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包君成文学课(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学简史)(精)/包君成人文素养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现代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梳理先秦至清代的文学发展脉络,帮助孩子和家长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挑选较易入门的作品和值得品读的作家,在做常识性介绍的同时,采用便于孩子们理解的语言,简要分析其人其作的闪光之处,以及文学之美、人格之美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文学不朽,简史不简。跟随包子老师穿越中国文学之林,一起鉴赏母语之美吧!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文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上古神话 第三节 《诗经》 第四节 先秦叙事散文 第五节 先秦哲理散文 第六节 南方的诗体文学——楚辞 第二章 秦汉文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散文 第三节 汉赋 第四节 汉乐府 第五节 史传文学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建安风骨 第三节 两晋文学 第四节 南北朝小说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唐代文学 第三节 晚唐五代词 第五章 宋代文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北宋词 第三节 南宋词 第四节 宋诗 第五节 宋代散文 第六章 元代文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杂剧代表作家 第七章 明清小说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明朝章 回小说 第三节 清朝白话小说 第四节 清朝文言小说 序言 常常自问:“我真的有资格和能力为孩子们撰写一 本适合他们阅读的中国古代文学简史吗?这条古老悠远 、色彩斑斓的文学长河,我无数次踏进又抽身遥望,总 觉得它远观壮丽、近看可爱,每一朵浪花都值得赏玩、 值得珍藏。可是,越是我们珍视的东西,往往越难以名 状。” 敬畏使然,我曾犹豫再三,但最终还是决定提笔一 试。最大的动力是,我发现很多孩子特别热爱阅读,小 小年纪已看了不少翻译类小说,甚至在父母的鼓励下开 始尝试接触外语原著。我曾遇到一个刚上小学六年级的 孩子,居然已经可以背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了。 惊讶之余,我也生出诸多困惑,不得不承认,莎翁的文 字的确很美,但出于语文老师的私心,我更愿听到稚童 口中念的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样的激扬文字。毕竟,母语之美是无可匹敌的,它 源自我们与生俱来的民族信仰,根深蒂固。 遗憾的是,在为数不少持实用主义观点的家长眼中 ,语文只是工具,完全脱离于文学,而文学属于高雅艺 术,是留给专业人士的,更不要说古代文学了,那些“ 之乎者也”貌似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已经格格不入。 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灿烂的部分其实 沉淀在故纸堆中。一个人如果缺乏对母语之美的足够认 知,便会失去善用它的力量,只能把语言文字视为本能 ,维持基本的沟通,仅此而已。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文 学创作和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是需要天赋的,但欣 赏文学不需要,可以说几乎没什么门槛儿,只需你静下 心来,选一本还算感兴趣的书,从最浅显的字面开始, 循序渐进,慢慢揣摩、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和余韵。这 也是我撰写本书的初衷之一,即通过梳理先秦至清代的 文学发展脉络,帮助孩子和家长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 文学宝库中,挑选最易入门的作品和值得品读的作家, 在做常识性介绍的同时,采用便于孩子们理解的语言, 简要分析其人其作的闪光之处,以及文学之美、人格之 美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 当然,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绝非一本书的体量所能 尽述,更多字里行间的风景还要我们去亲自领略。自《 诗经》以来,先秦散文,百家争鸣;楚辞汉赋,不歌而 诵;魏晋文学,风雅至极;盛唐诗篇,写意纵情;两宋 词令,字字珠玑;元代散曲,雅俗共赏;明清小说,堪 为典范。随手翻开一页都是扑面而来的沁人芬芳,赏心 悦目。如果包子老师的这堂“文学课”,能为大家稍稍 起到一些引路、照明之效,于我而言,便是最大的欣慰 。 开卷有益!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它 ,爱上它! 导语 一个民族的文化中的灿烂的部分其实沉淀在故纸堆中。一个人如果缺乏对母语之美的足够认知,便会失去善用它的力量。自《诗经》以来,先秦散文,百家争鸣;楚辞汉赋,不歌而诵;魏晋文学,风雅至极;盛唐诗篇,写意纵情;两宋词令,字字珠玑;元代散曲,雅俗共赏;明清小说,堪为典范。随手翻开一页,都是扑面而来的沁人芬芳,让人赏心悦目。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绝非一本书的体量所能尽述,更多字里行间的风景还要我们去亲自领略。 精彩页 广义上,先秦指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段是中国文化开始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生生不息的发展源头。