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杨靖宇密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对东北抗联红色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从课程目标生成、内容选择以及课程组织等方面剖析课程开发模式,从价值定位、原则、路径以及完善开发体系四个层面,对该区域红色资源课程开发利用提出策略、建议,并为未来区域红色资源课程的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简介 李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主任,吉林省重点文科研究基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办公室主任。日本宫城教育大学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侵华史、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中日语文课程跨文化比较研究等。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10余项,为各级各类中小学、大学教师做培训报告百余场。 目录 前言 课题组探访杨靖字密营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一)红色资源研究背景 (二)红色资源研究价值 二、红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一)红色资源的相关研究 (二)课程开发模式的相关研究 (三)东北抗联精神的相关研究 三、红色资源课程开发理论基础 (一)共生理论 (二)泰勒现代课程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三)研究过程的创新 第一章 教育侵略:日本侵华的隐秘阴险手段 一、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意图演化 (一)幕府时代对华二重矛盾 (二)明治维新后蔑华观 (三)甲午战争开启侵华步伐 (四)日俄战争暴露掠华野心 (五)对华侵略犯下滔天罪行 二、日本对华教育侵略主要行径 (一)日本本土强化侵略意识与培植侵华工具 (二)对殖民统治地区进行教育奴化与心灵摧残 (三)日本内外的“双边严控”与“自他同殖” 三、日本对华教育侵略实施主体 (一)在野文化人的文艺鼓动和周密谋划 (二)在朝文化人的军事理论和对外虚构 (三)“军队作家”的战地文学为侵略摇旗呐喊 四、日本对华教育侵略隐秘逻辑 (一)鼓吹侵略的“合理化” …… 第二章 精神控制:伪满奴化教育的历史警示 第三章 东北抗联:中国抗日的重要武装力量 第四章 抗联密营:艰苦卓绝的抗日精神丰碑 第五章 红色资源:东北抗联精神课程开发的价值内涵 第六章 现状调查:东北抗联精神课程开发的现实样态 第七章 模式建构:东北抗联精神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第八章 案例分析:东北抗联精神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