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本《注音全译列子》是我社“注音全译”系列的一个延续。主要内容为《列子》原文、注音、译文、注释、延伸阅读。全书由窦秀艳老师负责统筹和审稿,李旭老师负责译文、注释和延伸阅读部分的撰写,王晓玮老师负责原文校注和注音工作。本书在译注和编校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列子》注解类相关图书和资料,原文主要是以东晋张湛《列子注》为底本进行修改和调整。 《列子》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阅读古籍时最大的难点在于其读音和意义,希望在这个注重经济、追求效果的时代,本书能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在能阅读、能读懂的基础上,增加读者品读经典的可能性。该书具有教育意义和出版价值。 目录 第一篇 天瑞 第二篇 黄帝 第三篇 周穆王 第四篇 仲尼 第五篇 汤问 第六篇 力命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说符 序言 随着国学的兴起和传统 文化的复兴,人们乐于通 过阅读古籍来丰富自我, 借鉴古人的处世原则来拓 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 的格局、增长自己的智慧 ,让自己有机会拥有一种 豁达的人生境界。 感恩于读者40多年来的 陪伴,我们陆续策划出版 了《注音全译四书》 (2017年出版)、《注音 全译论语》(2020年出版 )、《官德鉴:小古文100 篇》(2021年出版)、《 注音全译老子》(2022年 出版)等传统文化相关图 书来回馈读者。 这本《注音全译列子》 是“注音全译”系列的一个延 续。主要内容为《列子》 原文、注音、译文、注释 、延伸阅读。全书由窦秀 艳老师负责统筹和审稿, 李旭老师负责译文、注释 和延伸阅读部分的撰写, 王晓玮老师负责原文校注 和注音工作。本书在译注 和编校过程中参考了大量 《列子》注解类相关图书 和资料,原文主要是以东 晋张湛《列子注》为底本 进行修改和调整。 列子,名御寇,亦作圄 寇,是一位生活在战国时 代的郑国隐者,早于庄子 。《战国策》《吕氏春秋 》等书中均简略提到过列 子,《庄子》书中则有十 多处提到过列子。公元一 世纪的史学家班固在其所 撰《汉书·艺文志》(目前 已知中国最早的史志目录 )中便已经提到了《列子 》一书。 古代印刷技术不发达, 经典著作被人们辗转传抄 很容易产生多种不同版本 ,书中被添加私货甚至讹 误相传也是常见的现象。 一两千年之前的古书能够 流传至今,大多经历了复 杂而曲折的流传过程,即 经过了不同时代不同人们 的加工处理,有的古书部 分内容亡佚,有的古书被 后人重新编选组合,有的 古书或许早已面目全非。 《列子》在流传过程中 早已残缺不全,今天人们 所见之《列子》大抵为魏 晋时人托《列子》之名, 以《列子》原书框架为基 础进行了大量增补而最终 成书。可以说今人所见之 《列子》系成书于魏晋人 之手,梁启超、吕思勉、 钱锺书、杨伯峻等诸多学 者均持此论点。东晋张湛 《列子注》自序谈到了其 整理《列子》的经过: 湛闻之先父曰:吾先君 与刘正舆、傅颖根皆王氏 之甥也,并少游外家。 舅始周,始周从兄正宗 、辅嗣皆好集文籍,先并 得仲宣家书,几将万卷。 傅氏亦世为学门。三君总 角竞录奇书。及长,遭永 嘉之乱,与颖根同避难南 行,车重各称力,并有所 载。而寇虏弥盛,前途尚 远。 张谓傅曰:今将不能尽 全所载,且共料简世所希 有者,各各保录,令无遗 弃。颖根于是唯赍其祖玄 、父咸子集。先君所录书 中有《列子》八篇。及至 江南,仅有存者,《列子 》唯余《杨朱》、《说符 》、目录三卷。比乱,正 舆为扬州刺史,先来过江 ,复在其家得四卷。寻从 辅嗣女婿赵季子家得六卷 。参校有无,始得全备。 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 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 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 着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 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 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任 ;顺性则所之皆适;水火 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 此其旨也。然所明往往与 佛经相参,大归同于老、 庄。属辞引类特与庄子相 似。庄子、慎到、韩非、 尸子、淮南子、《玄示》 、《旨归》多称其言,遂 注之云尔。 《列子》虽最终由魏晋 时人增扩成书,但这并不 妨碍该书在文学上和哲学 上的成就。《列子》是一 部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哲 学性和教育性的古典名著 。《女娲补天》、《夸父 追日》、《愚公移山》、 《纪昌学射》、《九方皋 相马》、《管鲍之交》、 《扁鹊换心》、《杞人忧 天》、《两小儿辩日》等 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有的典故甚至入选中小 学生《语文》课本。因此 ,《列子》是一部值得学 习和研读的经典名著。 《列子》注解版本较多 ,较为有名的有东晋张湛 的《列子注》、唐朝卢重 玄的《列子解》、唐朝殷 敬顺和宋朝陈景元的《列 子释文》、今人杨伯峻的 《列子集释》、今人严北 溟和严捷的《列子译注》 、今人叶蓓卿译注的《列 子》。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 阅读古籍时最大的难点在 于其读音和意义,希望在 这个注重经济、追求效果 的时代,本书能帮助读者 提高阅读效率。在能阅读 、能读懂的基础上,增加 读者品读经典的可能性。“ 一”“不”在《列子》中出现 时,此两字在实际诵读中 与其他音节连接时,会发 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这 种由于语流引起的变调现 象,没有影响它们的词义 和语法功用,我们在注音 时仍然标其本调,即“一”注 为“y”“不”注为“bu”。《列 子》原文中古今字、异体 字、通假字等特殊的文字 使用情况较多,本书均以 灰底随文标示,以方便读 者更好理解原文。 这部译注作品,适合文 学爱好者、国学爱好者、 哲学爱好者和广大青年学 生参考阅读。 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对本 书提出批评建议,以便我 们加以改进,在此谨致谢 忱。 新华出版社编辑部 2022年12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