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归途回望/阳光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毛贯忠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体悟和深刻的研究。他涉猎广泛,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都有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该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随笔”,第二部分是“我的国学观”,第三部分是“生活中的国学”,第四部分是“法学中的国学”。
目录
生活随笔
归途
戒酒
我是博士她爹
悬崖撒手
种南瓜
我的国学观
对孔子学说的几种常见误解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丰富而生动的孔子
霍金为老子做了最好的注释
孔子的生态文明思想
老子对宇宙的终极追问
批判韩非的批判之一
批判韩非的于批判之二
无为而无不为
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生活中的国学
诚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构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可以做到的孝顺
好好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交友
论语中的经济学
人类会因为自己的理智而灭亡吗
舍得
躺在床上的消费
文化自信
文质彬彬
下一代的教育培养
追求幸福的逻辑悖论
法学中的国学
孔子的道德与法律观
律师与口才
律师的知名度问题
律师与学习
美女绝妙的自我辩护
偷死人嘴里的珠子
序言
读《归途回望》
胡军
近期阅读了毛贯忠先生
的《归途回望》一书,我很
受启发。该书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生活随笔”,
第二部分是“我的国学观”,
第三部分是“生活中的国学”
,第四部分是“法学中的国
学”。
书中第一部分“生活随笔
”对我很有帮助。在我看来
,这部分内容凸显了该书的
主题。第一篇文章题为《归
途》。我理解所谓归途,是
指逐渐走向死亡的人生阶段
。作者才五十多岁,却得过
几次大病,直接面对死亡的
威胁,但他挺过来了。正因
为如此,他对死亡深有感触
,对生命也更加热爱。他思
考了从生到死的生命旅程及
死后灵归何处等问题,由此
,他对生也就有了更深层次
的领悟。我对这样的话题及
人生感受有很大的兴趣,曾
多次参加关于“生死学”的学
术研讨会,也发表过这方面
的文章,题为《生死相依:
未知死,焉知生》。正因为
此,我对《归途回望》一书
很认同。且作者在这一方面
的感悟要比我深刻得多。我
希望作者可以就这一主题多
发些文章,增强读者对生命
的感悟,对死亡的理解。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
着深入的体悟和深刻的研究
。他涉猎广泛,对《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
《老子》《庄子》《韩非子
》等都有比较系统而深入的
研究。他很不认同有些学者
对这些经典作品的研究观点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有
着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论证。
当然,在他的论证中,有些
方面还是值得商榷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
感情与比较独特的看法。他
认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
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在此基
础上诞生的中国现代文化将
会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文明之
中。
基于这样的文化立场,
作者就很不同意现代学术界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他
认为现代的一些学者对孔子
及《论语》存在一定程度的
误读,对韩非子也有错解。
他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并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分析
。当然,他的这些看法在中
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内也会
招来不同的意见。
作者是一位律师,却对
中国传统的国学典籍有自己
独特的解读,尤其是他对生
命、死亡的感悟与理解对读
者有启发的意义。
(胡军,北京大学哲学
系教授、博士、博导。曾任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北
京市哲学会会长,北京市第
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常委
会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民
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常委,
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
理事长,创新战略专业会主
任等职)
导语
有人说,死都不怕那还怕什么?既然觉得死不可怕,那是否可以认为我已经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了?作者是一位不知贫穷了多少代的农民家庭的孩子,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从农民到教师,从教师到检察官,再从检察官到一位成功的律师,却对中国传统的国学典籍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尤其是他对生命、死亡的感悟与理解对读者有启发的意义。
精彩页
戒酒
酒是个好东西,曹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李白有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嗜酒的文人骚客可以说数不胜数。酒能催生风花雪月,能诞下诗词歌赋,能浇灭失意者的愁伤,酒的好处不胜枚举。然而酒也是穿肠毒药,侵蚀健康的身体,消磨人的意志。当酗酒者认识到酒的危害,也会想到戒洒,可戒酒对于酗酒者来说绝非易事。
著名诗人辛弃疾与酒有极深的渊源,他有“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也有“醉里且贪欢笑”的失落。酒给他带来诗兴的同时,也侵蚀了他的身体。他曾经下决心戒酒,还留下一首戒酒词《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关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辛弃疾戒酒,对日夜陪伴他的酒杯说:酒杯,给我过来!今天老夫要整饬自身,点检形骸。他也深感痛饮的危害:口渴不止,喉咙干得像焦釜;开始喜欢睡觉,鼾声如雷。他对饮酒过量的危害认识也很深:洒真像被鸩鸟的羽毛划过,带有剧毒啊!何况人们的怨恨不分大小,常常因爱生恨,事物不管有多好,太过头便会成为灾难。他戒酒也挺有决心:赶紧滚,再不滚我就把你摔坏!最后虽然是酒杯的话“麾之即去,招则须来”,你赶我走我就走,你需要我时我再来,实际上体现的是辛弃疾对酒的不舍。
没过多久,辛弃疾就破了酒戒,因为有朋友带着美酒去找他痛饮,他拗不过,忍不住,决定“破戒一醉”。真不知是酒杯有先见之明,还是辛弃疾有先见之明。为此他还写了一首破戒词《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戒酒者破戒可以找到千万条理由,说明酗酒者对酒的依赖。戒洒,难!
