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商业进化论、管理变革力、技术加速度3个视角,详细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之道,围绕数字时代纷繁复杂的商业现象,选择了21个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故事作为承载,在故事中提炼了话题焦点、他山之石、点石成金3个部分,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数字化的本质、底层逻辑、应用场景、实施方法等层面的重要问题。 阅读本书,管理者可以了解数字化对所在行业的影响,借鉴最新的数字化转型研究成果,深刻理解多项数字技术进步,知悉数字化转型实践方式方法,明晰如何利用数字化优势达成企业相应的适应性与敏捷性,强化企业管理能力,构筑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业务战略和企业自身的卓越运营。 作者简介 邓斌,数字化管理顾问,财经作家。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书享界创始人;在华为任职11年,华为原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主讲“华为管理之道”系列课程500余场,“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课程100余场,深受企业家欢迎。 著有“学习华为三部曲”(《华为管理之道》《华为成长之路》《华为学习之法》),《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华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路径》等。 目录 上篇 商业进化论 特斯拉卖保险,是特例还是趋势 在新要素的驱动下,第一二三产业正在走向融合 产业互联网:从挖掘机到“挖掘机指数” 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主角已变 场景为纲,技术为目:“为场景找技术”是正道 场景是供需双方的“普通话” 战略的“测不准性”:从“静态靶”到“移动靶” 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 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排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华为列为第一的这项目标,却不是你的目标 降价是决定,降成本是能力 50万元价位的车,为何敢于一次性降价16万元 六步释放企业数字生产力 华为如何帮助行业客户推进数字化转型 中篇 管理变革力 “数字化转型”之难,不在于“数字化”,而在于“转型” 从中国历史四场著名变革到华为“之”字形变革 变革成功的关键:能否有效影响利益干系人 对管理者进行盘点并分而治之 数字化的“现实主义”:行业成熟度和企业成熟度 脚踏实地,小步快跑,渐进迭代 我命由我:长翅膀而非找树枝 从首席信息官走向首席执行官 数字化组织形态:他组织vs自组织 从“马其顿方阵”到“华为军团” 重塑社会分工和人才结构 从“特斯拉单挑全世界”到“软件定义一切” 1+1>2:协同重塑数字化企业价值 “孤勇者”并非主旋律,协同是时代的生存之道 下篇 技术加速度 不做数字时代的“马车商”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工具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范式 流程驱动→数据驱动→智能驱动 流程驱动的范式:要想富,先修路 华为“云、雨、沟”经营管理哲学启示 数据驱动的范式:打造“数据资本表” 数据是数字时代最大的效率变量 智能驱动的范式:人机交互协作常态化 人服务于机器vs机器服务于人 技术成熟度曲线:不懂IT也能主导技术选型 君子不器,高维看技术 “颗粒度”:数字思维的独特魅力 高度定制化,本质就是高度模块化 参考文献 后记 赞誉 序言 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的 管理者们,都在想什么 本书试图探究这样一个 问题:“走上数字化转型之 路的管理者们,都在想什么 ?” 2022年,我带着一门课 程走进中国多家企业及商会 、协会等组织,和管理者们 探究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门课程和本书同名——管 理者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说 ,本书是我在2022年对这 个问题探究的阶段性总结。 既然是阶段性总结,必然有 很多不完善之处,但我还是 想抛出来,期待更多对这个 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加入这场 有意思的探究之旅。 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自 己2022年6月到10月的探究 足迹(以交流日期,交流对 象为例): 6月25日,万和电气; 6月27日,佛山市电子信 息行业协会; 6月29日,佛山市民营女 企业家商会; 7月8日,佛山市潮州商 会; 7月16日,佛山市网商协 会; 7月24日,佛山市湛江商 会; 8月5日,中国建筑国际 集团; 8月6日,东风日产; 8月9日,中国南方电网 潮州供电局(第一批); 8月16日,中国广核集团 ; 8月17日,中国南方电网 潮州供电局(第二批); 8月31日,河南省工信厅 专精特新领军企业集群; 9月17日,中德制造业研 修院; 9月21日,海发宝诚融资 租赁公司(中远海运旗下企 业); 9月27日,四川省广元市 昭化区政府; 9月29日,广咨国际集团 ; 10月31日,中国石油长 庆油田; ………… 以上这些交流,以我主 讲的“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 课程拉开序幕,中间穿插着 这些组织的管理者基于自身 实际业务的大量研讨及探索 。其中很多场次由于探讨较 为深入,当天的课程内容都 无法全部讲完。一开始我有 一丝丝遗憾和不安,感觉没 有完成授课任务,转念一想 ,数字化转型本来就是一个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 实学”,是否讲完其实不重 要,重要的是这个组织(企 业)的管理者借此机会讲出 了他们对自身组织数字化转 型的真知灼见,从而达到为 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松土”的 作用。 以上这些组织所在行业 分属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我至今尚未服务过第一产 业),横跨建筑地产、电子 制造、汽车制造、核能发电 、油田、电网、电商、金融 、餐饮、政府智库、生活服 务等多个细分行业,组织规 模不一,包括从年营收几百 万元的小微制造企业到市值 上千亿元的上市公司,组织 性质横跨政府事业单位、中 央企业、省属国有企业、民 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 有道是“生有涯,知无涯 ”,无论课前做多么充分的 准备工作,我自知仍无法掌 握这么多行业的隐性知识( know-how)。因此,每一 场的交流,我都是如此开场 :“如果从了解你们自身行 业的角度看,各位远远比我 熟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天我只是把我知道的抛 出来,让大家看一看那些踏 上数字化转型之路的管理者 们都在想什么。而适合本行 业、本企业的‘量身定做’型 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和路径, 则需要大家一起来创新。”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 管理者认为这就是“请外脑” 的独特价值——面对汹涌的 数字化转型浪潮,外部专家 帮助他们打破行业思维惯性 和路径依赖。同时,正所谓 “教学相长”,恰恰是他们思 维打开之后的共创成果,让 我开了眼界,学习到各种细 分行业的新知识,才有了这 本书。正因如此,本书与其 说我是作者,不如说是我将 他们的群体智慧进行了结集 并呈现给读者,衷心地感谢 他们。 大时代,小故事。市面 上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图书已 经不少,为了适应快阅读时 代管理者群体的阅读习惯, 节省时间成本,本书更加追 求“启发性”而非“系统性”, 呈现方式上采用“专栏式”而 非“小说式”,力求做到单刀 直入、讲完即止、干脆利落 。我把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 我交流探讨的所得,分为三 大篇章共计21个小故事;三 大篇章分别是商业进化论、 管理变革力和技术加速度, 每个小故事由“话题焦点、 他山之石、点石成金”三个 小模块构成,尽量还原我在 课堂上与管理者们探讨的场 景,力求做到独立成篇,连 篇成体。 千行百业迈入数字时代 ,面临门槛高、成本高、技 术复杂、人才缺乏等诸多挑 战,形态迥异,但先行者解 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却是惊人 地相似。那些困扰我们已久 的行业难题,在其他行业很 可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非 常巧妙的解决方案,我们就 不用再“重复造汽车轮子”。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 业有专攻。”“众里寻他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数字化转型 ,大家都在路上。让我们追 上那些已经走上数字化转型 之路的管理者们,期待他们 的所思所想所为能给我们带 来新灵感。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