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肿瘤免疫基础知识与技术和肿瘤个体化与靶向治疗新策略两篇。第一篇囊括了肿瘤抗原、肿瘤免疫微环境、抗肿瘤免疫反应评价指标、各种免疫靶向技术及实验模型等。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合成生物学的内容。第二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或刚刚获批临床应用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以及临床应用领域的新发现。此外,第2版增加了原位疫苗、新抗原肽疫苗、新抗原mRNA疫苗、光动力免疫治疗、肿瘤靶向核素诊疗技术、抗体偶联药物等新技术及恶性胸腔积液的新疗法。本书基于肿瘤免疫基础知识和新认识,对个体化和靶向技术为特色的免疫治疗新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阐述,并紧跟抗肿瘤转化医学及Ⅰ期临床肿瘤医学领域新方向介绍了免疫治疗新技术与其他抗肿瘤治疗的联合应用。 本书适用于从事肿瘤学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学者和医务工作者,以及对肿瘤免疫治疗感兴趣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生。 目录 第一篇 肿瘤免疫基础知识与技术 第一章 抗肿瘤免疫应答 1 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 2 抗肿瘤体液免疫应答 3 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 树突状细胞 1 DC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2 DC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3 DC与肿瘤免疫逃逸 4 DC的临床应用 5 总结与展望 第三章 肿瘤抗原 1 新抗原 2 病毒相关抗原 3 癌-睾丸抗原 4 肿瘤相关抗原 5 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肿瘤免疫微环境 1 肿瘤免疫微环境组成及特点 2 肿瘤免疫微环境分型 3 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 4 总结与展望 第五章 肿瘤靶向肽 1 肿瘤靶向肽分类 2 肿瘤靶向肽筛选 3 肿瘤靶向肽的应用 4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制备策略 1 基于动物免疫的抗体制备策略 2 基于体外筛选的抗体制备策略 3 人源抗体库筛选 4 转基因小鼠技术 5 新型抗体 6 总结与展望 第七章 靶向锚定蛋白筛选与鉴定技术 1 DARPin的结构与特点 2 DARPin的制备技术 3 DARPin的应用 4 总结与展望 第八章 合成生物学与抗肿瘤治疗 1 合成生物学简介 2 合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3 合成生物学推动肿瘤治疗的发展 4 总结与展望 第九章 抗肿瘤免疫反应评价指标 1 抗肿瘤免疫反应临床疗效评价 2 抗肿瘤免疫反应检测指标 3 肿瘤免疫治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4 总结与展望 第十章 实验小鼠模型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1 普通型小鼠 2 免疫缺陷型小鼠 3 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 4 热肿瘤与冷肿瘤 5 肿瘤转移小鼠模型 6 常见的突变基因及其细胞系 7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控制及饲养环境 8 总结与展望 第二篇 肿瘤个体化与靶向治疗新策略 第十一章 新抗原筛查、制备与应用 1 新抗原与精准免疫治疗 2 个体化新抗原免疫原性表位筛选和鉴定 3 MHCⅡ分子限制性新抗原及新抗原反应性CD4+T细胞 4 新抗原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模式及前景 5 总结与展望 第十二章 TCR-T细胞治疗技术 1 TCR-T细胞治疗的原理 2 TCR-T细胞免疫治疗的技术流程 3 TCR-T细胞治疗技术与策略 4 总结与展望 第十三章 CAR-T细胞治疗技术 1 CAR-T细胞的结构与原理 2 五代CAR-T细胞治疗技术的比较 3 CAR-T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流程 4 CAR-T细胞治疗技术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5 CAR-T细胞治疗技术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6 CAR的安全性 7 总结与展望 第十四章 BiTE免疫治疗技术 1 BiTE的技术原理 2 BiTE技术制备流程 3 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 4 BiTE在实体瘤中的治疗进展 5 总结与展望 第十五章 基因定点编辑技术 1 基因定点编辑技术概述 2 CRISPR/Cas9技术在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对免疫检查点的干预 3 CRISPR/Cas9技术在异基因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概述 4 CRISPR/Cas9技术用于各类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5 CRISPR/Cas9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和挑战 6总结与展望 第十六章 原位疫苗概述 1原位免疫注射技术 2原位疫苗技术的进展 3总结与展望 第十七章 新抗原肽疫苗 1新抗原肽疫苗的免疫原理及优势 2新抗原肽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 3新抗原肽疫苗的临床转化挑战 4总结与展望 第十八章 新抗原mRNA疫苗 1 新抗原mRNA疫苗的结构与作用原理 2 新抗原mRNA疫苗的常用递送策略 3 新抗原mRNA疫苗的临床试验 4 新抗原mRNA疫苗的优化策略 5 总结与展望 第十九章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 1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 2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 3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关键问题探讨 4 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 CTLA-4抗体 2 PD-1抗体 3 PD-L1抗体 4 CTLA-4/PD-1抗体 5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6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一章 纳米技术与免疫治疗 1 靶向肿瘤部位的纳米载药系统 2 靶向免疫细胞的纳米载药系统 3 局部治疗的纳米技术 4 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二章 恶性胸腔积液的新疗法: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 1 恶性胸腔积液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2 恶性胸腔积液的免疫治疗 3 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三章 光动力免疫治疗 1 肿瘤光动力治疗研究现状 2 光动力治疗引发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3 提高光动力免疫治疗的策略 4 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四章 肿瘤靶向核素诊疗技术 1 肿瘤靶向核素的结构与作用机制 2 肿瘤靶向核素的特点 3 肿瘤靶向核素的应用 4 肿瘤靶向核素的临床进展 5 总结与展望 第二十五章 抗体偶联药物 1 抗体偶联药物的结构与作用原理 2 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 3 抗体偶联药物的若干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