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居延汉简与甲骨文、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和敦煌文献并称为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四大发现”。其内容异常丰富,涉及军事、法律、教育、经济、信仰以及军民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该书在广泛吸收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居延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遗址分布、简牍出土概况、居延简制、文书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等,内容相当丰富。尤其是其对汉代地方性文书、西北边郡屯田管理系统以及窦融经营河西事迹的考证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该书出版后,受到学界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于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二等奖”“甘肃省第三届优秀图书奖”。 作者简介 薛英群,已故。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河津人。1934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参与居延新简的发掘、整理、释读、研究工作。发表《居延〈塞上烽火品约〉册》《居延新简官文书选释》《简牍制度概述》等在学术界比较有影响的论文数十篇,著作有《居延新简释粹》等多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居延旧简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第二节 居延新简的整理与研究 第二章 居延 第三节 居延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居延地区的历史变迁 第五节 居延与居延城塞 第六节 汉代烽燧遗址 第三章 调查与发掘 第七节 1930年的试掘 第八节 1972—1976年的调查与发掘 第九节 1986年对地湾的发掘 第四章 简牍制度 第十节 简牍的源流 第十一节 简牍的形制与分类 第十二节 简牍中的符号、习惯语和常用语 第五章 政治制度 第十三节 官文书 附 《永始三年诏书》 第十四节 律令文书与吏员 第十五节 职官 第十六节 河西四郡与窦融 第十七节 秋射与署 第十八节 玉门关址与禄福县 第六章 经济措施 第十九节 屯田与屯田机构 第二十节 雇佣与“客” 第二十一节 五铢钱与吏秩奉 第二十二节 赋钱 第二十三节 赀算与养老 第二十四节 酒与酒价 第七章 军事与防御 第二十五节 守御器 第二十六节 西域与邮驿 第二十七节 符与传棨繻 第二十八节 簿籍 第二十九节 烽火制度 第八章 科技文化 第三十节 年历与计时 第三十一节 社 第三十二节 医药与医疗制度 第三十三节 五夜与杂占 第三十四节 《晏子春秋》《苍颉篇》 后记 序言 截至目前,已发现的三 万余枚居延汉简是国内简牍 出土的最大宗。即使在全世 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 无与伦比的。这不仅因为其 数量最多,更重要的是它的 内容包括了当时社会的政治 、经济、军事、科技、文化 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科 学、历史与文物价值。 居延汉简,是国宝,是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 两千年的风雨沧桑,更增加 了它作为一代历史见证的身 价;历史上的天灾人祸更增 添了它难得、可贵的绚彩。 一支简、一枚牍都闪现着先 辈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无畏 的光环,作为祖国大地的儿 孙们,怎能不为祖先们的开 拓、创造精神而受到激励和 鼓舞。 首先,简牍具有极高的 史料价值,表现在它们全部 为原始记录和文书档案,是 当时当事人的亲笔,或为部 属记述经主吏过目,或为原 文书的抄本。在时空的焦点 上,有很高的准确性,不少 文书档案,详述了基层社会 的具体情况,人物、事件, 明明白白,使不少不见经传 的小人物跃然简上。 其次,简牍多是经科学 发掘而获得,或出土于遗址 ,或出土于灰层,这就为我 们提供了层位与地点的准确 位置,从而可以较为无误地 判明其时代、地点与机构性 质之间的必然坐标,这一点 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考古挖掘中所缺乏的。而当 时的发掘方法导致了一些无 纪年简的断代失误,甚至引 出了某些南辕北辙的结论。 再次,科学发掘保留了 进行综合研究的必要资料, 如发掘记录、摄影、测量、 绘图以及等高线测定等,为 简牍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和依据。简牍研究正是依据 了这些必备条件,进行全面 的综合分析,俾使结论更接 近于史实原貌。 就简牍所记述的内容而 言,除广为人知的正史、补 史作用外,它还使一些历史 上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某 些似是而非的历史定论以及 部分文献史料的断句、解释 等,得到了澄清与纠正,为 史学、考古学研究开拓出一 条宽广的道路。 先后两次居延汉简的大 批量出土,已引起国内外有 关学者的极大关注,经常探 询简牍的整理、研究情况, 使我们备感从事这项工作的 光荣与使命感。然而,从全 国总的情况来看,从事简牍 研究的专业人员还为数过少 ,至今还没有一个供发表研 究成果的专业园地,这就更 增加了我们的紧迫感,我们 殷切希望能有更多有志于简 牍研究的青年朋友参加到这 个行列里来,为弘扬民族文 化、探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简牍 学体系共同努力。 简牍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可算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 术领域。此前,如金石学、 乾嘉学派的考据学等,均与 我们所说的“简牍学”并无什 么必然的因袭关系。因而, 可以说简牍学是基于科学考 古发掘之上的全新学科,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学 术研究前景。愿国内外学术 界的同仁们携起手来,为丰 富和发展中国简牍学而共同 奋斗。 《居延汉简通论》是广 泛吸收了前辈学者与同辈专 家的研究成果撰写而成的, 如重点参阅、引用了王国维 《简牍检署考》、劳榦《居 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 陈梦家《汉简缀述》年历问 题等,这里谨表谢意并予说 明。本书能够出版是与各级 党、政领导的支持与鼓励分 不开的,尤其是学术界的师 友们,谨再致衷心的感谢。 当《通论》出版之际,诚恳 地希望学者、专家和读者不 吝指教,批评、指正。 薛英群 1990年8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