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一部按照A~Z的词条顺序编写的昆虫知识百科,共137个词条。 “杀人蜂”有几种?昆虫界泡泡机是谁?跳蚤也能被驯化?蛆虫是现代医疗设备?记得“洋辣子”制造的童年阴影吗?见过膨起肚子装蜜露的蚂蚁吗?知道向敌人投“毒气弹”的甲虫吗?还有让瓢虫变僵尸的胡蜂?有些昆虫辛苦忙碌,有些坐享其成;有些鸡肉味嘎嘣脆,有些是夺命杀手。 无论如何,昆虫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和奇观。昆虫服务于整个生态系统,是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 带上这本小书,出门找虫吧! 作者简介 张孝铎,编辑,译者。译有《花卉词典》《昆虫词典》《城市的语言》《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星空访客》等。 目录 词典正文(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序言 本书内容是有“偏见”的 ,不过“偏见”是正面的。不 可胜数的图书、杂志文章、 广告、视频乃至社交媒体表 情包都在让我们恐惧昆虫, 要求我们将昆虫彻底消灭。 这本《昆虫词典》旨在扭转 这种恐惧感,激发人们对昆 虫及其研究者的兴趣。通过 本书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 到,哪怕是我们最厌恶的物 种,比如舌蝇,也有其可取 之处。随着内容的展开,我 会在一个个趣味盎然的故事 和昆虫学家的生平记述中, 穿插介绍昆虫学的一些重要 原理。 昆虫是进化和本能战胜 智能的证明。它们庞大的数 量令我们疲于应付;我们一 直竭力想要降低它们对我们 的健康、农业和财富的影响 ,却永远落后一步;它们善 于利用我们的每一个弱点, 效率之高简直令人光火。我 们与昆虫的关系从来都不是 敌对的,但记住这一点并不 符合工商业的利益。我们是 否为了利润将某些物种变成 了“反派”?这并不是一种阴 谋论,更多是一种精明的商 业计划和营销策略。 尤其糟糕的是,我们将 昆虫视为争夺资源的对手。 我们用“害虫”来形容一切看 似侵犯了我们财产权、人身 权或利益的物种。可是,自 然本就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更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 系统极少像我们创造的人工 生态系统那样混乱无序。昆 虫能传播引发致死性疾病的 微生物,从而导致人类的痛 苦和死亡,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我们是否就有必要 将这些传播疾病的昆虫消灭 殆尽呢?我们在灭蚊运动中 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却徒劳 无功。在美国,市政部门执 行除虫喷洒项目的动力是法 律责任:他们害怕的是没有 采取预防措施而导致公民染 上疾病,这可是会给市政府 招来官司的。 我们还将“杀人大黄蜂” 、斑点灯笼蝇,以及其他各 种因我们的无心之举或故意 行为而从国外引入并繁殖的 “害虫”。这似乎是我们为畅 通无阻的全球化付出的合理 代价:我们对异域景观植物 和廉价产品永无止境的渴望 ,都打包装在货柜里漂洋过 海而来,而包装和货柜本身 就很容易被昆虫渗透。 气候变化也影响着昆虫 。讽刺的是,可怕的“昆虫 末日”警告终于使人们认识 到,昆虫提供了不可或缺的 生态系统服务,没有这些服 务,我们和其他所有生物都 无法生存。 不过,也有好的一面: 我们正拥有空前的机遇来扭 转局势。互联网让公众更容 易接触到昆虫学家,也为科 学家和非科学家们提供了机 会来促进我们对昆虫的集体 认识。数码相机和手机方便 了我们拍摄照片、录视频和 录语音,我们可以将自己的 观察所得上传到社交媒体, 让公众赞叹称奇,同时也便 于昆虫学家在研究中使用。 参与公众科学项目将进一步 造福各类物种及其栖息地。 我们可以成为园艺大师或博 物学家,为恢复本土植物群 落助力;即使不成,我们至 少也可以改造自家的庭院和 花园,将它们建设得对野生 动物更加友好。美国的“国 家飞蛾周”和“7月4日数蝴蝶 ”活动也让“昆虫观察”成了 一项社交乐事,昆虫动物园 及其蝴蝶馆会将奇特的昆虫 带到你身边的大城小镇。 哪怕你对昆虫世界的兴 趣转瞬即逝,它都不可能令 你感到无聊。无论是对你个 人还是对地球村来说,昆虫 每天都会展现出令人着迷的 全新事物。在A~Z的词条 中,我更愿将昆虫 与“amazing”(神奇的)、“ marvelous”(令人惊叹的) 和“zoophilia”(喜爱动物) 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当你读 完这本书,亲爱的读者,我 希望你也会产生类似的联想 ——如果没有,本书之外还 有许许多多的精彩故事和发 现等待你去探索。你准备好 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