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英译汉理论、技巧与实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详尽细致的解析展示了英译汉的艺术。全书从理论、技巧和实践三个模块入手,涉及文学、科技、金融、法律、商务、外事等多个领域,并围绕“中国的发展与崛起”这一时代主题加以拓展,使读者在锤炼译技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社情、国情。 作者简介 张敏,女,1982年生,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国十六、十七世纪诗歌、戏剧研究和英美现当代文学研究。发表文章:“George Herbert's Self-Projection as a Didactic Priest in The Temple”、“Voices of the Dramatic Persona: An Exploration Of George Herbert's Self-Writing in The Temple”、《从人物塑造探索<水泥花园>的寓意》等。主持项目:2017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一般项目“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2012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马丁·艾米斯‘黑色幽默’创作风格研究”。参与项目: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十七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参与撰写《英国16、17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科学出版社)第四章《巴罗克文化语境中的身体叙述》。 目录 绪论 一 翻译的定义和标准 二 翻译的性质 三 翻译史简介 第一章 译前准备 一 译者的知识储备 二 阅读分析原文 三 翻译四层次 第二章 英汉语言对比 一 形合与意合 二 物称与人称 三 被动与主动 四 静态与动态 五 抽象与具体 六 替换与重复 第三章 翻译过程:词语艺术 一 词义的选择 二 词义的形象与概括 三 词义的表达 第四章 翻译过程:以词成句 一 语态转换 二 正译与反译 三 分译与合译 四 顺译法 五 逆译法 六 包孕法 七 重组法 八 综合法 第五章 翻译过程:成篇意义 一 篇章对比 二 段内连贯 三 段际连贯 四 语篇分析 五 篇章语域 第六章 翻译与文化 一 专有名词 二 文化负载词 三 修辞格 四 四字格 第七章 译后思考 一 译文校改 二 译文评价 三 翻译与时代进步 英汉翻译练习参考答案 附录 英汉译音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