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融媒体时代下,网络影像叙事体系亟待建构。本书借鉴意识形态研究领域的观念,创新性地引入了缝合性原则,建设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影像“碎片化”叙事模型,完成了从元叙事到“碎片化”叙事和从“碎片化”叙事到元叙事的解构、重构进程,最终实现“碎片化”叙事体系的双向建构,为今后网络影像“碎片化”叙事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构架雏形。 作者简介 沈皛,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宣部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撰稿,2013年伦敦奥运会OBS摄影师,2009年广州亚运会GAB摄影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音响师。执导、撰稿多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中央电视台“活力中国”纪录片奖、青海山地电视节“玉昆仑”奖等奖项。纪录片作品《木雅,我的木雅》被国务院新闻办和文化部外联局选中,作为中国对外形象宣传片使用。著有专著《川剧录音制作及赏析》《源流——中西文化论坛》,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网络影像“碎片化”叙事表达维度 第一节 共时性表达维度:叙事语式 第二节 历时性表达维度:叙事时间 第二章 网络影像“碎片化”叙事体系建构基础 第一节 建构原则 第二节 建构路径 第三节 建构逻辑 第三章 网络影像“碎片化”叙事体系构建 第一节 “时”的构建 第二节 “体”的构建 第三节 “式”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