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树村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是著名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研究专家、收藏家王树村人生最后阶段的绝笔之作。2009年,罹患肺癌六年的王树村于病榻前开始撰写回忆录。从“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这一问题出发,王树村回顾了其出生于北方年画艺术之乡杨柳青,长于炮火连天的天津,耕耘于祖国大地,从学画到藏画、再到搜集和研究民间美术的人生经历,阐述了其对于民间美术孜孜以求、笔耕不辍的热爱与守护。山河故人,艺林拓荒,历经炮火方知家国一体和平可贵,王树村励志编书雪耻,一心为证明“中国民间艺术的根在中国,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专家也在中国”。
作者简介
王树村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他一生致力于民间美术的收藏与研究,为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了毕生精力,是中国民间美术理论的奠基人。
2004年被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评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出版专著75部。
目录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
王树村年表
王树村旧藏民间美术撷珍
王树村著作目录
整理后记
导语
戴建业倾情推荐,《汉声》杂志黄永松盛赞。
吴步乃、杨先让、刘恪山、薄松年、聂危谷、乔晓光等属文纪念。
“民间艺术的守护神”、一代美术史学人难以忘怀的先锋与丰碑王树村病榻绝笔。
人生八十六年,七十余部皇皇著作,王树村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守护神”,他一生收集17000余件年画粉本和画版,后多数捐赠国家,为中国保存了农业社会的一个活的文明形态。他一个人的年画史,从一个侧面印证的是20世纪中国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的历史。
后记
责编老师和我说,后记
必须得交了。我当然知道,
作为整理者,有责任和义务
向读者交代一下书背后的故
事。我只讲两件,关于两个
老人。
迟迟未动笔,主要是因
为总不愿意回到当时的情境
中去。这本书是王树村先生
在病床上完成的,是他在生
命最后阶段所写的最后一本
书,是他的绝笔之作。据先
生的女儿林小枫女士回忆,
当时先生刚刚与死神擦肩而
过,身体已经极度衰弱,但
对他而言,如果不工作的话
,生命就没有延续的意义了
。于是,家人便提议他写自
传,但说好每天不能多写,
不能超过两千字,而且如果
身体不舒服就不能写。于是
,他就每天写一点儿,直至
逝世前三天,从未间断。从
手稿字迹可以看出,多数的
时候,他的手都是颤抖的。
先生为这部自传起的名字是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之始
末”,或许可以这样理解,
这本书是他临终前拼尽全力
想要和这个世界说的话。
先生去世后,他的老伴
——林凌风女士,把其手稿
的复印件交给我。转眼间,
十几年过去了。前几天和她
通话,她现在深圳。我告诉
她,我们整理的先生的书终
于要出版了,但我太慢了,
拖了这么长时间。她说:“
不慢。你不知道,王树村有
的书拖的时间更长,有的就
拖没了,哈哈。你算是快的
。”她总是那么乐观、开朗
,对我和我的工作,永远是
鼓励和支持。
我说:“您一定注意身体
,好好保重,我们还有好多
事儿没做呢。”
她回答我:“你知道吗,
我都95岁了。你也要注意身
体啊,有时间来深圳找我。

我说:“好,我争取一定
去。”
她说:“好的,那我们深
圳见!”
几年了,每次说去,都
未能成行。但这一次,我决
定寒假去趟深圳,把这本书
带给她。立此为证。
姜彦文
2023年12月10日
精彩页
在中国美术史的论著中,过去没有“民间美术”的字样和篇章。因素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和作者未被文人和收藏家重视,所以文献资料贫乏,倒是官廷和文人画家的作品和传记,历代都有文人笔下著录可考。如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宋徽宗赵佶救撰《宣和画谱》……大都是以官廷文人绘画为主线。此外,文人著作中也有涉及民间艺人的作品与名录,如宋邓椿《画继》,但所录艺人寥寥无几。宋元以后,更乏民间艺人名录传记者。
众所周知,“美术”二字是从国外引进的,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三大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籍中,从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收录唐杨惠之及其弟子等人的彩塑资料,可知中国美术分类不同于西方,雕塑是统归于绘画的。如果按照美术服务对象来说,中国美术可分作官廷的(如历代皇家画院、画馆)和文人的(如高人隐士,画画自娱或卖画于官商的雅士),还有一类是民间艺人的【如印卖门神、钟馗、回头鹿马(吉祥年画)的作坊艺人,及宋代画娃娃的杜孩儿画古建筑界画的赵楼台、善铁画的郭铁子……】。官廷和文人画家于历代绘画著录中,作品、传记数以千百计,更有康熙皇帝敕撰的《佩文斋书画谱》,将清代以前的绘画和古籍中,关于书画家的传记、作品、故事、品评等都分类编目,收入其中,是一部编写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完美史料。遗憾的是有关民间美术的资料太少了,只有宋代陕西廊州(今富县)田家的泥孩儿、善剪字画的剪纸道士等十余人。所以近代中外学者编撰的中国美术史很少列民间美术作为其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王钧初(胡蛮)编著的《中国美术的演变》,虽然提到了民间艺人和扇画等作品,但只是以批判官廷画和文人画的阶级斗争观点为主线。所以当代美术评论家咸称出版的中国美术史虽多,但总有面目相似感。
从中国历史角度看,晚清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之下。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军阀割据,南北并未统一,英、法、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依旧侵略不已,尤其是文物,大量被盗运出国。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文人学者怎顾得编撰中国美术史,所以1923年出版的《中国美术》是英国人波西尔编写、戴岳翻译、蔡元培校订的,后有日本大村西崖著《中国美术史》。有鉴于此,国人耻之,爱国学者拿起笔来撰写了史料更完备的中国美术史、中国绘画史。鉴于当时国内战乱频仍,日本侵华加紧,学者无力到各地收集诸如木版年画、纸马、剪纸、彩塑等民间美术品,也未尝意识到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史中有最多庶民百姓观赏的种类。换句话说,中国美术史是待诏、文人和民间艺人所共同谱写的,因为民间美术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城乡的劳动人民,过去交通不便,文献资料缺乏,收集研究起来不易,所以出版的中国美术史缺乏民间美术篇章,故难免受“千篇一面孔”之讥。民间美术受到社会重视、抢救保护并研究起步,有待于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社会安定后才可见到曙光。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