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尽往事尽风流(民国先生风华)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汪修荣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呈现了一幅以鲁迅、章太炎、黄侃、王国维、陈寅恪等为代表的二十余位我国近现代史上,在建筑学、哲学、史学、文学、训诂学等领域有重要成就的学者教授群像。书中将曾经做过教授的学者文人的为人为学、精神气质及生活往事一一呈现。传主个性鲜明,作者将宏观背景与微观细节相结合,呈现出一幅风雅宏阔的近代大师群像,并折射出他们所处时代历史光影,有较好的人文性可读性。 作者简介 汪修荣,江苏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主编《世界名人经典丛书》《世界文豪同题散文经典》《世界文豪幽默作品经典》《人生苦旅丛书》《警旬格言分类大辞典》《水一一张家十姐弟的故事》《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美文选》等十多部,发表小说、散文、论文、书评、传记等作品百余万字,著有《民国教授往事》等。 目录 我与阿Q是同乡:名士陈从周 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 安住慈悲喜舍中:台静农的三栖人生 半生块垒难消遣:沈从文寂寞的教授生涯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人格最完美的朱自清 长恨人心不如水:是是非非苏雪林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绅士陈西滢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书生意气傅斯年 人生有三件事:哲人冯友兰 一生为故国招魂:一代儒宗钱穆 一生低首紫罗兰:痴情周瘦鹃 “批孔,把我杀了,我也不批”:性情教授吴宓 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顾颉刚其人其事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我的朋友胡适之 教我如何不想她:独立不羁的刘半农 临老三回值乱离,蔡威泪尽血犹存:“教授之教授”陈寅恪 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名士刘文典 可为文学界浮一大白:钱玄同二三事 随行带着一口棺材:国学狂人黄侃 时光误会流年,往事如烟:鲁迅与顾颉刚的恩恩怨怨 最是人间留不住:文化殉道者王国维 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疯子”章太炎 一个背叛者,一个浪漫者,一个专制的“君主”:怪杰辜鸿铭 后记 导语 回首民国教授的为人为学,追忆一代大师的精神风骨! 民国教授的为人为学、精神风骨、轶闻趣事! 作为一本非虚构历史文化读物,一定要用史实和史料说话,用细节说话,不胡编乱造,不搞假大空,不说教,尽量做到无一事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 文字风格力求与历史人物和时代气息相吻合。 后记 承蒙团结出版社的垂青 ,我的这本小书《不尽往事 尽风流》最新修订版才有了 出版的机会。 这本小书,初版于2008 年,当初河南文艺出版社许 华伟兄出版这本小书时,书 名《民国教授往事》。那一 年,恰逢在郑州召开全国书 市,我在书市上看到刚刚问 世并散发出油墨香味的这本 小书时,内心多少有些小小 的激动,虽然这不是我的第 一本书,对我来说,它的出 版却有着特别的意义。那时 民国热刚开始升温,作为一 个职业出版人,我根据自己 对市场的理解,决定另辟蹊 径,选择一个微观视角切入 ,集中书写民国教授这一特 定群体。作为聚焦民国教授 这一群体的非虚构作品,我 的这本小书在当时差不多可 以算是第一本。出版后,市 场反响良好,十年间先后有 过多个版本,其中还有一个 台湾版。当初我只是想写一 本能够供读者消遣的书,并 没有太多奢望,其市场反响 多少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 这本小书的诞生,并不 是受民国热影响的跟风写作 ,而是缘于我当时为单位组 织策划的一套“大家散文文 存”。为了做好这套书,我 亲自担任了一部分图书的责 编,并因此对这些散文大家 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发 现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有一 个共性:他们既是民国文坛 风云人物,又是大名鼎鼎的 大学教授,如鲁迅、胡适、 朱自清、俞平伯、苏雪林、 陈西滢、沈从文等人无不如 此。