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新水沙和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条件下荆南四河水沙变化及对策为研究对象,开展新水沙条件下荆南四河及洞庭湖区水文情势变化、冲淤演变趋势及河道冲淤变化等研究,定量评估上游梯级水库群不同运行调度方式、河道冲淤变化与荆南四河水资源量、洞庭湖区水位的响应关系,在明晰以上江湖关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水沙条件下荆江三口河口疏浚方案,其对探索江湖关系发生变化后的荆南四河水系水资源、水环境演变机理意义重大,可以为上游梯级水库群科学制定蓄水、供水等联合调度方案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等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及高校学生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荆南四河概述 1.2 水系概况 1.2.1 长江干流 1.2.2 松滋河 1.2.3 虎渡河 1.2.4 藕池河 1.2.5 华容河 1.2.6 澧水洪道 1.3 荆南四河水沙现状及疏浚整治 1.3.1 荆南四河分流分沙演变 1.3.2 水库群调度对荆南四河水资源量的影响 1.3.3 荆南四河疏浚整治 1.4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荆南四河河势演变及水资源开发利用 2.1 荆江三口洪道冲淤变化 2.1.1 河床冲淤变化 2.1.2 典型断面变化 2.2 荆江三口口门段河势变化 2.2.1 岸线变化 2.2.2 深泓平面变化 2.2.3 深泓纵剖面变化 2.3 荆南四河水资源开发利用 2.3.1 水资源总量 2.3.2 过境水资源量 2.3.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3.4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量供需平衡分析 2.3.5 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第3章 荆南四河径流量及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情势变化 3.1 荆南四河径流量变化 3.1.1 径流量年内年际变化 3.1.2 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 3.2 同等来水条件下荆江三口分流演变 3.3 径流过程变化对荆江三口分流的影响 3.4 断流特征及断流规律分析 3.4.1 不同时期断流特征分析 3.4.2 三峡水库蓄水后断流规律分析 3.5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情势变化 第4章 新水沙条件下荆南四河洪道冲淤及河势变化预测 4.1 荆南四河洪道冲淤预测 4.1.1 江湖河网水沙数学模型 4.1.2 河床冲淤预测 4.1.3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预测 4.2 荆江三口口门段河势变化预测 4.2.1 松滋口口门段河势变化预测 4.2.2 太平口口门段河势变化预测 4.2.3 藕池口口门段河势变化预测 第5章 三峡水库运行对荆南四河水文情势的影响 5.1 长江与洞庭湖二维水动力学模型 5.1.1 模型基本原理 5.1.2 数值解法 5.1.3 模型概化 5.2 实际调度实践对荆南四河水文情势的影响 5.2.1 实际调度实践对松滋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5.2.2 实际调度实践对太平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5.2.3 实际调度实践对藕池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5.2.4 影响程度分析 5.3 不同调度方案对荆南四河水文情势的影响 5.3.1 调度规则简介 5.3.2 不同调度方案对松滋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5.3.3 不同调度方案对太平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5.3.4 不同调度方案对藕池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5.3.5 影响程度分析 第6章 冲淤变化等要素对荆南四河水文情势的影响 6.1 冲淤变化对荆南四河水文情势的影响 6.1.1 对松滋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6.1.2 对太平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6.1.3 对藕池口水文情势的影响 6.1.4 结论与分析 6.2 多要素影响程度定量评价 6.2.1 评价方法 6.2.2 影响评价 第7章 梯级水库对荆南四河水资源的影响 7.1 不同下泄方式效果 7.1.1 全年恒定下泄效果 7.1.2 特征时段恒定下泄效果 7.1.3 波动下泄效果 7.2 水库推迟荆江三口断流可行性分析 7.2.1 水库推迟弥陀寺站断流可行性分析 7.2.2 水库推迟管家铺站断流可行性分析 第8章 新水沙条件下荆江三口河道疏浚 8.1 江湖河网水沙耦合数学模型 8.2 疏浚整治方案 8.3 疏浚整治效果 8.4 疏浚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