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考古学(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教材)》编著者井中伟、王立新。
中国考古学的各分段,每一分段大概可以选20个左右的重大发现,要求学生掌握。这大体上是属于“死记硬背”的。当然,重大发现是因时而易的,可以不断替补。教材上没来得及写进去的,应该随时增加补充教材。主要收获,则应该是主讲教师本人的心得体会。一方面是应该抓住每一时段特有的遗存现象。比如,夏商周考古中建筑,就应该突出讲新石器时代所没有的宫殿遗存,不仅要讲规模、平面布局,而且应该细讲散水、磉墩等特有遗迹。夏商周考古中墓葬,就应该突出讲有墓道的大型土坑木椁墓,应该细讲如何发现腰坑,如何寻找器物坑等特有遗迹。另一方面,则是用典型例子来讲解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在夏商周考古中应用的成就,和主讲者在研究中的特有心得,如本书中提出的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所不同的所谓“国族文化”。第三方面则是选取该分段考古学研究中,从分析考古资料理解历史面貌的实际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