大学教授是那个年代所 有文人学者向往的职业,远 比今天的大学教授位尊而高 薪。我曾在《民国教授往事 》后记中说:这些作家在作 品中详细“谈到他们当年在 北京、上海、武汉、广东, 以及抗战时期大后方昆明、 重庆、成都等地高等学府的 教书生涯和生活经历,透过 这些文字,我第一次对民国 时期大学教授这一特定群体 的生活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忽然 产生了写这本小书的冲动” 。当时搜集资料,远不像今 天这么便捷,作为一个业余 作者,我花了大量时间钻图 书馆,跑古旧书店,逛旧书 摊,四处搜集查阅资料,前 后历时近三年时间,最终完 成了这本小书。 作为一个职业出版人, 一个业余作者,我知道在图 书爆炸的时代。市场并不缺 少一本小书,既然要写,就 应该尽量为读者提供一些新 鲜的东西,一点干货。因此 ,写作之初,我为这本小书 定了几条标准:第一,入选 的人物,必须是大学教授, 要有大学教书的经历,而且 要具体书写他们在大学执教 的职业生涯,包括细节,给 人以现场感。第二,入选者 不光有名,有影响,而且还 必须是有故事的人,要有趣 ,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产生 阅读的快感。第三,作为一 本非虚构历史文化读物,一 定要用史实和史料说话,用 细节说话,不胡编乱造,不 搞假大空,不说教,尽量做 到无一事无出处,无一事无 来历。因此,书中所有的引 文都严格注明了出处,力求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第四, 文字风格力求与历史人物和 时代气息相吻合。也许因为 这个原因,这本小书出版后 ,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长 销十多年,这既出乎我的意 料,也令人欣慰。 白云苍狗,逝者如斯。 一晃,距离初版已经十五年 了。根据出版社的要求,为 了适应今天年轻一代读者的 需求,笔者对全书做了较大 修订,这次修订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篇名 ,所有的篇名都进行了重新 修订,更加具体丰富,也更 适合今天年轻读者的阅读需 求。第二,增加了大量照片 ,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更加厚重,图文并茂。第三 ,新增了两篇新写的文章: 《我与阿Q是同乡:名士陈 从周》《一生低首紫罗兰: 周瘦鹃》。陈从周不仅是资 深大学教授,还是一代园林 宗师和古建筑研究大家。周 瘦鹃曾在民国报坛名重一时 ,又是著名作家,其文人和 报人身份与本书风格也十分 吻合。 这次能有机会修订出版 ,完全是机缘巧合。二。二 三年四月,疫情刚刚过去, 江南草长莺飞季节,团结出 版社领导一行到访南京,在 五台山先锋书店举办著名作 家、学者王振羽先生《人事 完缺:吴梅村传》新书发布 会。在发布会上,我有幸结 识团结出版社多位领导,梁 光玉社长、赵广宁总编辑、 总编助理李可女士等人。我 和梁社长可谓一见如故,承 蒙梁社长垂青,主动提出为 我这本小书出一个最新修订 版,而且速度神速。具体操 作中,总编助理李可女士亲 自担任拙作责任编辑,不辞 辛苦,亲力亲为,不仅一一 完善篇名,而且还花费宝贵 时间查找资料,为本书增加 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极 大丰富了图书的内容;在编 排上,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为这本小书增色很多,令 我特别感动。在此,一并表 示真诚谢意。 由于时间和学识所限, 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 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汪修荣 2023年9月于秦淮河畔 精彩页 陈从周这个名字,在当代中国园林界,如雷贯耳。从某种意义上说,陈从周差不多就是当代园林的代名词,与当代中国园林已经融为一体。 陈从周一生著作等身,他的代表作《说园》是继《园冶》之后全面论述中国园林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先后被翻译到英、法、意、西班牙、日等国,产生广泛世界影响,仅日本就曾有六家出版社同时翻译。他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园林顾问、中国台湾园林季刊顾问,日本造园学会唯一的中国学者,也是把中国园林推向海外的第一人。作为当代园林一代宗师,他曾创下了多项第一。著名学者刘梦溪评价说:“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是二十世纪学术思想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问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 然而,在熟悉陈从周的人眼里,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是个平易近人的“老夫子”,一个嬉笑怒骂的性情中人。 “爱摩之心” 徐志摩可以说是陈从周最早近距离接触到的一个现代文化名人,也是对陈从周少年和青年时代影响最大的一个名人。 陈从周之所以在少年时代就喜欢上徐志摩,主要因为陈、徐两家特殊的亲戚关系。陈从周的二嫂徐惠君是徐志摩的堂妹,陈从周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后就由二嫂徐惠君抚养长大。少年时代,徐志摩已经名满天下,因为这个关系,陈从周从小就从二嫂嘴里听说过许多徐志摩的故事,甚至二嫂结婚时,与徐志摩有过一次非常近距离的接触。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哥陈鼎文与徐惠君结婚,徐志摩前来贺喜。十一岁的陈从周在家中花厅里远远地看到了诗人穿着长衫的颀长背影。这段诗意的记忆很多年后仍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二嫂告诉过他许多有关徐志摩的故事,有关诗人的一切,他都十分感兴趣。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命运再一次把他与徐家拉到了一起。 一九四二年,陈从周从之江大学毕业,经徐志摩儿子徐积锴介绍,与海宁名门蒋氏蒋定女士结婚。而蒋定恰好又是徐志摩表妹。这让陈从周与徐家的关系又近了一层,可谓亲上加亲。婚后陈从周又从妻子的嘴里听到了更多有关徐志摩的故事,对徐志摩的了解更加全面了。 真正阅读徐志摩的作品是从初中开始的。初一的课本中就收录了徐志摩的散文《想飞》,这篇文章使陈从周的童心似乎插上了翅膀,回家后他把能找到的徐志摩的诗文都找来读了,徐志摩的诗文深深打动着一颗少年的心。 由于二嫂的关系,他对徐志摩比别的作家更亲近,印象更深,对诗人的一切都十分关注,徐志摩也成了他少年时代的偶像。 十四岁时,他忽然从同学口中听到徐志摩坠机的消息,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不仅对徐家,对广大读者和朋友是一个巨大打击,对少年陈从周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使他在情感上非常受伤。出于对诗人的怀念,他把徐志摩的诗文都随身带在身边,时刻相伴,一有空就翻出来读。也许因为徐志摩的诗文看得太多了,诗人的影子一直在他心中挥之不去,渐渐地就连他的性情气质和文章都受到了影响。 晚年谈及对徐志摩的感情时,他深情地回忆道:“这种爱主要来自于我对他诗文的喜爱。记得我十三岁进杭州蕙兰中学读书,课文中有徐志摩《想飞》这篇文章,童心为之引入云端,回家后就将他的诗文,能找到的都读了。第二年志摩就坠机身亡了。但我将他的诗文一直放在行囊中,有空就翻开读读。”“徐志摩对我文字功力的影响是不小的。……我的散文笔调是学他的。” 陈从周与徐志摩的渊源这么深,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一个是二嫂徐惠君,另一个便是他的妻子蒋定。因为这层关系,他与徐家有了更多的联系,对徐志摩了解也更深人。一九四六年,陈从周业余教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女士学画,从张幼仪嘴里,又听到了更多徐志摩的往事。对一个文史爱好者、徐志摩的崇拜者来说,这种关系为他全面了解徐志摩的生平事迹提供了其他人所不具有的便利。作为一个有心人,陈从周开始有意识地、日积月累地广泛搜集徐志摩的资料,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这个心愿后,也都大力支持,主动提供帮助,这就为他搜集、撰写《徐志摩年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从周认为他对徐志摩的爱是一种无缘无故的爱。其实他对诗人的爱并不是真的无缘无故的,这种爱来自少年时代听了太多徐志摩的故事,来自诗人诗文的熏陶,来自二嫂徐惠君与妻子蒋定的影响,同时还因为两人性情上的相近,自然也不能排除这种亲戚关系所带来的亲近感。 陈从周自己说:“由于这种爱,我为他完成了年谱、全集的出版;妥善安排了遗物;重建了陵墓。” 这种喜欢与爱,成为他坚持不懈搜集徐志摩生平资料的全部动力。很长时间,他把业余时间都用在搜集徐志摩资料上,可以说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系统研究徐志摩的第一人。正是由于多年的努力,一九四九年,陈从周终于完成了《徐志摩年谱》的编撰工作,自费印刷四百本,分送亲朋好友。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徐志摩年谱》,为后来徐志摩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