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田炳信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通过对汉字的考古,体现中华文明形成机理的著作。本书从汉字角度入手,逐渐揭开隐藏于其后的博大文明。详见目录。 目录 前言 1.巟诞与荒诞不是双胞胎 / 003 2.这个想法很“荒诞” / 004 3.字、画、符同源现场 / 006 4.一音一世界 / 009 一 那天早上有巟诞诞生 1.把天地摆平 / 015 2.巟去了,荒张了 / 018 3.荒诞朝野 / 020 4.旷的起因 / 022 5.雪生机 / 024 6.好一只太阳鸟 / 026 7.物候天吼 / 028 8.“它”们的世界 / 030 9.奏天籁 / 032 10.音是影的回声 / 034 11.天地有责 / 036 12.人间的乀 / 037 13.风,马,牛 / 039 14.大喘一气 / 041 15.活着 / 043 二 神话的黑匣子 1.神话的盛世 / 047 2.时空肥腻 / 050 3.神何在 / 052 4.鬼何往 / 054 5.佛不语 / 056 6.半山有仙 / 058 7.禅的背景 / 061 8.耶稣也俗 / 063 9.龍来了 / 065 10.神兽知足了 / 068 11.我的天哪 / 070 12.行话变黑话 / 073 13.话不说“魄” / 075 14.嘘,告诉你一个秘密 / 077 15.司马迁黑了舜的爹 / 080 16.姜子牙的牙 / 082 17.孤雌生殖史 / 084 三 巫觋,早的精神导师 1.巫分男女 / 089 2.小巫见大巫 / 091 3.巫觋之卜 / 093 4.谁能祝福你 / 096 5.萨满之曼 / 098 6.怨天之尤人 / 100 7.百病能用巫药医 / 102 8.行尸走肉 / 105 9.死的资格 / 110 10.乚的仪式 / 113 11.载歌载“巫” / 114 12.揭开“贞”相 / 117 13.无价之姐 / 119 14.远古九大职业经理人 / 121 15.母系社会的园艺师 / 123 16.内人去哪了 / 125 17.大数学家仓颉 / 128 18.一语成谶 / 129 四 祭祀,古老的贿赂 1.时间是季,时间是祭 / 135 2.吃斋还是吃素 / 137 3.草间弥生三月生 / 139 4.猪与哲学三大终极问题 / 142 5.你从哪里来 / 145 6.大埊阳,大嶳阴 / 147 7.“社稷”与“设计” / 150 8.“交际”变形记 / 153 9.“辛”有戚戚焉 / 155 10.稽是一份好工作 / 157 11.谁牢靠 / 159 12.神仙述职 / 160 13.祟是年的白手套 / 163 14.神荼郁垒:母系社会的大众情人 / 165 15.鬼都麻了 / 168 16.谁能当牛鬼蛇神 / 170 17.大宝贝 / 173 五 自然界的秩序与方寸 1.汉字的摆布 / 179 2.寸的计量单位 / 181 3.自然在左,人类在右 / 182 4.一元复始 / 185 5.与黑有染 / 187 6.不分青红皂白 / 189 7.一场缠绵的雨 / 190 8.阴从北坡来 / 192 9.三点动,两点静 / 194 10.大有多大 / 196 11.谁才是大虫 / 198 12.寅是小虎 / 200 13.丑是真牛 / 202 14.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204 15.百川交汇 / 206 16.关你鸟事 / 208 六 认识生老病死 1.中国式洗礼 / 213 2.老中医说豆蔻 / 214 3.大味通天 / 217 4.病无新病 / 220 5.残是浓墨重彩 / 222 6.巫医三研判 / 224 7.丧文化始末 / 226 8.除恶务“觉” / 229 9.殳殳服服 / 231 10.老叟开始剔牙了 / 233 11.大爷你好 / 235 12.勿忘乃翁 / 237 13.闹腾一生 / 239 14.一节见,百劫知 / 241 15.人的归处 / 245 16.地球是个大坟场 / 247 17.守门人大豳公 / 249 七 天地而且,男女吉祥 1.厺无私 / 255 2.暖软之而 / 257 3.得令之且 / 259 4.有女则安 / 261 5.嬲和嫐的界碑 / 264 6.彳和亍里的事 / 266 7.男尊女卑? / 268 8.嫖的过往 / 270 9.多吃了一口醋 / 273 10.文人眼里鸳鸯好 / 275 11.悲伤三阶段 / 277 12.色字头上温柔乡 / 280 13.不浪漫的“思” / 282 14.神仙挡不住人“覞”人 / 285 15.帅有多“帥” / 287 16.吊儿郎当 / 289 八 真善美等于一只羊 1.臭有多臭 / 295 2.香是真香 / 298 3.大美之羊 / 300 4.跪乳之美 / 303 5.婀娜是胖还是瘦 / 306 6.丽人都是实力派 / 308 7.能人非熊人 / 310 8.脱发怎么办 / 312 9.妙美如曦出 / 313 10.二八与徐娘 / 316 11.美莫若玉 / 318 12.人间三装 / 320 13.明心见性 / 323 14.可餐的秀色 / 325 15.骑驴找驴 / 327 16.月几望 / 330 17.是风,是骚 / 332 九 钟鸣鼎食 1.饕餮混迹 / 337 2.一株禾的编年史 / 339 3.“糠”庄大道 / 341 4.古人食的八项规定 / 343 5.第二美食 / 345 6.持仓者说 / 348 7.口粮公有制 / 350 8.苦的滋味 / 352 9.群聚而食 / 354 10.吹什么炊 / 356 11.一碗粥的来历 / 359 12.圣旨的味道 / 361 13.都是“朕”的菜 / 364 14.鹅的四个席位 / 366 15. 