中国最早的文学是传说时期的文学,也就是远古的神话传说和歌谣,产生于文字之前,是口头创作。神话是原始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故事性、形象性和幻想性都很强,是后世小说的源头,尤其是神怪小说,大部分都受到神话传说的影响;今天风靡一时的各种玄幻小说、仙侠小说也大多取材于远古神话传说。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就像今天的唱跳。一直到春秋,诗歌才和音乐、舞蹈分离,成为具有独立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的文学形式。 先秦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历时最长、变化最大。先秦文化和文学还没分家,文化的变化也就是文学的变化。文化从万物有灵到巫风盛行,从天命神授到制礼作乐,从史官文化到百家争鸣;文学相应地从上古神话到巫祝文学,从原始歌谣到“诗三百”,从历史散文到诸子散文,北方的理性到荆楚的浪漫。诸神从“神坛”跌落,“人”从此站了起来,在楚地人和神还能愉快地“玩耍”,呈现出从神到人的纵向发展轨迹和人神交织的横向发展态势。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和永恒的基石。这个时期,文学和文化还没有分离,处于混沌一体的状态,文学与其他门类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彼此。秦文学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奠定了中国文学的艺术传统和思想精神,它所形成的文学观念一直传承至今。先说文学形式。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一时期。前文已经说过,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是散文的雏形;而诗歌呢,一部分是有韵文的卜辞,再者就是一北一南的《诗经》和《楚辞》;小说的源头除了神话传说,还有《左传》《史记》等记人叙事的史书,外加庄子等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不用说,屈原的“楚辞”如果不站出来,没人敢上前;戏曲的元素在《九歌》中也已经有了萌芽,这顶桂冠也属于屈原。再说文学的艺术传统。受礼乐文化的影响,周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和谐典雅的特质,语言委婉含蓄,善于讽喻,即有话不直说,而是通过打比方、象征等方式表达,当然了,多半是批评或者意见。书的特点多是历史记载和传说相结合,其中很多篇目十分生动,既有故事性又有戏剧性,这种特点和写法影响深远,不但直接促成了《史记》《汉书》《吴越春秋》等史传文学和历史小说的出现,而且使得中国叙事文学形成偏重历史题材和追求故事情节的传统。 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各有各的绝活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风。此外,文学的思想和观念也形成于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的主流思想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现实人生是先秦文学的基本取向,从周朝开始,文学就有了强烈的担当精神、忧患意识和兴寄意向,进而形成以儒道两家为主的文学观念。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和批评作用。儒家认为文章内容和形式同等重要,要求文章要言之有物、积极向善,从而形成中国文学的一大优良传统。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道家认为文学的目的是通过对自然的领悟和回归达成对现实人生的超越,享受生命的快乐。 上古神话是远古人类集体创作的神怪魔幻作品,那是真正的神仙大场面,诸神各个神通广大。这些作品脑洞大开,想象力爆棚很多神话人物几乎家喻户晓,比如女娲、后羿、嫦娥、精卫、大禹、炎帝、黄帝等。他们的故事分属不同的神话主题,有的是创世神话,有的是始祖神话,有的是洪水神话,还有的是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这些“大神”最初是动物形,后来是半人半兽形,最后才发展成人形。这种演变是人类社会不同时期思想文化的反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就叫《诗》,汉代时被列为经书,相当于统编教材和国家指定考试用书,这才有了通行到现在的名字。它收录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叫“诗三百”。《诗经》收集的诗歌年代跨度很大,从周朝初年到春秋中期,横跨五百多年。作者都未署名,有贵族,也有平民。《诗经》在先秦时期是音乐作品,所有诗篇都是配合音乐演唱的,后来音乐失传,只剩下了词。按音乐风格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就是各个诸侯国的地方音乐,相当于今天的民歌;雅,是“正”的意思,指的是朝廷的正乐,也就是主旋律;颂,指宗庙祭祀的音乐。《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具体不可撼动的地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它定下的很多规矩都成为后世文学的传统,一代又一代的诗人都是它的“铁粉”,不但对它膜拜赞美,而且传唱模仿;很多人作诗要从《诗经》这儿引用或化用,后来的名人大多都这么做过;《诗》改名《诗经》后,不但规范了后世文学的创作方向,而且塑造了中国文学的精神传统。《诗经》为中国文学打下了基础、定下了很多规矩,除了上文中说的风雅精神,还有创作中讲究的“比兴”原则。在中国文学的创作方法中,“兴寄”“兴托”“兴象”等词都和比兴有关。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