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看就懂的哲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英)加雷思·索思韦尔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主要哲学思想、哲学家及哲学作品等。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作者通过哲学发展的时间轴以简单、易于理解的方式总结了哲学的百余个相关主题,包含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哲学、伦理学、美学、心灵哲学以及科学哲学。本书试图用浅显易懂的、有趣的、穿插着幽默叙述的方式,来解读哲学中的一些关键理论、核心概念、主要发展以及思想大家。旨在希望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激发出足够的好奇心,以便进一步深入了解哲学。 作者简介 加雷思·索思韦尔(Gareth Southwell),英国作家、哲学普及工作者,著有《政治学有什么用?》《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你不可不知的50条科学哲学知识》。 目录 古代哲学和经典哲学 自然哲学 道家 数 痛苦 儒家思想 万物皆流 悖论 智者派 原子论 苏格拉底的方法 苏格拉底之死 共相 道德实在论 理想国 艺术与谎言 犬儒主义 美德 目的论 公民权利 净化 友谊 幻相 节制 死亡 恶的问题 正义战争 斯多葛主义 爱任纽的神正论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原罪 新柏拉图主义 基督教哲学 禅 伊斯兰哲学 本体论论证 经院哲学 宇宙论证明 奥卡姆剃刀 人文主义 政治现实主义 乌托邦 怀疑主义 早期现代哲学 科学方法 自然状态 确定性 理性主义 二元论 商标论证 帕斯卡的赌注 一元论 经验主义 宽容 人格同一性 充足理由律 可能世界 观念论 武士道 休谟之叉 “是”与“应当”之间的鸿沟 归纳问题 目的论论证 神迹 浪漫主义 自由市场 启蒙哲学家 后期现代哲学 先验观念论 义务论 权利 崇高 关于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 保守主义 革命 功利主义 动物权利 女性权利 辩证法 悲观主义 人本主义 伦理利己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 伤害原则 民主 进化论 恐惧 公民的不服从 异化 上层建筑 实用主义 自由意志 信念 无政府主义 虚无主义 权力意志 当代哲学 意向性 生命哲学 不完全决定性 时间 数学 非存在 他心问题 结构主义 自然主义谬误 形式主义 存在 表现主义 言说与显示 私人语言 确证悖论 新的归纳之谜 消费主义 自发秩序 行为主义 证实主义 开放社会 范畴错误 本真性 极权主义 他者 自然主义 概念图式 女性主义 德木格 证伪 情感主义 人工智能 荒诞 自由 同一论 解释学 情境主义 知识 作者之死 缸中之脑 功能主义 无知之幕 范式转移 权力与监视 性 堕胎 宗教语言 解构 反实在论 信仰 中文屋 父权制 感受质 古典自由主义 快乐机器 僵尸 超现实 远程传送装置 非同一性问题 取消式的唯物主义 情色制品 物种歧视 有效利他主义 泛心论 电车难题 副现象主义 社会性别 超人类主义 术语表 序言 给哲学下定义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事实上,我 们最有可能达成一致的观点 是:哲学大约于2500年前 起源于古希腊。在此期间, 哲学与其他众多学科分离, 或者说共同发展,却仍能保 持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如 果你明天要报名去上哲学课 ,那么你会发现:尽管课上 讨论的都是诸如“上帝的存 在”“心灵的本质”或“完美的 政治体制”一类的问题,但 严格意义上讲,你并不是在 讨论神学、心理学或政治学 。 哲学之所以能独立于其 他学科,就在于它探寻的是 一种独特的答案。这种独立 性甚至体现在它触及其他学 科对象的时候,简单来说, 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本质越是 深入和深刻,我们就越有可 能在进行哲学思辨。物理学 家也许会问:宇宙是如何起 源的?但他们不会进一步追 问这种起源的原因,甚或人 类存在的意义。心理学家也 许会试图去理解心灵起作用 的方式,但不太可能通过探 索“我们如何知道他心是否 如我心”(即便我们假设这 个问题能够得到某种实验的 验证)这类问题而申请到资 助。诚然,哲学与其他学科 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交叉 ,但我也并不想要提倡我们 应该(或者说可能)在它们 之间划一条明确的学科分界 线。事实上,哲学家从自己 初创的探索领域中被“驱逐” 出去的情况在哲学史中不胜 枚举(物理学和心理学就是 两个很好的例子)。我想指 出的仅仅是:哲学所探寻的 答案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同于 其他学科的。 要理解哲学的这种独立 性,最佳的方式无疑是一头 猛扎进“哲学的汪洋”之中— —而这正是本书发挥作用的 地方。当然,我并不奢望通 过这样一本小书就能让读者 对哲学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因为本书无论从内容的深度 或是细节的完善度上都未能 达到这一目标——但试问又 有哪一本书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反,本书试图用浅显易 懂的、有趣的、穿插着幽默 叙述的方式,来解读哲学中 的一些关键理论、核心概念 、主要发展历程以及思想大 家。因此,我希望你们能够 找到自已感兴趣的东西,并 且激发出足够的好奇心,以 便进一步深入了解哲学(为 此,本书结尾处还列有一个 简短的术语表)。在阅读过 程中,以及在理解哲学家们 的各种争论(很多争论至今 仍未平息)的过程中,你们 可能会对“什么是哲学”这个 问题有更深刻的体会。无论 如何,总会比光读这篇简介 要强得多! 本书大体上采用了时间 顺序的方法来梳理这门学科 ——涵盖了从古希腊到当代 的哲学史——研究了哲学界 的几个主要领域,其中包括 :形而上学(存在及存在者 的本质)、认识论(即知识 的理论,讨论了“我们能知 道什么”和“我们如何认识事 物”;以及确定性在认识中 的作用)、政治哲学(涉及 政体的最佳形式;个人的自 由;政治权威的合法性)、 伦理学(涉及善的本质;“ 我们为什么应该为善”;行 为的正当性)、美学(艺术 哲学——涉及美的本质;艺 术和真理)、心灵哲学(涉 及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 意识的本质)、宗教哲学( 涉及上帝存在的论证;恶的 问题)以及科学哲学(涉及 科学理论的本质;“我们如 何能确保科学的真理”)。 