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影响人类的深刻变革,推动着人类不断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决定了我们看待互联网的视角也应该是多元的。本书尝试从多学科视角来梳理互联网的性质、特征、功能和效应等,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提供基础素材。 本书可作为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了解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社会上对互联网及“互联网+”感兴趣人士的科普读物。 目录 第一篇 互联网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典型应用 第1章 互联网诞生的背景 1.1 自我选择 1.2 遗传因素——技术背景 1.3 周围世界——他国的影响 第2章 互联网的诞生 2.1 分组交换网络的远程通信 2.2 TCP/IP协议的发明 2.3 以太网 第3章 Web1.0时代 3.1 万维网的诞生 3.2 浏览器的诞生 3.3 互联网黄页的诞生 3.4 搜索引擎的诞生 3.5 Web1.0时代的特点 第4章 Web2.0时代 4.1 Blog(博客) 4.2 Wiki(多人协作的写作系统) 4.3 RSS(站点摘要) 4.4 SNS(社交网络) 4.5 IM(即时通信) 4.6 Web2.0时代的特点 第5章 Web3.0时代 5.1 Web3.0技术预测 5.2 Web3.0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实践 第6章 互联网商业化的发展 6.1 为什么会出现互联网商业化 6.2 网络经济的出现 6.3 网络经济的发展 6.4 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6.5 网络经济的基本规律 6.6 互联网思维 6.7 互联网经济 6.8 互联网社会 第7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 7.1 传统企业的困惑和改变 7.2 什么是互联网商业模式 7.3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 7.4 互联网时代价值创造与传统价值创造差异 7.5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特点 第8章 互联网企业的典型商业模式 8.1 Web1.0时代的商业模式 8.2 Web2.0时代的商业模式 8.3 Web3.0时代的商业模式 8.4 商业模式展望 第9章 互联网+ 9.1 “互联网+”的概念 9.2 “互联网+”的发展 9.3 “互联网+”产业发展 9.4 互联网+的发展及挑战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篇 互联网的社会化属性 第10章 互联网下的社会个体 10.1 网民 10.2 互联网与社会交往 10.3 互联网与信息传播 第11章 互联网下的社会群体 11.1 互联网与社会舆论 11.2 互联网与网群事件 第12章 互联网下的社会整体 12.1 互联网与社会结构 12.2 互联网与社会文化 12.3 互联网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第四篇 互联网问题举隅 第13章 互联网黑色产业链分析及规制 13.1 互联网黑色产业链特性 13.2 互联网黑色产业链成因 13.3 互联网黑色产业链的典型案例 13.4 互联网的规制 13.5 互联网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与保护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