一“囗”大锅饭 / 368 16.囤积是一种病 / 371 17.多收了三五斗 / 373 十 人间暖暖场 1.大力时代 / 377 2.農事铁律 / 380 3.左右逢源 / 382 4.“仆”的前世今生 / 384 5.乍乍乎乎 / 387 6.天机吐纳 / 389 7.不变是变态 / 391 8.就差那么一点 / 393 9.以待“商”榷 / 396 10.能人的窠臼 / 399 11.饏人敢当 / 401 12.祛不成的魅 / 403 13.世间的勤 / 405 14.团伙核心成员 / 408 15.真真叚叚 / 410 16.一物一色 / 412 17.穷其究竟 / 414 十一 碰瓷与碰词 1.口舌之道 / 419 2.秦始皇与敏感词 / 421 3.谁黑了“谣”字 / 422 4.缘何污蔑 / 425 5.衣冠禽兽 / 427 6.菊花跌落 / 429 7.狎客茉莉 / 430 8.玄之又玄 / 432 9.七十二行,诈骗为王 / 434 10.扣了帽子 / 436 11.奤面吃得开 / 438 12.放肆 / 440 13.信口开河和信口雌黄 / 441 14.圥玍甴曱 / 443 15.汉字的“出口转内销” / 445 16.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 / 448 17.汉字降维 / 449 十二 我是谁 1.“我”不容易 / 455 2.乖即不乖 / 457 3.错、错、错 / 459 4.人有三欺 / 461 5.活该 / 463 6.我太南了 / 465 7.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 467 8.慎独 / 469 9.混一世 / 471 10.懒一点 / 474 11.《网》 / 476 12.无咎 / 478 13.宅男一枚 / 480 14.悲欣交集 / 483 15.敬你一首牧羊曲 / 485 16.大海航行靠自己 / 487 后记 我们的“无院之经” 1.仓颉造符 / 493 2.甲骨摇曳 / 494 3.山海大相 / 496 4.《尔雅》牙牙 / 498 5.字图画 / 500 作者简介 田炳信,原新华社广州记者站站长,作家,画家,媒体人,中国首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已出版《现代热点采访录》《神秘的内蒙古》《变色》《中国证件———中国户籍制度调查手稿》《美国为什么妖魔化中国》《邓小平后一次南行》《历史不止一只耳朵》《遛脑》《田炳信灵意画集》《灵意涂鸦》《狄野蛮声》等著作。 精彩书摘 吹尽狂沙始到金 ——评田炳信新作《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
潇湘客
见到“荒诞”一词时,如果能马上联想到加缪或者西西弗斯,那说明您具有相当的西方哲学和古希腊神话知识修养。但如果有人用一本四十万言的著作告诉您,“荒诞”也有一个意思是说荒字是如何诞生的,您或许错愕,但还能够不动声色,认真聆听和翻阅;那么您就是在“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这是一种“伟大的阅读”。 (余华语) 结果几乎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人哪怕是精通几门外语的专业人士,读完这本书,都会收敛其自诩深谙语言文字的沾沾自喜,谦虚地承认:中国方块字,其实,我们认识得并不多! 田炳信先生近出了一本新书,书名就叫《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是一部用文字解构文字的著作。举凡著述,大抵使用文字。而使用文字的著述,古往今来,汗牛充栋,无外乎明理状物,所用者文字,所言者其它。纯粹用文字解释文字的著述,只有辞书一类。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洋洋洒洒四十余万言,从大巟年代讲起,以甲骨文、史前岩画、《说文解字》、《尔雅》、《山海经》、《易》、《史记》等先人遗存和古籍为依据,剖析解释了大约3500个冷僻不常见汉字的前世今生以及相关同形或同音字。从内容上看,涉及中国汉字的考据、训诂、声韵、符号学等专业领域,学术研究意味很浓。 作者田炳信,1978年考入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师从中国著名汉语言学家梁东汉。梁先生曾著《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在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造诣很深,海内外久负盛名。受其影响,田炳信从学生时代起,就对中国方块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几十年来,日积月累,终有所获。 但是田炳信显然无意将自己的研究化作纯文字学的成果。《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也不是一部字典辞书,既无字词索引,也无义相排列。对汉字字形字音的研究只是基础或者铺垫,表达多年的思考和探究才是主旨。3500字的解构可以看作相当数量的举例,例证多几个或少几个,并不妨碍思想观点的伸张。也由此,作者获得文字表述上的极大解脱,足以无拘无束、汪洋恣肆。在这个意义上,《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可谓开创新一类著述的先河:用文字解释文字但又别于辞书字典。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是一部诗性洋溢的文学创作。