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居室亦园林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金秋野 |
出版社 | 东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居室亦园林》作为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探讨两方面的问题:一、空间的“园林性”是什么?二、如何在当代中国集合公寓中,使普通居民的居室空间获得“园林性”。本书关注历史也关注现实,希望立足于现代建筑的通用空间模型,寻找传统园林的抽象形式,并将之引入现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本书亦寻求通过城市、建筑、家具到器物的多尺度分析,建立空间园林性的一般理论,并以十几个住宅设计案例和一个展览来呼应。书稿包含十几个精彩的最新住宅室内设计案例,文字精妙,图片精美。 作者简介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建筑师,学者和建筑评论家,“金秋野建筑工作室”主持人。研究领域包括园林与传统设计语言的现代转译;复杂空间系统及其活力等。著有《花园里的花园》《异物感》等学术著作,主持《当代中国建筑思想评论丛书》《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读本》等系列出版物,也是《光辉城市》《透明性》等理论专著的译者。与王欣联合编著《乌有园》系列丛书,与李涵合著《胡同蘑菇》和《楼房花朵》。 目录 前言 思考 非空非非空:园林、湖石、剖碎和三维空间的复杂性综论 居室亦园林 话题 将身体正确地安放在空间里 案例 树塔居 叠宅|高老师家I 小大宅|李医生家 棱镜宅|翟女士家 高低宅|高老师家Ⅱ 小山宅|李先生家 大山宅|张女士家 三一宅|F先生家 卍字寓所&九间院宅 舱宅|毛女士家 囱宅|张女士家 六边庭|禾描展厅及办公空间 舷宅|张先生家 北京房子 结语 居住这件小事 项目列表 图片来源 序言 本书是之前5年,即2017 —2022年的工作记录。大概 从2010年起,我开始对过 往的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出版了三本书:《尺规理想 国》《异物感》和《花园里 的花园》,都是研究或评论 ,将思考的痕迹以文字形式 记录下来。如今却转换了媒 介——把文字替换成小小的 实践项目,可以说,记录的 形式跟随工作内容有了很大 的变化,但思考还是延续的 。这本书关心的三个层面, 即集体的、个体的和专业的 ,在此前的工作中都有所体 现,在这里也有延续。 从集体层面来讲,50年 来中国人的居住模式发生了 重大的转变。无论城乡,都 逐渐从平房、院落式变为楼 房、公寓式。庭院生活消失 的同时,邻里关系和人际交 往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 的家族式、互助式生活经验 ,转变为家庭式、商品化的 操作模式。比如搬家,以前 是亲朋好友一起动手,现在 变成在相关app上雇佣专业 团队,支付报酬。这个转变 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使“公共”与“私密”的边界 线一推再推,人的“个体意 识”实际上是大大强化了。 而集体主义,特别是最近的 十年中,并无彼长此消的趋 势,社会上软的硬的“围栏 、门禁和边界”越来越多, 公共空间也处在大数据的注 视之下。于是个体与集体之 间张力越来越大,这在中国 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将在00 后等新生代身上更加凸显。 随着社交和公共活动更多转 移到虚拟空间,“家”是最温 暖的港湾。 从个体层面而言,“奋斗 ”几乎可以说是几代人共有 的行动指南。可以说,在长 期的共同奋斗中,个体和个 性、感受和诗意,都被大大 压抑了。与之相伴随的,是 对“创造性”的理解偏差。在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下 ,诗和远方都成了让人奢望 的事。我们都知道,建筑学 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居住问 题。集体主义的理想是“居 者有其屋”,个体的理想还 要更进一步,做到“屋中有 风景”。普通人的居所体现 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平 均审美水平和文明程度,但 往往是不可见的。过去几十 年,在市场化的大潮中,私 人居室令人痛心的同质化和 庸俗化,已经达到了时代病 的水平,并在网络时代遭遇 了剧烈的反弹,一时之间宣 扬“生活美学”的文章、图片 和视频等铺天盖地。人们满 足于把别人的图像复制到自 己的家中,如维多利亚风、 北欧风、日韩风、孟菲斯风 ,却很少深入思考,比如: 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美 学应该是怎样的,它是否可 以拥有独特的设计语言?毕 竟我们能以图片识别的所谓 “风格”,都是某时某地某些 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 见证。 从专业层面而言,建筑 学必须关注个体的居住问题 。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 记录都是公共建筑或无个性 的集合住宅,那将是不可想 象的,因为历史上没有一个 时期是这样的。是否可以这 样说:只有住宅的业主才是 真正的个体业主,代表了个 体的意志和想象力。建筑师 除了为业主服务,也要为专 业服务,站在专业的思想脉 络中去思考生活形式的语言 问题。我们面对的设计条件 是苛刻的:只有内部没有外 部的集合住宅室内、缺乏规 范化的市场和性价比很低的 产品、文化水平较低的施工 方和严苛的预算,以及建筑 行业对居室设计的不理解、 不认同。但正是在这种“坚 硬”的现实条件下,形式才 有了坚实的理由,让它不至 于像是浮光掠影或逢场作戏 。 我们一直借助这些条件 ,甚至依赖这些条件,来实 现居室风景的追求。2019 年,我在剑桥大学做过一场 讲座,名字叫《日常空间之 远》,讨论生活的诗意和美 ,如何通过现有的物质条件 来实现。现代中国集合住宅 的根本问题是有限的、僵化 的套型空间和无穷的、复杂 的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可 以说,世界上最反标准化的 业主就是住宅业主。为了满 足千变万化的生活需求,同 时适应不规则的基础户型, 我们顺势而为但无所不为, 结果反而促成了很多奇思妙 想,塑造了一系列虽紧凑但 丰富的、各具形态的功能空 间。我们的基本手法,类似 于园林的空间安排,是通过 顺畅的流线和合理的功能组 织,塑造多孔多窍、声气相 通的内部空间,像千层糕或 太湖石的内部,有丰富的层 次和段落,小中见大,塑造 “日常空间之远”。这个“远” 是打比方,不是真的远,以 局部喻整体。这跟园林的思 路是一样的,小空间有小的 做法。其实,中国园林从古 至今也一直面对着空间压缩 的问题,从广袤的苑固变成 局促的庭院,但对“远”的追 求是一以贯之的。这时候, 如何折叠空间、设置屏障、 连通视线、经营位置,就成 了核心设计问题。使用强有 力的设计语言来切割空间, 创造身体可以进入和体验的 趣味,释放出小空间蕴藏的 大能量,不依赖于花木,仅 凭日常家具器物的摆放来实 现“错落有致”“曲折无尽”的 园林感,是我们在这一组居 室改造中尝试的目标。这些 尝试是非常粗浅的,过多的 限制条件也压制了可能性, 但在1:1的真实尺度上、不 牺牲功能的前提下,探讨中 国城市住宅内部空间的可能 性,也不失为一个具有一定 普遍意义的专业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