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对哲 学学科的严格分类——通常 我们所探讨的主题可能会跨 越多个领域,也或者可以被 归入上文中未涉及的其他哲 学领域——然而,为了简明 起见,我已经尽可能地做了 粗略的分类(希望读者能够 谅解)。我们也用了类似的 方法来划分哲学家的“流派” ,这一划分方法仅仅是为了 说明某一哲学家大致的研究 方向,而不代表他就真的分 属于任一严格意义上的哲学 派别。 我还要提醒读者们注意 :本书所涵盖的内容(除了 一些显而易见的例外情况之 外)主要是“西方”哲学。我 这样做并不是要贬低其他传 统思想的重要性,只是要去 探讨那些被大多数人视作是 “哲学”的内容(如果人们在 本书中没有发现这些内容的 话,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 。我的这种做法或许不能让 所有的人都感到满意,但是 本书涉及的主题和思想家本 来就不是为了对他们做出定 论——就像我说的那样,本 书只是希望为进一步的探讨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且 ,就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来说,比如“哲学到底是什 么”以及“哲学到底在干什本 书已经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答 案。 导语 本书试图用浅显易懂的、有趣的、穿插着幽默叙述的方式,来解读哲学中的一些关键理论、核心概念、主要发展历程以及思想大家。在阅读过程中,以及在理解哲学家们的各种争论(很多争论至今仍未平息)的过程中,读者会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体会。 精彩页 自然哲学 西方哲学的传统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及其周边地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时期。 西方哲学的诞生地 泰勒斯是第一位“自然哲学家”,他的研究标志着一种转变:哲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人类或自然的概念,并采取逻辑和数学的方法(而不是宗教或神学的方法)来解释世界和世界中的万物。这些先驱者似乎对本原(即自然世界的第一原则或基本元素)尤为关注,因此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才被称为“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在随后的两千年里,这一术语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这些早期的哲学家现在通常被归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因为他们要么生活在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之前的时期,要么遵循着与苏格拉底截然不同的哲学传统——相较于伦理学或其他哲学问题,这些哲学家显然对物质世界更感兴趣。 泰勒斯 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因为本原可以是固态的、液态的或气态的。而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将本原视作一种更加不确定且更加抽象的东西;他将这种东西称为“无限者”(Apeiron)①。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则主张:“本原”是气,因为世界中的万物都像气体一样,不断地运动。赫拉克利特认为本原是火,因为它的本质是“变”。然而,最具影响力的本原观来自恩培多克勒,这种观点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主导了哲学和科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对先前各种本原理论的综合,它认为:物质实际上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土、气、火、水。 道家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圣人,他主张:万物的真正本质不能通过“言”(语言)和“象”(符号)来理解,而只能通过“道”方能被体悟。关于老子其人,我们知之甚少,而且,有学者提出,老子的唯一著作《道德经》(其字面意思是“关于方法和美德的书”)也许是一本记录了中国诸圣贤言论的合集。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是“道”(方法)。“道”并不是一个可以用语言描述的简单概念,因为它既是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力量,又是万物之源,同时也是存在的理想状态。不可言喻 但是,正是这种不可言喻的性质为我们提供了线索,使我们能够理解道的本质以及道体现自身的具体方式。道是一种无法用符号标识,并且无法被概念化的终极实在。就像《道德经》所说的那样: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家与禅宗佛教以及西方的赫拉克利特和德里达一样,都反对定义。 然而,道家的目的不是要搞神秘化,而是试图将我们关于现实的经验从理性概念的控制中释放出来。因此,比起获取理智的知识,道家更为关注的是去实现一种存在的状态。此外,唯有放弃去定义、去“认识”(西方哲学对此极为珍视)的欲望,进而采取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自发明觉,我们才能够完全“理解”实在。 数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对于数近乎神秘的崇拜为现代科学的信念奠定了基础——数学就是我们理解宇宙的关键。 理性的宇宙 毕达哥拉斯的名字之所以能够被后人记住,无疑得益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直角三角形定理(即毕达哥拉斯定理,也称“勾股定理”)。 宇宙的和谐 数的力量与和谐以及描述实在的能力让毕达哥拉斯崇敬至极,他相信数是构成宇宙结构的根基,并且诸行星本身会发出不同音调的乐音。因此,从地球到其他行星的距离以及地球到恒星的终极球面间的距离就与音乐的音程相对应。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