无论是开篇引言或后记结语直接的诗句,还是各个篇章中时隐时现的灵动跳跃的意象,还是描述远古先民农耕渔猎生活场景的想象,使我们常常在阅读中感受到诗的气息或者氛围。 或许我们读到了朦胧诗般的隐晦和叛逆;或许我们读到了太白古风般的桀骜和狂放;或许我们读到了《离骚》《天问》般的宣泄和不忿;或许我们读到了《格萨尔王传》民间史诗般的辽阔和久远。诗性的文字,总是令人怦然心动。 六十多年来,田炳信这个名字前面加过无数前缀。现在常被人提到的,也有博士、新华社名记、上市公司董事长、灵意画创始人、作家等等。比较起一个行业多个职务头衔的名片,田炳信的经历和成就,已非常人能及。但是,据说田炳信曾放言,待到盖棺论定时,他只希望人们称呼他:诗人田炳信。 在大学读书时,田炳信就开始写诗,还担任过学生诗社的社长直到毕业。毕业后,工作之余仍笔耕不辍,先后由专业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过《田炳信诗集》、《狄野蛮声》等诗歌专辑。值得指出的是,如同汉字研究和灵意绘画,写诗并不是田炳信的本职工作,完全属于兴趣爱好。在田炳信看来,无论在北国草原还是在南国改革开放之窗的职业采访,无论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地区的游历考察还是在商海经济领域的竞争与拼搏,无论是著书立说还是挥笔作画,没有诗神眷顾和陪伴,生活总是单调乏味的。
《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是一部追溯华夏文明源头、弘扬中国文化的巨著,于当下社会正本清源、开启民智具有重要意义。在汉语言文字专业领域辨析同音同形字体验新鲜好奇的同时,在大开大合意象纷呈文采中感受诗意审美的同时,读者稍加留意,就能够体会到作者认真严肃的思考和理性分析批判的力量。 首先,作者认为,“文字背后的文化含义”值得认真关注和探究。作者批评了一种当下社会常见的现象,“仅仅把文字看成是一个记录的工具、交流的符号,文字后面的秘密,被忽略在实用主义的背景墙之后”。作者引用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名言,明确表达了自己撰写本书的良苦用意。 其次,作者明确并示范了探究文字背后文化意义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形象一点说,作者用传统的“小学”方法,研究讨论了“大学”课题。作者给自己的著作起了一个副标题,“文字考古现场”,耐人寻味。文字,表示研究的对象。考,表示方法,考证、考据、考核、思考。古,表示时间范围,追根寻源,上溯到大巟时期洪水滔天时期盘古开天地时期,那个时候根本没有“皇”和“朕”。现场,表示当下性,此刻、现在、你和我。短短六个字,信息量巨大,展现了中国方块字言简意赅的魅力。 第三,作者正面肯定了中国文字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且如作者明确指出,华夏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延续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形态,中国汉字是世界上至今仍旧充满活力的非拼音文字。这个基本事实是任何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主张不能诟病和抹杀的。同时,中国文字是理解中国社会的活化石。中国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显现了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龚鹏程语)。一音一世界,一字一图腾。中国几千年文明变迁发展的进程和脉络,通过文字的发掘考古,可窥一斑。 第四,作者贴近时世、直指人心,真实表达了解读中国文化传统的人生感悟。有一句坊间流传的玩笑话说,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能在某位智者的著作中找到解决答案,关键在于您是否真的想祛除烦恼。翻阅《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一书,仿佛与智者聊天对话,话题海阔天空,主旨却始终围绕人、人性、人情、人所处的环境展开。远的诸如开天辟地、农耕渔猎、母系社会、鬼神巫觋,近的诸如生老病死、饮食男女、公与私、信与骗,都是世人关心的道理。作者循循善诱,侃侃而谈,其情也真,其言也切,确系年轻人开启心智的良师益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此学术性专业性的著述,没有多年的关注多年的积累是不能完成的。简单的抄袭与拼贴,不足与倾注心血的原创相提并论。而纯粹的学术专论,不与社会关心的话题挂钩,又容易钻进象牙之塔被大众束之高阁。田炳信先生精研先秦古籍几十年,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工作几十年,学识和阅历相辅相成,可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如此诗性的著作也是不可多见的,田炳信先生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遣词造句浸淫中,自能把握文字的节奏和色彩。可以预期,《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一书问世,定能得到各业界各年龄层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