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书充分运用多维贫困理论与AF多维贫困测度工具,结合各类统计和计量等分析方法,基于现有数据约束,构建适用于中国农民工群体特点(分散性、流动性和边缘性)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对农民工贫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简介 贺坤(1983—),山东沂水人,现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商业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中心主任,兼任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师团成员,天津卫视《大家说理》栏目特邀嘉宾,天津广播电台《实践出真知》栏目特邀嘉宾,天津新闻频道《百姓问政》栏目特邀评论员。 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先后在《经济与管理研究》《上海经济研究》等CSSCI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等课题研究多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参与《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等多个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政策的起草撰写,并作为工作组成员参与创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和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及组织筹备北京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发展的内涵及其演变 第二节 可行能力发展:概念源起与理论演进 第三节 中国农民工可行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二元结构变迁中农民工现实境况的演进与特征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与现实境况的动态演进 第二节 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农民工群体的现状与基本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工可行能力研究框架与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可行能力测度的分析框架与基本步骤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可行能力多维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可行能力多维测度指标体系的瞄准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工群体可行能力状况的测度与比较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的可行能力多维测度与区域分解 第二节 农民工与城镇户籍流动人口的可行能力比较分析 第三节 农民工与城镇户籍居民可行能力的跨期比较静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经济增长的农民工可行能力多维发展研究 第一节 部门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异质性劳动生产率条件下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第三节 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解与反事实模拟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宏观层面数据的关键维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基于经济贡献的农民工收入维度分析 第二节 农民工除收入外的其他维度现实状况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微观层面数据的关键维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可行能力的维度分解与比较 第二节 农民工可行能力的区域、维度交叉分解与比较 第三节 基于Logit模型的农民工可行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对策与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农民工多维可行能力不足强度的省级行政区域测度结果 附录B:农民工可行能力多维发展指数各维度和指标的分解情况 附录C:城镇户籍流动人口不同临界值水平下的多维可行能力情况 附录D:中国三次产业部门资本存量折旧的计算过程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