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著作权侵权尤其是综合性非字面侵权认定中,作品转换性使用是否构成侵权一直是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难点。伴随数字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融合,作品转换性使用的形态呈现多元化,其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激化。本书从理论发展轨迹出发,对转换性使用进行理论溯源和谱系梳理,从传媒发展融合的视角对事实类型化区分下的转换性使用进行分类探讨。通过建构著作权法解释论体系,从观念、立法和司法适用解释等层面对转换性使用的著作权法未来展开构想,对纾解传媒发展融合下的转换性使用著作权困境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杨,江西九江人,法学博士,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江苏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首批),入选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库,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近年来在《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比较法研究》《知识产权》等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等课题10余项,专著《著作权法个人使用问题研究:以数字环境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入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出版资助项目。 目录 导言 论著作权的保护范围 第一章 转换性使用的理论基础考察 第一节 转换性使用的理论溯源与谱系发展 第二节 转换性使用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转换性使用的功能定位与价值导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媒融合发展与转换性使用的多元样态 第一节 传播技术与媒体的融合发展及社会影响 第二节 数字新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变革与调适 第三节 基于多元价值的转换性使用类型考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换性使用的著作权法困境 第一节 作品范畴:复制、演绎与内容性转换 第二节 行为范畴:合理使用与目的性/功能性转换 第三节 我国转换性使用理论的法律适用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换性使用的著作权法解释论建构 第一节 著作权保护范围的权利作用“焦点”结构 第二节 从“作者”中心到“作者/使用者”平衡生态的解释论转型 第三节 二元权利作用“焦点”下的转换性使用理论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换性使用的著作权法未来 第一节 转换性使用之“道”:观念重塑和理论审视 第二节 转换性使用之“治”: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优化 第三节 转换性使用之“术”:侵权认定规则的解释论完善 附录 著作权法中的转换性使用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