和这些名人相比,我除了没有才华,不能写诗词歌赋以外,好酒的程度一点儿也不差。我属于家传的好酒,我父亲好酒,我也好酒。因为我是家中长子,父亲是木匠,上门做木匠活儿,主人家管饭,碰到村里喝喜酒,都是由我代表父亲去喝酒。从我记事起,就有人让我喝酒,我还真喝了,回到家父亲也不以为意,所以我早早地就能喝酒啦!后面便渐渐有了酒瘾。我自认为喝酒还算理智,不会因喝酒误事,但日积月累,还是影响了身体健康,35岁便患上了高血压。我也想戒酒,可没能戒掉。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压渐渐控制不好,还患上了痛风的毛病,但因对生活影响不大,所以也不以为意。
2014年12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们律师事务所有一个活动,还是我组织的。吃过午饭,走路的时候有一步左脚没有跟上,我也没有在意,晚上照样喝酒。活动结束以后和老婆说起这件事,老婆不像我这么大意,马上拉我到省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出乎意料——中风,医学名称叫“腔隙性脑梗死”。原因是脑部有一根中动脉因动脉硬化斑块沉积,中动脉高度狭窄,导致脑部血流灌注下降,远端细小动脉闭锁,闭锁血管附近的脑细胞没有血流供给,导致脑细胞坏死。住了一星期的院,我们认为问题不大就出院了,但病情没有控制好,有一天早上醒来,左手无法抬起,知道又中风了,于是又到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住院后做进一步检查,做脑部造影,结果是脑部中动脉狭窄72%,医生建议做脑动脉支架。了解了手术的种种风险后,我决定做保守治疗。为了巩同治疗效果,我决定彻底改变生活方式,首先就是戒酒。
怎么毅然决然地就决定戒酒了呢?只要到医院的神经内科住院部看一下,全都是眼歪口斜、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我是为数不多的能独自走进医院的人。酗酒的人喝酒的时候都豪情万丈,不乏辛弃疾在词中所描述的“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之豪情。
刘伶每天出门手里拿着酒,让跟着的下人背着锄头,说在哪里喝死了,就在哪里将他埋了。他的人生观就是醉死方休,是古今最通达的人。可是刘伶有没有想过,喝酒没有喝死,万一落得个半生不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个时候怎么办?是埋还是不埋?他的下人做不了主,他自己又不会做主怎么办?
喝酒醉死对于死者或许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却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回想豪情万丈地喝酒,由此带来的高血压和中风的后果,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喝酒造成的恶果无法追悔,及时改变自己可能还来得及。戒酒!下定决心戒酒!
出院以后除了正常服药以外,我还做了三件事:第一,戒酒;第二,改变饮食习惯,不吃油腻的食物;第三,运动,每天快走一万步。现在五年过去,事实证明非常有效,不但腔隙性脑梗死没有复发,血压也恢复了正常,从住院时200/120降到了120/90以下的正常血压。
文章最后还是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话结尾:“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