹没,每个人都大声说话,最终每个人都只好哑着嗓子回家。无论是在球场观众席上站起来还是在聚会上大声说话,这些行为以及往邻居家草坪上吹落叶的原因是一样的——我们总是趋利避害,对自己利益有着敏锐(而且完全理性)的关注,而不关心是否对周围人造成了伤害。
经济学中的一个普遍原则是:当人们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时,事情的结果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当人们行为的后果是由他人承担时,事情的最终结果往往会很糟糕。这一普遍原则听起来可能简单明了,却蕴藏着能削弱大量传统智慧的能量。比如按照这一普遍原则,世界上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守财奴也太少,草率的性行为也不够多,但二手烟和童工的数量却刚刚好;它还意味着人们对黄金的渴望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对复仇的渴望则是社会所需要的;它还揭示了为什么高、瘦和漂亮的人能挣到更高的工资;它建议人们对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税法制度和禁止插队的规则进行全面的、推翻式的改革;它甚至解释了费城的汽车保险为什么贵得离谱。
更接地气的是,它还告诉我们街道上有太多垃圾。这个结论可并不像你以为的那么显而易见。因为街道上确实有很多垃圾存在,但“很多”并不总是等于“太多”,毕竟有些垃圾是应该存在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情况可能会更糟。比如你刚刚在街边踩到的吃了一半的三明治,该不该存在?也许是有人为了避免被大黄蜂蜇到,不得以把它仍在了地上。那张缠住你脚踝的报纸该不该存在?也许是有人寻找刚从公文包里掉出来的纳税申报单时被风卷走的。如果你拿着冰棒在街上走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没有人会认为在倒地之前,你应该先走向最近的垃圾桶把冰棒扔掉。
原则上,世界上所有城市街道上的垃圾都应该有很好的存在理由,但街道上实际存在的垃圾比有合理原因的垃圾多得多。扔香蕉皮的人和踩到香蕉皮滑倒的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即便成本(踩到香蕉皮滑倒)超过了效益(随手扔香蕉皮的便利),人们还是会随手扔香蕉皮。所以每发生一次这种情况,这个世界就会变得不那么美好一点——这就是我所说的垃圾太多的意思。
换句话说,“太多”不仅仅是数值上的判断,它更说明了在一个垃圾更少的世界里,我们都会更快乐。就像在一个吹叶机更少、禁止在球场观众席站立的世界里,我们都会更快乐一样。无论是吹落叶或是乱扔垃圾、生儿育女或是性交、存钱或是花钱、抽烟或是喝酒、放火或是报火警——这些行为都有成本和效益。只有成本和效益都由个人自己承担时,人们才会把一切做得刚刚好。比如丢弃多少香蕉皮、生多少孩子、选择几个伴侣。如果人们只享受效益而让别人承担成本,那么人们就会过度放纵自己;相反,如果人们只承担成本,让别人享受效益,人们就会变得过度谨慎和保守。
当你和朋友共同分摊晚餐账单时,是否点甜点就像上面提到的是否乱扔垃圾一样——你可以得到好处,而将成本转嫁到朋友身上。如果你觉得一块售价10美元的双层巧克力慕斯只值4美元,那么当你自己付钱时可能不会点它。但当账单是由10个人分摊时,点一份双层巧克力慕斯对你来说就很值了,因为你只用1美元就可以吃到你认为值4美元的甜点。但是对你们10个人(包括你)来说,其实总共承担了6美元的损失,这就是我所说的糟糕的结果。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