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社会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新科技犯罪、化解社会安全风险,成为犯罪学领域研究的一个前沿话题。 本书在宏观介绍犯罪科学及其与犯罪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生物识别技术、3D打印技术、无人机、暗网、棋牌游戏APP、网络直播、网约车等新技术、新场域、新业态引发的治安风险,以专题形式重点探讨了各类治安风险的特征、影响因素、治理难点和对策建议,为防控科技创新背景下新的治安风险、增进社会安全提供了理论参考。 作者简介 应培礼,1963年11月生,浙江宁波人,法学硕士,教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法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支持工作评估与思考”“上海市禁毒工作体系完善研究”“学校法治教育与依法管理”等多项科研项目;在《法学》《青少年犯罪》《犯罪研究》《中国司法》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出版《犯罪学》《网络犯罪研究》《当代中国拐卖人口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范》等著作和教材。 目录 专题一 犯罪科学的界定及其与犯罪学的关系 一、犯罪学的困境与环境犯罪学的产生 二、“犯罪科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界定 三、犯罪科学与犯罪学的关系 四、犯罪科学的借鉴价值 专题二 人工智能的治安风险及其防控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与外延 二、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治安风险 三、人工智能治安风险的治理现状及不足 四、人工智能治安风险的防控建议 专题三 生物识别技术的治安风险及其防控 一、生物识别技术的概念及其特征与分类 二、生物识别技术的治安风险表现及特征 三、生物识别技术治安风险的社会防控 专题四 3D打印技术的治安风险评估及其防控 一、3D打印技术概念及特征 二、3D打印技术治安风险分析 三、3D打印技术治安风险应对 专题五 网约车的治安风险及其防控 一、网约车的界定与特征 二、网约车治安风险的界定、类型与特性 三、完善网约车治安防控措施 专题六 民用无人机的治安风险及其防控 一、无人机的定义与主要特点 二、民用无人机存在的社会治安风险问题 三、民用无人机治安风险防范对策 专题七 暗网犯罪的生成及其治理 一、暗网与暗网犯罪 二、暗网犯罪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三、暗网犯罪的治理对策 专题八 利用棋牌游戏App开设赌场犯罪及其治理 一、利用棋牌游戏App开设赌场犯罪的界定 二、当前利用棋牌游戏App开设赌场犯罪的特征 三、利用棋牌游戏App开设赌场犯罪的原因 四、利用棋牌游戏App开设赌场犯罪的治理 专题九 网络直播诈骗犯罪被害预防 一、网络直播诈骗犯罪被害的界定 二、网络直播诈骗犯罪被害的特征分析 三、网络直播诈骗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 四、网络直播诈骗犯罪被害因素分析 五、网络直播诈骗犯罪被害的预防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