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套书中的下册,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专家审定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中国现当代文学》分上、下册,上册为现代文学卷,下册为当代文学卷。每册以文体分类,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话剧四篇。两本书清晰而详细地叙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发展历程,深入阐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想文化内涵。针对教师的职业特点,两本书以文学史为经,以重要作家作品为纬,让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脉络和重要作家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及对文艺现象的评价、分析能力,从而敢教、会教文学作品。两本书的主要特色是既有文学史的整体性,又注重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引述原作品及一些相关的经典评论,阅读性较强;设置学习提示、思考与练习、阅读链接等,方便教学。修订版对内容作了调整,各文体新增了引言,上册局部调整结构,下册增加新世纪文学内容;以二维码方式增加了核心知识点讲解微视频、知识链接、作品导读,以及章后拓展学习、全书试卷和参考答案等数字资源。 本套教材由在高等院校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诸多学者、教师共同编写,学术性及教学针对性较强,适合作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也可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作者简介 刘勇,男,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鲁迅研究会、郭沫若研究会、老舍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14年被教育部评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讲演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等学术著作,主编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等著作和高校教材,撰写并发表了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课程。曾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在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等地大学举办过“中国文学与文化”“中国内地中学语文教学的若干思考”“内地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鲁迅与北京文化”等大型学术讲座。 目录 当代文学卷 导论 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中国当代文学 第一节 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时代使命 第三节 当代文学的发展态势 小说篇 引言 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忠实记录 第二十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小说 第一节 时代悲欢的多元叙述 第二节 茹志鹃及其《百合花》 第三节 王蒙及其《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第四节 梁斌及其《红旗谱》 第五节 杨沫及其《青春之歌》 第六节 柳青及其《创业史》 第二十三章 新时期的长篇小说 第一节 民族史诗的再度抒写 第二节 陈忠实及其《白鹿原》 第三节 余华及其《许三观卖血记》 第四节 王安忆及其《长恨歌》 第五节 贾平凹及其《秦腔》 第二十四章 新时期的中短篇小说 第一节 人生命运的深情抒写 第二节 刘心武及其《班主任》 第三节 汪曾祺及其《受戒》 第四节 张承志及其《北方的河》 第五节 莫言及其《红高粱》 第二十五章 新世纪的小说 第一节 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节 再写乡土中国 第三节 凝视民间生活 第四节 借鉴传统资源 第五节 探索科幻世界 诗歌篇 引言 抒情表达与人性追问的精神旗帜 第二十六章 十七年时期的诗歌 第一节 政治抒情的年代 第二节 闻捷及其《苹果树下》 第三节 郭小川及其《望星空》 第四节 贺敬之及其《回延安》 第二十七章 新时期的诗歌 第一节 多元个性的张扬 第二节 归来诗人的高歌 第三节 顾城及其《一代人》 第四节 舒婷及其《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五节 海子及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二十八章 新世纪的诗歌 第一节 新世纪诗歌展现新生态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坚守与流变 第三节 “民间身份”下的民间书写 第四节 女性诗歌的新书写 散文篇 引言 时代呐喊与生命体悟的表达 第二十九章 十七年时期的散文 第一节 雄浑乐观的浪漫抒情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第三节 魏巍及其《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四节 邓拓及其《燕山夜话》 第三十章 新时期的散文 第一节 生命感悟的凝重表达 第二节 巴金及其《怀念萧珊》 第三节 史铁生及其《我与地坛》 第四节 余秋雨及其《阳关雪》 第三十一章 新世纪的散文 第一节 穿过时光隧道的历史散文 第二节 求索于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哲理散文 第三节 寻归精神家园的乡土散文 第四节 热情与理性并存的城市散文 话剧篇 引言 记录历史与再现生活的综合艺术 第三十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话剧 第一节 繁荣与危机 第二节 老舍及其《茶馆》《龙须沟》 第三节 田汉及其《关汉卿》 第三十三章 新时期的话剧 第一节 复苏与探索 第二节 刘锦云及其《狗儿爷涅槃》 第三节 何冀平及其《天下第一楼》 第三十四章 新世纪的话剧 第一节 传承与创新 第二节 现实的关怀 第三节 历史的反思 第四节 经典的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