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儿童的宽容体验与宽容教育(精)/当代中国价值教育研究
分类
作者 孙瑞玉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现象学、教育学视角下对儿童宽容体验进行描述,呈现其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探究其发生机制,分析不同类型宽容体验的级序,进而思考儿童宽容体验蕴含的教育学启示。本书绪论部分从儿童与成人体验的差异入手,阐明关注儿童宽容体验的意义,并就如何从现象学教育学视角探究儿童宽容体验进行方法论说明。第一章“儿童宽容的原初形态”描摹、分析儿童存在论意义上的宽容体验,进而探究宽容原初形态的一般模式、特征。第二章“儿童不宽容的流露”呈现儿童自我意识觉醒时,开始对破坏其身体图式完整性的行为进行拒绝,由此表现出不宽容,进而分析儿童早期不宽容的普遍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原谅、容忍和宽容”针对儿童对宽容理解存在的偏差,通过词源分析和日常情境分析厘清原谅、容忍和宽容的异同,并就如何引导儿童准确理解宽容概念提出建议。第四章“情不自禁的宽容”描述由爱和同情这两种原初的价值意识所引发的儿童的宽容体验,进而探究这种宽容体验的发生机制及教育导向。第五章“瞻前顾后的宽容”描述儿童基于个人利益权衡的宽容体验,分析这种宽容体验的发生机制,理性思考其对儿童价值成长的意义。第六章“信念使然的宽容”描述由自由和平等这两项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价值信念引发的儿童的宽容体验,进而探究这种宽容体验的发生机制和教育建议。宽容的原初形态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宽容,“情不自禁的宽容”“瞻前顾后的宽容”和“信念使然的宽容”属于伦理学意义上的宽容。第七章“儿童宽容体验的教育学意蕴”从整体上分析虽然儿童这些不同形式的宽容体验没有呈现出某种与年龄直接相关的发展秩序,但在“自我”和“他者”关系维度上存在高低秩序和奠基顺序。进而论述教育者需依据儿童宽容体验的发生机制和秩序反思宽容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的方式真正有效促进儿童宽容品质的养成。第八章“基于舍勒价值伦理学反思当前宽容教育”以舍勒价值伦理学为理论依据,反思当前宽容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完善宽容教育的可能途径。
作者简介
孙瑞玉,山东即墨人,1985年出生,201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主要从事教育哲学、教师发展研究。发表《舍勒价值伦理学中的“榜样追随”及其教育意蕴》(《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如何面对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价值教育的视角”》(《教育学报》2013年第5期)、《论价值教育中的“应然”与“能然”——基于舍勒价值现象学的视角》(《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2期)等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倾听儿童的价值体验
第一章 儿童宽容的原初形态
第一节 儿童宽容的原初形态
第二节 如何理解儿童宽容的原初形态
第三节 儿童宽容的原初形态引发的教育学思考
第二章 儿童不宽容的流露
第一节 儿童不宽容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儿童的不宽容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节 儿童宽容的原初形态与不宽容的关系
第四节 儿童早期的不宽容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第三章 原谅、容忍和宽容
第一节 “宽容”和“原谅”概念分析
第二节 “宽容”和“容忍”概念分析
第三节 宽容教育要教儿童学会真正的宽容
第四章 情不自禁的宽容
第一节 情不自禁的宽容
第二节 基于爱和同情的宽容
第三节 以爱和同情的教育为基础来培养儿童的宽容意识
第五章 瞻前顾后的宽容
第一节 瞻前顾后的宽容
第二节 宽容背后的利己功利
第三节 教育如何面对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
第六章 信念使然的宽容
第一节 基于自由和平等信念的宽容体验
第二节 儿童的自由平等信念与宽容的关系
第三节 自由和平等作为人类追求的两项基本价值
第四节 以自由和平等教育为基础培养儿童的宽容品质
第七章 儿童宽容体验的不同形式及发生秩序
第一节 儿童宽容体验的不同形式
第二节 儿童宽容体验的发生秩序
第八章 基于舍勒价值伦理学反思当前宽容教育
第一节 舍勒价值伦理学中的“价值应然”和“价值能然”
第二节 舍勒价值伦理学中的“榜样追随”
第三节 目前我国学校宽容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完善宽容教育的可能途径
参考文献
致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