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茶煮落花泉》将“图书+文创”有机融合,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生机勃勃,清新治愈,拿到手中就好像抓住了大自然,内容中包含了中医、文学、美术等诸多门类,并附有当季茶包药材名录、相应功效及配图,十分精美,极富设计感。 目录 陌上花开 春日气候歌 陌上花开·迎春茶 沉金浮翠 夏日气候歌 沉金浮翠·消暑茶 金风玉露 秋日气候歌 金风玉露·秋日茶 雪霁初晴 冬日气候歌 雪霁初晴·冬暖茶 序言 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 起源说法不一,其中以《茶 经》的饮茶起源为人熟知。 《茶经·六之饮》记载:“茶 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 周鲁公。”相传神农氏于茶 树下煮水,树叶飘入锅中, 锅中水竟变得清甜爽口,这 次偶然拉开了中华大地饮茶 、品茶的序幕,后世周鲁公 将茶以文字记录在案,促就 了茶的广泛传播。在坊间茶 不单为饮品,更为一种形象 的代名词。儒客文人多好君 子之德,君子往往淡雅如水 ,而茶清爽不腻,正合君子 品行而常被吟作,有《诗经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的 美好意境,也有《汲江煎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 忽作泻时声”的豪爽之情。 药茶取以药代茶之义, 在三国时期初露头角,丰富 了茶的内涵。“药茶”一词首 见于宋朝王怀隐等人编纂的 《太平圣惠方》,书中所载 药茶或以中草药与茶叶相配 ,或单用中草药,其服用方 法多,以沸水冲泡,或加水 煮沸后饮用。 《调疾饮食辩》中言:“ 惟饮宜清,忌多忌浓,或以 它草木之可煎饮者代之尤妙 。”这是古人将草本中药代 茶饮用,以便日常保养身体 。 《类经》云:“一岁之气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 夏主生长,秋冬主收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 人为一体,人亦有阴阳之气 变化,药亦有四气五味,四 季当以不同药茶调节机体, 四季茶由此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